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頂標不是夢❗
今天我要來分享我自己是如何準備社會的!
有問題也歡迎留言直接問我!
☑️前言:
▪️千萬千萬千萬不要放棄社會
(如果你要的系所有採計,社會真的是一個有準備有分的科目)
▪️這篇適合那些原本社會程度跟我一樣不是很好的同學們
▪️如果你程度本來就在頂標,這篇對於你來說可能沒那麼有幫助
▪️這篇是分享我是如何衝刺社會這個科目的,可能不適合所有人放到所有情況
▪️本身程度中等,如果有更好的備考方法也歡迎留言提出!
☑️背景:
我是109應屆(非108課綱),社區高中
學測成績:15級分
指考歷史:90
指考地理:88
指考公民;80
☑️正文:
1⃣寫歷屆
2⃣我的策略
3⃣歷史
4⃣地理
5⃣公民
6⃣訂正
7️⃣參考書+筆記
8️⃣例行公事
9️⃣心態
☑️結語
1⃣寫歷屆
不僅「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還可「鑑往知來」
雖說是新課綱,但我相信刷歷屆還是有幫助的
不僅可以知道自己擅長&不擅長的章節
還可以建立信心!(我覺得這超重要
2⃣我的策略
社會分成歷史、地理、公民(廢話
因為我本身是偏科仔
歷史地理很好公民很差
加上時間不多還有其他科目
所以我九月就已經決定了備考戰術
全力攻讀歷史地理,公民只看第一第二冊
這樣如果史地<-2 公民多錯點
還是可以15級分
3⃣歷史
其實大家一直有個迷思
歷史就是「背多分」
其實我覺得這是不對的
對於多數人來說,要把古今中外所有事情的年份背景背起來幾乎是不可能的
歷史更看重的因果關係
也就是兩件以上事件的連結關係
__
舉例來說:
僑州郡縣是什麼年代?Ans:魏晉南北朝
這時候我們可以想
為什麼會有這個制度?
Ans:為了安置南下的士族
為什麼安置士族需要這個?士族很多人嗎?
Ans:西晉的占田制,士族可依官品占田,又利用依附人口(佃客、部曲)佔領大量土地
上述的政策對於士族來說是助力
這時候我們又可以想,那阻力呢?
Ans:土斷制(效果有限)
那士族什麼時後沒落呢?
Ans:宋元
為什麼呢?
Ans:宋朝重文輕武加上科舉制度的完備(彌封、謄錄),造成了社會流動加大
___
大概就是這樣
從一個點(僑州郡縣),延伸到線甚至是面
這樣會比較容易
複習的時候也比較輕鬆
就算一個點忘記,也可以用推的推出答案
4⃣地理
通論地理很重要很重要
後面的台灣地理、區域地理都跟通論息息相關
如果沒有時間把地理複習完整複習的話
十分建議讀熟通論地理(地圖、地形、氣候)
讀地理就很像在蓋房子
地基穩定了,上面才能蓋得高蓋得穩
而通論地理就是地基
如果洋流、氣候不懂
讀區域地理的時候就會常常有這個疑問
:咦?這個有教過喔
至於讀地理,我覺得就沒什麼訣竅了
要記的東西其實不多(跟魔王歷史比的話
當讀完一次的時候就多多刷題
熟悉不同章節的不同考法
以免考試的時候,一時間反應不過來這是什麼觀念
但關鍵字還是要知道
夏乾冬雨>地中海
洋流>調節溫度
邱念圈>農業相關
商品圈商閾不要弄混
遇到水平/垂直、分工/整合這類題目的時候
先搞清楚有沒有上下游關係
再來看有沒有整合再一起
最後,計算題要把握
因為地理如果考計算,大部分都不難
例如建蔽率、容積率、坡度、性別比
5⃣公民
只有一個建議
如果你跟我一樣經濟學很差
請你把一二冊的內容讀到熟的不能再熟
因為這部分相對的很容易
真的只要有讀就有分
一定一定要讀
6️⃣訂正
「一份考卷拿了80分,重要的不是我們會了80分,而是那不會的20分」
訂正真的很重要很重要
不管這份考卷你是拿80分還是20分
沒有訂正,我們會的就永遠是那些而已
透過訂正你才能知道你是哪個章節出了問題
再去複習,避免之後大考犯錯,這就得不償失了
雖然我知道訂正確實挺煩人
尤其我容易因為一次表現不好就像接著寫寫到滿意為止,但請你記住
這只是模考,重要的是一月那場考試
一定要堅持下去,真的別跟分數過不去
不准偷懶噢😈
7️⃣參考書+筆記
歷史:大滿貫
地理:滿分攻略(那本分上下中三冊的
公民:神拿滿級分(好像改名叫滿級分了
筆記
我自己習慣會做主題式的整理
範例在下方(請容許我偷懶直接貼之前ㄉ文
#分享 世界史➡️歐洲藝術流變 - Meteor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社會科是我唯一能稱得上強的學科 學測應該是畫卡錯誤,整個爆炸剩下12 不然改下來基本上穩穩的15 不過我好像花很少時間處理社會科 也沒有特別的準備,就只有靠歷屆觀察出題走向
如果你時間多 這裡指的是一天讀社會的時間 我建議先去讀地理 地理記憶性內容其實不多 只要你能理解,地理其實算滿容易的 (氣候跟地形非常重要,幾乎每個章節都會遇到) 還有兩個月多一點 每天念一個單元大概兩週就能讀完了 然後歷史要更熟 至於公民如果真的不行 至少一二冊要讀 目標可以是歷史全對地理至多兩題其他給公民 至於手寫就是多練就可以了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