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勇敢做好決定跟準備
不管走什麼路都會成功的我想
------------------------------------
文:杜柔槿
「你既然考上國立普大就去念,科大不是你唯一的路。」
這是我高中導師在我學測推甄二階確定錄取後,跟我說的話。
我是一個從技職體系上來的學生,始終堅信唸高職讀科大沒有什麼不好,技體系一樣可以出頭天,一樣可以有好的成就,只要肯努力,我們是不會輸給這些高中普大的學生的。
支撐這個信念的,是以前的我用時間和努力換來的檢定證照和比賽成績,動搖這個信念的是我的目標和後來的我。
>就算我念職校,也能夠擺脫標籤吧?
我躲在技職體系的同溫層直到大三,身邊的朋友都念科大,我們都相信自己比高中生更早接觸我們所學的專業就是所謂大眾追求的一技之長,現在念的全國頂尖科大在未來可以是我們求職的利器,我們認真做報告、做實驗,想在未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想擺脫社會為我們貼上的標籤。
可是事實證明,大家基測、會考首選還是普通高中,身邊的同學畢業後還是前仆後繼地去唸普大研究所,連我的家教學生都問我:「老師,你當年為什麼不唸高中?」。
我很想知道我們是不是「其實沒那麼好」,是不是被既有的教育體制騙了,也很想知道非技職體系的學生與我們的差異;然而,在這樣強力的過濾泡泡下,光是要認清自己似乎都有點困難,因為似乎從一開始就缺乏對另一個世界的認知。
我大學唸的是外文,研究所轉向國際關係領域,目的是為了想走相關領域的涉外事務工作。兩個看似有交集又不完全相關的領域,正好給了我跳出舒適圈的機會,但也給了我很大的挑戰,可以想像的是中間的差距之大,未能預知的是填補落差需耗費的精力之多,幾近無法負荷。
>想成為怎樣的人,好像就得依循那樣的路徑
第一次見識到兩個教育體系落差的是一場多校學生會合辦的活動,各校學生在媒體識讀能力、閱聽渠道的接收、訊息分析能力等都與我既有的生活圈相當不同,這讓我清楚了解要提升自己不能再依賴環境提供的養分,想要成為怎樣的人就必須依循怎樣的路徑,既然原先的選擇不能引導至想要的結果,就必須調整既有的戰略並運用新戰術。
為了實踐理想,在考研就所之前的大三,我到公部門實習,光是事前面試爭取機會的面試者就給了我很大的衝擊——全部十餘位面試者只有兩位是技職體系的學生,其他都是中上前段的普大學生。
他們都是多半是相關科系,課外活動經歷完整,英文及表達能力均在水準之上,甚至超越以英文為主修的我,直到當下才知道,原來結構下的差異導致了這麼大的不同,原來我的同溫層這麼厚,厚到我不知天高地厚,破了繭才知道不強化自己的羽翼,我終究會離目標愈來愈遠,屆時它就會變成空泛的夢想。我不想,我真的不想。
重新建構身份認同的過程是一段顛簸的陣痛期,除了要摒棄既有的價值觀與驕傲,也必須調整認知與心態,面對這七年的技職培育,待得愈久愈看見其中的缺陷:我很感激高職階段紮實的實務訓練,但這些背景卻無法換得這個社會相對應的諒解與尊重,技職體系的目標,是培育具專業技能的人才,但是以升學為主的頂尖高職與銜接教育的科大卻無法與高中普大體系做出顯著差別,要鑽研專業還是得回到普大體系。
我不想承認這一切看似騙局的事實,但又希望可以在技職體系內殺出一條血路,偏偏又很清楚不跳脫這個窠臼,是證明不出什麼的。
因為這個社會對於標籤的給定,早就在我們送出志願序的那一刻就決定,標籤只能再貼,不能撕。
>「原生印記」和新環境的衝擊,是最大的壓力來源
研究所的第一個學期以滿滿的文化衝擊展開序幕。
我像是措手不及的流離群落在學校努力生存著,既無法抹滅原生印記又無法完全適應新的環境,學期初大量的外文文獻和課堂英文討論顛覆了我從前的學習模式,也打擊了我多年來一步步建立的信心。
我知道所有專業訓練本就不易,也知道縱然辛苦也要為了未來職涯撐下去,在克服困難的同時,我也曾懷疑當年為了逃避數學與物理選擇高職是不是個錯誤,是不是在學測二階上了就該果斷去念普大?是不是做了不同的選擇就能換得一個比較好的現況?
在《荼靡》中楊丞琳飾演的角色說過:「好想好想知道答案後,再去選擇……」我常常在準備考研時在書桌前對著教科書掉眼淚,起頭好難,換跑道真的好難,曾經多次質疑當年的選擇,又對現在做出的決定感到害怕,於是在每個徬徨的夜晚與過去的自己廝殺,不願抱著浮木又上不了岸的感覺很難熬,所以只能拼命往前游,努力克服壓力與困難的浪潮。
事後,我格外感謝當下那個在載浮載沈的未知世界中努力堅持下去的自己,過往的經歷讓我更珍惜得來不易的今日,而曾對自己的懷疑與迷惘也成為促使我進步的動力。畢竟我們都是在做了決定之後才看見結果的模樣,也是每個昔日的選擇造就了現在的我們。
或許是心中尚未褪去的倔強、又或許是未在青春期消耗殆盡的叛逆,讓我選擇在先行者少之又少的不完全競爭市場中繼續砥礪自己。
在每個台北下暴雨下班騎車回家的夜晚,我都告訴自己要無悔地接受過去,並努力在此刻做出能讓未來的我驕傲的決定,在決定從事涉外事務工作後,我積極參與各項國際事務活動,看似微不足道的足跡,都是我在認知自己的不足後努力充實自己作出的努力與嘗試。
我不後悔當年用2B鉛筆畫下的志願序,但我更感謝每個勇敢做決定並努力實踐目標的自己。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1652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匿名
高中可填科大,高職可填普大 普大、科大學習的內容幾乎要沒區別了 這樣高職生能有什麼優勢?不被歧視才怪 垃圾體制,再給我一次選擇我一定不會選職校
匿名
這體制真的不行
匿名
再給我一次我也不會再選高職了 先不論歧視太多 很多科大拼命想要轉型成普大 那請問科大和普大有甚麼差異了嗎 台灣的教育制度真的會拖累很多人 高職期間考了很多的證照,貌似很厲害,真正有價值的又有幾張?
匿名
真的不太行
匿名
垃圾體制 害死一堆學生 沒用的證照 說難聽一點就是騙妳/你的 時間金錢去考試 結果說考到了很有用 再給我一次機會我發誓會努力讀書 讀普通科
匿名
回個第五段的內容,其實接受訊息的管道,對於事務的分析根本就跟技職或學術體系沒有太大的關係啦,我自己是職校生但是很多東西我都比普高生懂得多不論是學測還是指考的東西,新聞等等的,我甚至還寫文章分析五選四的利弊,現在大多數的高職生都說因為新聞比較少報技職相關大都報學術相關所以不關心時事,那你當然分析事務能力跟媒體識讀能力比別人差,台灣大多數人的民族性都是別人看不起我我也一起看不起自己難怪你被貼標籤,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
匿名
其實我認為選則高職是為了自己的興趣才決定進去讀的吧 有那種讀高職比較早接觸職業這種想法沒什麼用真的 沒特別喜愛的科系就選則高中吧未來可以等到大學在選擇 標籤就算有也不在乎出社會有自己熱愛的工作才是重點選高職沒有錯!讀了高職不後悔讀化工熱在其中的男子
匿名
臺灣辦科大辦的有夠差 什麼都不如普大 甚至連某些高中的經費都比科大多簡直笑死 然後四技委員會沒有一個是科大畢業的 這更是天大的笑話 我看台灣技職收一收 留大學就好
我自己是覺得 職校真的比一般高中好太多 先不說在一般長輩眼裡到底是怎樣 但至少我自己學會了一項專業 能養活自己 不像現在街上到處都是台大生還找不到工作 呵呵 讀那麼好的大學結果找不到工作也是醉了 倒不如多考一些證照 人家大企業還會多看你一眼呢 雖然有些企業家還是蠻注重文憑這種東西的 但我還是覺得 比起死讀那些書 還不如找個專業 好好養活自己比較實在 標籤又怎樣 我以他為榮 我能依靠它養活我自己 那些高材生呢 拿什麼養活自己? (乾 我好勵志(((o(*゚▽゚*)o)))
再選一次我還是會選職科也會選科大 普高學社會.自然之類的對我來說都太難 與其在普高苦學這個我完全不會考高分的 還不如選職科學自己喜歡的一技之長 當然我沒說普高不好 我覺得都好 不管職科或普高 真希望大家能和平相處ˊˇˋ
匿名
職校本身沒有不好,它的重要性跟普通高中、普通大學都是同等重要的 但是問題出在台灣的技職教育走不出自己的獨特性,以至於最後又走回普通教育的路線 以我讀資電類來說,基本電學、電子學當中都牽涉到了很多物理的知識 但是高職的物理課綱卻還是照著高中的物理課綱來編排,每個基礎物理知識都只接觸一點,不如不要學 不具備專業科目中基本的物理知識,導致在專業科目所觀察到的現象、公式都只能用背的 到了大學開始解釋原理,這時已經打下扎實物理知識的高中生已經遠遠超過高職生了 高職生的優勢只剩下實作,但大家都知道高職的儀器設備如何吧,不只跟業界無法接軌,甚至連大學都早已淘汰 不過我想教育部還是會覺得技職教育辦的很成功吧,可撥的台灣職校
匿名
匿名
匿名
某樓真好笑 高中畢業不用讀大學? 你高職學的專業人家去大學也會學 當大學讀假的? 甚至比你高職還要深很多 有夠自以為是 滿街臺大生找不到工作到底是哪聽來的 更多高職畢業的拿低薪沒人在意 只會講別人死讀書還會什麼 殊不知又會讀書又會玩的高材生太多了
匿名
B6B8B9支持你們的說法~ 行行出狀元~不要小看任何職業 在技藝競賽中我也學到其他同學沒學到的知識,我也很開心能為校爭光,雖然沒得到很好名次但我知道至少我努力過了,也很懷念與夥伴合作的時光,有開心也有傷心~繼續努力向前衝 一間房子是由我們職科的造出來的,如果沒有建築科電機科土木科……等,看歧視職科的人怎麼住 還有我們大家都有在吹冷氣,我們職科的冷凍科電機科…等這都是我們的服務範圍內,那請問那些歧視我們的 你們冷氣壞了你們會修? 你所騎的機車汽車,是我們汽修科…等科系修的,沒有我們你們只能走路 我們畢業也很好找工作,去工地去一些職場,我們就很容易上手,也不必要麻煩老闆教我們 但也感謝你們普高生~感謝有你們我們的健康醫療靠你們了,謝謝 普高生只有學論,我們職科有技術,但我們合作會有無法形容的能力存在 最後希望不要再因為職科普通科而吵架,很幼稚,為何不團結起來呢?這樣不就跟政治人物一樣每天都在起內鬨,不團結起來台灣怎麼能變好呢!
匿名
只能說台灣的教育體制真的很有問題 在國外的職校 其實是有很高評價的 國外爸媽也都鼓勵自己小孩讀職校學一技之長 反觀台灣 一堆長輩問我選職校是不是因為不愛讀書功課不好 但事實上是我想學一技之長 我只想說 如果從來 我再也不會選職校:)
匿名
B8台大生找不到工作只是因為他們自視甚高並不是沒有人要 老實講現在的高職大部分都只有c級證照根本沒什麼用 而且基本上只要你的高中不是太差,花個一個月補習 隔年考統測基本上保底台科真的可以去探聽看看 之前高中補習班的學姐重考統測去補習 數學學測沒頂標的實力結果程度還比補習班數學老師好 只少在台灣,上的了好的高中不會有人選高職 那些說高職比較好的人當初你們能上你們地區第一志願的話你也不會去高職叻
其實要比較高中體系跟技職體系在台灣的影響的話 看警大跟警專的差別就知道了 警大出來當警官指揮那些警專生 警專升到最高層級也跟警大剛畢業差不多而已 這樣在台灣高中體系跟技職體系之間的位置就很明顯了吧
匿名
B8回覆你 我自己是覺得 職校真的比一般高中好太多 *️⃣我自己也念職校,但我真的不覺得職校比高中好,認真! 先不說在一般長輩眼裡到底是怎樣 *️⃣長輩一定狂念你為何國中不用功,可撥QQ 但至少我自己學會了一項專業 能養活自己 *️⃣民國80幾年時,你這種想法是行的通的,但現在可能無法...... 不像現在街上到處都是台大生還找不到工作 呵呵 讀那麼好的大學結果找不到工作也是醉了 *️⃣如果你念台大哲學系,找不到薪水滿意的工作,這不意外吧,別為了進名校而念糞系,不值得! 倒不如多考一些證照 *️⃣原po有這麼上進的想法很棒啊! 人家大企業還會多看你一眼呢 雖然有些企業家還是蠻注重文憑這種東西的 *️⃣大企業多半是從一堆高學歷的人中選人才的,除非你真的很資深,或是考到極高價值,極少人擁有的證照。 但我還是覺得 比起死讀那些書 還不如找個專業 好好養活自己比較實在 標籤又怎樣 我以他為榮 *️⃣............ 我能依靠它養活我自己 那些高材生呢 拿什麼養活自己? *️⃣如果你今天把高材生改成高中生,我覺得還算合理,至於高材生可以幹嘛呢?當醫師、律師、台積電工程師、政客啊⋯⋯很意外嗎? 醫師:100~300k 律師:無上限 政客:如果貪污的話,也無上限 還有很多薪水高的恐怖的工作呢⋯⋯
選什麼都沒差吧。我覺得會成功的人就是會成功,只要明確的知道自己的方向,和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人生苦短,不要讓自己後悔就好
匿名
B32承認吧,在台灣是高中上不了好的才會去高職 我講的例子就是事實你不想相信我也沒辦法 那一兩個月就是拿來補專業科目 其實在台灣不管什麼證照只要是C級 就是比普通人好一點點就能拿到了這個你沒辦法否認 至於只有C級證照的大多數電機群能力能比高中生好多少也不用多說了吧 不然你要講國英數那些高中生都能當你們老師了
匿名
可是我們縣市高職最高的科系錄取分數 跟我們的第一志願高中錄取分數差不多 相較下來讀高職會更有優勢吧⋯⋯
匿名
不管選幾次還是選職校,說什麼沒有優勢的是自己沒有努力還怪台灣體制不好,就國外月亮比較圓,學術各有專精,各領域都可以成為打出一片天,一些沒有自己努力又怨天尤人的不要出來嘴,想想看自己當初選這個科的原因吧。
匿名
個人覺得高職生共同科目能力普遍不足,物理生物化學這類的,畢竟上大學時很多知識也是從這些科目裡延伸出來的 我讀的是食品群,專業科目二的食品化學感覺就是在背而已學校排的基礎化學完全沒路用,食化實習感覺也有點照課本這樣做,導致我們的化學能力比一般高中生還要弱,所以說還是要依群科特性來加強某些科目。
匿名
三年前填志願偷偷填了高職,被我媽發現,罰跪一整晚,然後志願通通被改成普高⋯ 普高三年真的讀的好辛苦😭真的很想讀設計 大學填志願還是一直被綁住哎
匿名
匿名
我很滿意 自己是高職生 待的是資料處理科 我比普通科的朋友多很多技能 即便 考的證照不能當作職場入場券 但我覺得並沒有影響阿 如果我不排斥 甚至喜歡這些課程 那這些將來就是我的優勢 可能 因為我本身對普科的上課內容沒興趣 我對於實用課程比較深刻印象 幫助消化? 總之 相較之下我在這裏學到的 會比待普科學到的多 那就值得了 雖然 高職生跟高中生的歧視一直都在 但我仍不覺得誰好誰不好阿 因為各自的優勢不同 立場不同 課程內容不同 我們所需要的基礎不一樣 成果不同也是很正常啊 不需要去給予任何評價或批評
薪水什麼的 嗯 靠能力比較重要⋯⋯ 大家要友善、尊重、包容 不要吵架((((;゚Д゚))))))) 晚安.
匿名
其實讀什麼體系根本沒有差別,技職體系也能轉成普通大學學歷的! 因為外面只看你最後畢業的那張畢業證書。 重點是有沒有心想讀而已,能力不足有沒有想彌補,其他根本都是假的啦。
匿名
我自己是高職生,我沒有歧視誰的意思,但說的直一點,這篇文大都是在為自己的不上進找藉口罷了,我們不能否認臺灣很多人習慣把職校生貼上標籤沒錯,但是我們專業老師跟我們說人家都覺得高職是不讀書的人唸的那你們明明不滿別人這麼說為何你們還要塑造自己不念書的樣子給別人看,別說什麼高職要實習有專業很累累爆了,高中他們國英數社自的課甚至比我們高職實習專業學分重很多,那為什麼人家高中生補習補比我們兇課業比我們重人家還會花時間投資自己?再說高職生們都說自己有專業科目學了三年,有實習專業技能但你知道普高生上普大後一年就學完這些了嗎?你們自豪比他們多三年的專業殊不知人家一年就超越你了,還要繼續在同溫層取暖?之前有體保生上建中普通班各科被同學電爆但人家靠自己進修學習其他技能被美國很多名校邀請去讀還有學費補助,再來你們說學校一直鼓勵考證照說推甄有加分但影響你們讀書,那你可以跟學校說不要考啊,反正不一定要靠推甄,好好讀書考個630、640直接登分啊
匿名
很多人都說高職學一技之長比普高好。學一技之長能做什麼?某樓說造橋鋪路蓋房子都高職生在做,所以高職生看出來了嗎?你們學得一技之長,只是用來成為廣大勞工的一分子,當然社會上不能少了這些人力,但是所謂職業不分貴賤什麼的也是騙人的。普大學理論,科大學實務,正因為普大生學理論才能對該學門有更透徹的了解。在我看來,普大(除了學店)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泉源,而那些整天嚷著一技之長只能是維持社會運轉的螺絲釘。兩者都不可或缺,但是論兩者的社會地位,我想說高下立見。
匿名
當年因為自己國三就已經確立志向 所以會考那年也選擇高職的第一志願 但因為科系關係 我們科大跟普大未來就業的薪水就有落差 蠻後悔的認為當初應該視野要放遠一點多了解 如果能重新選擇我一定會選擇高中~ 但我認為高中跟高職程度有落差 只是因為上課的內容本身就不同 如果在每個條件都相同下 我相信高職生也不一定會那麼弱勢
到底高中有什麼好吃香的.. 不是所有普高學生都能做什麼律師啥東西的 而且也不是只有醫生律師這些才養的活自己 我現在就讀社工系感覺也不太差剛好自己又喜歡@@
匿名
雖然說高職出去不一定沒用,但還是要看科系 我憑自己的三年經歷來講,拜託不要選餐旅群,餐旅行業入門門檻低,非本科系的學生在經過訓練後也能做得很好,容易被取代,再來,台灣的高職又廣設餐旅群,看統測最多人考的群別就知道了,除非出國深造,否則幾乎沒有優勢 然後台灣技職體系是發展不完全的,高職培養的就是I型人,有一技之長但也就只會單一專業而已,一旦工作被替代後就沒有其他能力,這也就是企業選擇普通大學學生的原因 雖然在高職學習到的技能比高中實用,但為了升學和未來,我寧願選擇高中也不要再選擇高職
我是一名普大的大學生 雖然聽著大家都說普大科大沒有差別 因為大學科目都是一樣的 但是技職學生就只是比你先修罷了 但為什麼普大給技職生那麼少名額 科大卻優待高中生進入呢? 假設同一間大學畢業 大家幾乎都是同一個終點線 那麼差在的是學生的素質 各種考試都進行了一次次的分流 讓物以類聚這個情況聚在一起 周瑜懂諸葛亮 人才總是懂得誰是人才 技職你是先有了一個或多個的技能 但是那所謂的技能難易程度 難不難取得又是另外一回事 除了你自己是老闆外 最高薪的工作往往是創新和研發 而這項技術是最難也是最不易取得的 你說就以這塊程度論教育變形? 我只能說台灣教育沒有讓分數更公平 這是唯一的不公平
匿名
匿名
啊最後說穿了 還不是從國中就沒辦法把課業弄好弄懂,或是自己不喜歡讀書,成績考太爛,逼不得已去讀高職,然後就會有B8這種自以為是的人,考到那些證照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一樣,屌打那些高中生,你那項專業根本不稱做專業,才學到一點皮毛就丘成這樣,我也是笑笑的啦,這種人根本不配來普大,笑死
匿名
可是我們的第一志願錄取分數跟高職電機電子差不多 第二志願高中則是穩穩上 說功課很爛才讀高職也不全是這樣吧^_^
匿名
什麼叫做沒人付錢叫技師去修技師就沒飯吃,你東西不會壞?最好是你車子壞掉一點點不修直接買新的,講話不用那麽機車
匿名
高職很多都是學皮毛啊 單就我知道的會計來講好了 讀了三年就只學初會 這樣畢業最好就可以工作啦 還不是要再去讀大學 不然就是補習考會計師還是其他證照 那這樣讀高職幹嘛 當然其他學技術的出來就可以找工作 但薪水普遍不高啊
高職應該要看是什麼科系吧?應該沒有全部都很糟吧? 不過我也很好奇,到底有多少人高職升學到出社會的工作都跟高職的科系有相關? 因為像我現在升高二,班上已經有人決定要跨考別的科系(包括我) 原因是這科跟自己想的不一樣 我就在想,會不會是當初國中都沒有介紹的很好(我們雖然有辦職業試探和撥放科系的招生影片,但總覺得沒很仔細)才導致一些人都選錯科系?
匿名
匿名
我高職是讀設計的,入學前老師們催眠我們好像讀了高職就能當業師,根本不是這樣,我高中三年幾乎沒學到什麼,老師也教的很表面,好像是為了考統測才開課,大部分都是天賦跟我自己額外學的技能,其實我很會讀書可是我不愛,想說讀高職就能玩了。讓我重選我一定讀高中,好好讀書考法官
匿名
我也是職校 學測跟統測我也有考 高中有點算綜高 學測我考30 有個申到實x大學 那時是崑x跟實x在選擇 問蠻多老師 也都是認為我讀普大好 因為大家還是有點刻板印象 覺得普大比科大好 但我後來還是選擇科大 就是了 不過重來我也有可能讀普高哈哈哈
匿名
B25不是每個人都會優先選擇高中,選擇是自己的,要依自己的興趣取向決定未來,而不是迎合大眾口味斷定人生;我是彰化的地區排名前2%的國中考生,我毅然決然選擇高職,不要只是抱怨大眾對高職不友善,大家的抱怨也是多少因為有這樣過分歧視高職生的人推波助瀾造成的經過高職三年努力充實自己,我的成就和實力早就超過所謂的「普通高中生」了
匿名
B107好吧 你覺得沒有就沒有 冷氣我爸會修 我也會 而且我們都沒有走過這個體系 我連提都沒提 更別說什麼謙虛驕傲 覺得自己很厲害的顯然是妳們吧 技職教育本來就很重要 只是台灣制度跟觀念很差 讓高職成為一些混仔的溫床 才會普遍遭受歧視 (當然那些不知道在幹嘛的鬼高中也一樣 我要當機師 所以大學科系找個爽的唸就好了。
匿名
只有我這個高中生後悔當初沒填高職嗎 強科 國英 弱科 數學 高職數學簡單到爆 覺得我讀了高職應該爽爽上台科大ㄎㄎ
匿名
真的不是高中生要刻意歧視高職生 而原po講的也正是現今社會的趨向 高職生考取的證照大多只有丙級 高職畢業後 丙級證照人人都有 還有什麼可看性?說實話 高中生若想考和你們一樣的證照 花兩三個月的時間補個習 做個歷屆題 一樣可以證照到手 國英數更不用說了吧 高中生學的比你們深很多 舉例英文好了 英文不管在任何徵選制度上都是相當重要的科目 高中生背到7000單 高職生只背4000 很顯然你們就是差高中生一大截啊!統測英文考的像會考 還想跟高中生競爭?醒醒吧真的!認清你們處境 不要只會在那邊喊高中生只會死讀書 很多高中生也都會額外去考證照 例如中級 中高級 甚至高級英檢 多益等等 這些說不定都比你們的丙級證照有用呢!高職生總是說著我們比你們更早學一技之長 我們有底子....不好意思喔!你們學的真的還只是一塊小蛋糕而已 到了大學 高中生的能力絕對有辦法把你們所謂的底子直接屌打
匿名
匿名
讀高職 學的東西 不深入 什麼都學一點點 只在意畢業後能不能找到工作 殊不知很多高職生畢業後只有丙級 沒啥屁用的丙級 認為你能找到比其他人好的工作 拿著破證照 跟有專業知識的大學生 你要比什麼?普高生 學的很深入 加上大學更專研學術 肯定屌打你那三年高職生涯 台灣技職體系完全是「共慘團體 」「井底之蛙 」 假如說 讀高職有一技之長 不用像普高生一樣 畢業後需要讀大學 那你出社會 肯定會發現你之前所學的那三年 只是那初階課程 再說當然不是很多人有乙級 丙級也不是完全沒用 讀高職考到乙級的是少數中的少數 有興趣的那種人 傳統觀念 不讀書去學一技之長 這點印證的非常清楚 讀高職畢業後連丙級都有沒有的 那也挺可憐的
匿名
身為社區高中的學渣,我不贊同B64的看法 我雖然成績差,但高中讓我在許多方面能想得更清楚 做得更仔細 就算大學的學校不好,可是路是自己打拼出來的,我能用高中嚴謹認真的態度去最自己想要的事唄
匿名
匿名
匿名
是不是一堆白痴以為拿到乙級出外找工作就屌屌啊,還不是都要重新學一次 為什麼我知道,我身邊一堆拿乙級的出外工作每個都被師父罵成87
匿名
B123我主要的意思是假如單純為了不要讀高職這個理由而硬要去讀高中我認為不是很妥當 如果是還沒決定目標而讀高中.那麼我也很贊同你的看法👍 以我以前的同學例子為例 高中7000單他沒背多少 那些高中生們所謂的原理跟理論 他也是學不精 也不是每個高中生都能完全了解那些理論 以後都頂大.國立 出來都老師.政客.醫生 我現在高職的班級 也是有5A6+5A5+的人來讀 最差的也有2A 他們也不會後悔自己當初沒填高中.只要是忠於自己的選擇.好好的去學習.我認為沒有什麼所謂的沒用的學校.只有自己的決定與努力才能定義自己未來的高度
匿名
不多說惹ww 高職真的會被歧視 科大和大學在很多人的眼中差很多 高職的老師甚至建議那些 前端成績的學生選擇讀大學 即便是私立的大學 科大真的很可憐😂 講出去別人還沒聽過 還會問你那是國立的還是私立的? 總覺得普大在普遍人的心中才是「大學」
匿名
其實我覺得大家都很認真的為未來努力 高中高職以後的路不一樣 只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有目標就很棒☺️
匿名
匿名
匿名
匿名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