#減肥 澱粉無罪
健康保健板 2017年12月23日 13:55

  澱粉類,是許多人在減肥時避之唯恐不及的,但是澱粉錯了嗎?   實際上,澱粉並非胖的主要原因,胖了關乎澱粉是因為「吃錯澱粉,吃錯份量」舉例來說,有些人不吃好的澱粉,像是蒸地瓜,但是喝了許多勾芡的湯,帥哥美女,發現了嗎?勾芡用了許多太白粉,太白粉也是澱粉類,而且遠不及地瓜營養呢!但是許多人並未發現,是吃了太多隱藏的澱粉,而降罪於所有的澱粉類(大人,冤枉呀~)   而脂肪囤積在哪裡是由基因決定,脂肪會囤積也非澱粉的錯,蛋白質,與一般以為「多多益善」的水果,如果瘋狂吃到熱量爆表,身體用不完,過多的熱量依舊會囤積成脂肪。   曾經風行一時的斷醣飲食,一天不可以吃超過20克醣類,但是半顆蘋果就有5克醣類,一碗蔬菜也有5克醣類,一開始會瘦很快只是因為排出水份而已,這樣真的對嗎?   只攝取高蛋白質及油脂的情況下,醣類又幾乎沒有,會使血液中的膽固醇提高,反而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高血脂,而且缺乏纖維質,容易增加罹患結直腸癌的機率,更不用說,大腦是一個需要醣類的器官,如果缺乏醣類容易思緒不清呢! ⛦今日重點:澱粉也是必須的,而為身體挑選好的澱粉很重要,自己也要注意份量 1.腸胃不好,建議食用白米飯,較易消化 2.生活常見的全穀根莖類    全穀類:糙米,紫米,燕麥,玉米,薏仁,黑米,蕎麥,小麥,大麥,黑麥,藜麥,小米    根莖類:地瓜,芋頭,馬鈴薯,蓮藕,山藥,南瓜    果實:栗子,蓮子,菱角,荸薺    豆類:綠豆,紅豆,花豆,大紅豆,豌豆,皇帝豆,蠶豆 3.盡量選擇加工少的原型食物,像是地瓜跟地瓜蛋糕,就選地瓜(重要的廢話)  4.而市面上標註的全麥食品,其全穀類應該要有總重量的51%以上 我是織羽,如果我的文章對各位有幫助,請幫我按喜歡,有問題也歡迎留言,也歡迎看前幾篇的文章,我也會非常的高興,祝各位瘦的健康,不復胖喔!


  回文

全部留言

B1 2017.12.23 14:01

說的好,基本上澱粉其實是需要的,但量真的不需要多,我現在處在減肥期,在過去我總是吃三碗飯才覺得飽,後來才知道澱粉是儲存脂肪的主因,之後都吃半碗至一碗了。澱粉可以吃,但要吃的健康吃的剛好,推織羽的文章哦哦,都很有幫助的

收合內層留言icon 展開1則留言
說的好,基本上澱粉其實是需要的,但量真的不需要多,我現在處在減肥期,在過去我總是吃三碗飯才覺得飽,後來才知道澱粉是儲存脂肪的主因,之後都吃半碗至一碗了。澱粉可以吃,但要吃的健康吃的剛好,推織羽的文章哦哦,都很有幫助的
1

匿名

B1-1 (原 Po)   2017.12.23 14:01

謝謝樓主的支持!澱粉真的很重要呢,最近織羽的同學在減肥,「一直」問我可不可以不要吃澱粉,我的臉應該不只三條線了,而樓主改變的飲食方式也很好,調整到自己的所需,也才能瘦的開心又健康,給樓主一個讚!❤

謝謝樓主的支持!澱粉真的很重要呢,最近織羽的同學在減肥,「一直」問我可不可以不要吃澱粉,我的臉應該不只三條線了,而樓主改變的飲食方式也很好,調整到自己的所需,也才能瘦的開心又健康,給樓主一個讚!❤
0
B2 2017.12.23 14:03

其實也跟體質有關吧 這滿重要的

收合內層留言icon 展開1則留言
其實也跟體質有關吧 這滿重要的
1

匿名

B2-1 (原 Po)   2017.12.23 14:03

是呀,所以不管體態是否讓自己滿意,依舊要以健康為優先,才有本錢呀!

是呀,所以不管體態是否讓自己滿意,依舊要以健康為優先,才有本錢呀!
0
B3 2017.12.23 14:04

滿滿的健康文 學到了不少👍👍

收合內層留言icon 展開1則留言
滿滿的健康文 學到了不少👍👍
1

匿名

B3-1 (原 Po)   2017.12.23 14:04

謝謝你的肯定,也很高興我發的文章有幫助

謝謝你的肯定,也很高興我發的文章有幫助
0
B4 2017.12.23 15:30

我又可以更健康了🌸 常常看到有人以為不吃澱粉就會瘦 結果越減越肥 還好我自己的關念沒跟著歪 原潑讚 推個

收合內層留言icon 展開1則留言
我又可以更健康了🌸 常常看到有人以為不吃澱粉就會瘦 結果越減越肥 還好我自己的關念沒跟著歪 原潑讚 推個
1

匿名

B4-1 (原 Po)   2017.12.23 15:30

謝謝你呦!還好樓主的觀念清晰,如果為了減肥而賠了健康,真的是得不償失 (╯з╰)

謝謝你呦!還好樓主的觀念清晰,如果為了減肥而賠了健康,真的是得不償失 (╯з╰)
0
B5 2017.12.24 11:10

推 每次看到減肥文提供錯誤知識 真是嚇到吃手手😨 減肥是可以正常吃的 是質還有量的問題😑

收合內層留言icon 展開1則留言
推 每次看到減肥文提供錯誤知識 真是嚇到吃手手😨 減肥是可以正常吃的 是質還有量的問題😑
1

匿名

B5-1 (原 Po)   2017.12.24 11:10

我已經嚇到吃到沒指甲了,好多人都說不吃o o可以瘦很快,可是我的內心就開始了滿滿的os,這樣子人類吃各種食物,各種營養素的意義為何呀!

我已經嚇到吃到沒指甲了,好多人都說不吃o o可以瘦很快,可是我的內心就開始了滿滿的os,這樣子人類吃各種食物,各種營養素的意義為何呀!
0
B6 2017.12.25 03:30

你說的斷醣是生酮飲食吧 少量攝取澱粉 運動可消耗肝醣減少 進而消耗脂肪 讓身體進入酮態 這樣真的對嗎? 我覺得是對的 只是一些人不接受而已

收合內層留言icon 展開1則留言
你說的斷醣是生酮飲食吧 少量攝取澱粉 運動可消耗肝醣減少 進而消耗脂肪 讓身體進入酮態 這樣真的對嗎? 我覺得是對的 只是一些人不接受而已
0

匿名

B6-1 (原 Po)   2017.12.25 03:30

生酮還要攝取「大量」蛋白質,容易造成腎臟負擔,而且有些體質的人還可能造成心臟問題,暈眩,甚至死亡。 不過每個人的觀點各有異同,所以主要是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我也只是跟認識的營養師姐姐學習的,而我也剛好認同她的觀點

生酮還要攝取「大量」蛋白質,容易造成腎臟負擔,而且有些體質的人還可能造成心臟問題,暈眩,甚至死亡。 不過每個人的觀點各有異同,所以主要是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我也只是跟認識的營養師姐姐學習的,而我也剛好認同她的觀點
0

匿名

B7 2017.12.28 12:32

肌肉不吃醣還有蛋白質可以耗 大腦不吃醣 就罷工給你看(# 嘛…其實減肥不吃澱粉會復胖的更快ww而且容易酮酸中毒(脂肪代謝會產生酮體+脂肪酸,酮體堆積後太多會造成酸中毒) 這個時候身體的機能還好的話,緩衝系統能代償一些酸中毒,不夠的話腎臟跟呼吸也能再撩下去幫忙代償 但是!! 是的我要說但是了 這些情形都是在身體機能OK的狀況下才能正常運作 話說回來 減肥是個長期的計畫,不是你說斷醣斷食就能馬上瘦的(*゚∀゚)

收合內層留言icon 展開1則留言
肌肉不吃醣還有蛋白質可以耗 大腦不吃醣 就罷工給你看(# 嘛…其實減肥不吃澱粉會復胖的更快ww而且容易酮酸中毒(脂肪代謝會產生酮體+脂肪酸,酮體堆積後太多會造成酸中毒) 這個時候身體的機能還好的話,緩衝系統能代償一些酸中毒,不夠的話腎臟跟呼吸也能再撩下去幫忙代償 但是!! 是的我要說但是了 這些情形都是在身體機能OK的狀況下才能正常運作 話說回來 減肥是個長期的計畫,不是你說斷醣斷食就能馬上瘦的(*゚∀゚)
1

匿名

B7-1 (原 Po)   2017.12.28 12:32

讚!謝謝妳更完整的補充呦!

讚!謝謝妳更完整的補充呦!
0

匿名

B8 2017.12.30 16:48

不好意思樓主生酮飲食蛋白質不能大量攝取哦脂肪要變成主要熱量來源因為蛋白質會造成血糖變動也會阻礙酮體產生但因為沒有攝取碳水化合物沒了能量來源所以脂肪會進行酮體來當作能量替代來源沒有攝取碳水化合物也讓血糖不易上升變動過大胰島素下降但生酮狀態久了會造成可體松上升容易造成女性荷爾蒙上升總而言之就是生酮沒有專業的營養師不要隨意亂用可能讓肌肉快速流失

不好意思樓主生酮飲食蛋白質不能大量攝取哦脂肪要變成主要熱量來源因為蛋白質會造成血糖變動也會阻礙酮體產生但因為沒有攝取碳水化合物沒了能量來源所以脂肪會進行酮體來當作能量替代來源沒有攝取碳水化合物也讓血糖不易上升變動過大胰島素下降但生酮狀態久了會造成可體松上升容易造成女性荷爾蒙上升總而言之就是生酮沒有專業的營養師不要隨意亂用可能讓肌肉快速流失
0

匿名

B9 2017.12.30 16:52

生酮飲食對減重是很有幫助的但前提是要有足夠的營養知識不然建議使用碳循環就好生酮適合長期可以那樣吃的人因為生酮ㄧ吃碳水馬上會掉出生酮狀態要花幾天時間才會再次進入生酮狀態

生酮飲食對減重是很有幫助的但前提是要有足夠的營養知識不然建議使用碳循環就好生酮適合長期可以那樣吃的人因為生酮ㄧ吃碳水馬上會掉出生酮狀態要花幾天時間才會再次進入生酮狀態
0

匿名

B10 2018.02.20 11:31

生酮飲食不需要,你人生那麼長,有需要短短幾天的生酮嗎

生酮飲食不需要,你人生那麼長,有需要短短幾天的生酮嗎
0


登入後發表留言






確定要刪除此文章?
#減肥 澱粉無罪

澱粉類,是許多人在減肥時避之唯恐不及的,但是澱粉錯了嗎? 實際上,澱粉並非胖的主要原因,胖了

檢舉文章
檢舉原po回覆B0留言
請選擇刪除文章原因
請選擇刪除留言原因
您即將進入之文章內容需滿十八歲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若您尚未年滿十八歲,麻煩點選離開。若您已滿十八歲,一樣不可將本區之內容派發、傳閱、出售、出租、交給或借予年齡未滿18歲的人士瀏覽閱讀,或將本網站內容向該人士出示、播放或放映。

離開
問題讀取中...稍待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