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我沒有在針對誰,就是有人在唱些不怎麼好聽的歌,用電腦合成一下就拿去賣。但是歌曲的內涵呢?裡面有沒有靈魂呢?我很懷疑。」
─都倉俊一,作曲家、前JASRAC會長、文化功勞者、現任日本文化廳長官
聽說yoasobi之所以取這名字是因為ikura和ayase原本就有音樂工作,所以定位成晚上的活動。
但ayase從v家出道也只能說是三流,在大師雲集的nico上迄今百萬再生也就只有一首(目前100萬出頭)。
ikura算是實力歌手,問題是太年輕,在組yoabosi之前是索尼的選秀秀材,還在流行音樂的外圍聯賽打滾。
我說就以這兩個人現在能夠混到這個地步,你團名直接改成白天的活動,Hiasobi都沒問題了吧kora!
對比隔壁家名字超像的yorushika,n-buna初投稿一年就有一首百萬再生,至於海百合都要千萬了。
而且yoasobi明明也就ikura唱得好,但是搞電子音樂就算了連人聲都後製,搞什麼呀kora!以為別人聽不出來嗎?
先不提像〈怪物〉那種合成得很嚴重的類型,去比對原版〈群青〉以及跟桐蔭高等学校吹奏部連動的群青MV就很明顯,普通版的人聲全部都有後製,都不是ikura的原聲。
說到這個吹奏部連動的版本,明明你弄了個大編制管樂團在你背後,結果整曲幾乎都還是靠插電?
荒謬,真的荒謬,這比之前被marco罵翻的〈Polumnia Omnia "演繹版"〉明明找了東京愛樂和歌劇演員結果還插了電還更荒謬。
從感情上,我非常厭惡這種拿管樂團當伴舞的愚蠢行為,厭惡的程度足夠脫粉一百次了。
身為一個古典與油歌雙重愛好者,我非常期待能看到有一天我所喜歡的油歌能夠脫胎於小眾流行,與西洋古典樂一樣列入音樂史。
所以當我聽到〈鳥之詩〉讓野見佑二改成交響組曲,當陳致逸寫出〈仲夏夜綺思〉這樣自洽的融合之作時,心中那種感動是很難忘懷的。
所以當我看到他們找了一個高中管樂社,不是將曲子改編為管樂為主,而是讓他們當伴舞──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種憤怒的情緒。
嚴厲地說,我覺得yoa能夠這麼快爬到這個高度,索尼的強推占了八成,ikura的功力占了兩成,ayase的實力根本撲街。
ikura是索尼選秀出來的,歌曲改編的小說出自索尼旗下的monogatary.com,然後再找個能夠作曲的ayase......滿滿的就是企劃下的產物,宣傳和資源肯定是拉滿。
肯定索尼的企劃與高層是認同這種電子樂風格能夠流行,所以才把yoa推了出來。但我很不認同,憑什麼這種歌也能流行?
之前在b站我曾刷到一個叫litterzy的up,他有個系列就是把各種不同作曲家的音樂改成土嗨(我個人最喜歡他改帕格尼尼那首,有興趣可以看看)。
總之,從他的影片可以看到他對不同作曲家的曲風的歸納與分析,然後正好他分別做過yoasobi跟n-buna改編。結果很明顯,yoa的曲風很快就能推敲完,n-buna就豐富不少。
當然,n-buna其實還是套路了,但是他套路多啊。
最後這邊解釋一下為什麼我拿yorushika出來比,那當然是因為他們名字很像,歷史也差不多,而且也算小有名氣。
要說我心中jpop的頂點之一,還得是世界の終わり。然而至今我還沒遇到另一個聽過這團的人....
大家又怎麼看?yoasobi好在哪裡?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先不提上面的一大串的話 就算是合成其實還是滿好聽的
匿名
我不喜歡合成其一是因為感受不到演奏的「感情」,其二是聲音在我耳中過於尖銳且生硬。而yoa聽起來更是讓我覺得一片靜止,我很難從裡面再挖掘出不同於初次聽的感受,所以很快就膩。
匿名
雖然我沒有很喜歡yoasobi, 因為對於ikura的聲線 沒有很愛, 但不得不說 她唱功很好, 有去聽the first take或他們的live就知道。 以近期jpop,我覺得Ayase的作曲 真的很不錯啊,除了很紅的 怪物、群青、idol和夜に駆ける之類的,我很喜歡他的幽靈東京,不管是作詞作曲 都挺有記憶點。
匿名
ikura確實有那實力,可以評價為接近1流,也正因為這樣我才覺得不應該連她的聲線都去後製合成。 至於ayase我覺得真的過譽了,先不說這些歌曲有沒有索尼的團隊在協助﹝我是覺得有啦,比較他v家和結成後的作品就挺明顯﹞,目前聽起來就是很量產型的歌曲。 這樣的作曲人,v家一抓一大把。
匿名
我也不知道周杰倫在紅什麼
匿名
我之前看過一個研究,周杰倫的曲風從客觀指標上在當年是相當離經叛道,從開拓者這個意義上值得稱許。
我在想vaundy或許比較適合你要的
匿名
yoasobi和yorushika我都很喜歡欸 這不就是個很主觀的事嗎 而且ayase的歌我也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