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選四」討價還價 二階書審趕搭便車 這樣的甄試你信賴嗎?
頭板 2019年5月8日 04:41

升學制度一改再改 受到最直接影響就是我們考生們唉 被迫當成白老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年的大學個人申請二階甄試,有許多校系僅採書面審查,又未公開評分標準,引發公平性爭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不久前外媒報導,台灣人的IQ高於世界平均。台灣人遇到問題,化簡為繁的功夫了得,最令人傻眼的非大學入學制度莫屬。在廣設大學與多元入學兩大政策互為所用下,從早年的聯考逐漸搞出繁星入學、學校推薦、個人申請諸多名堂,學測不夠還另加指考。近幾年來,入學試務更加疊床架屋。 今年最引爆爭議的是學測考科「五選四」,相關團體各有主張,理由多是減輕壓力、了解性向、有利通才養成、適性學習等等。其實這些都是既乏理論依據,又缺統計佐證的假說。多方討價還價之下,考生又成了白老鼠。 今年個人申請二階甄試,許多校系僅採書面審查,又未公開評分標準,引發爭議,考生及家長憂心忡忡,要求應公布書審程序,招聯會官式回答:各校系大同小異。別天真了,只知道流程有什麼用,還是不知道審查分數怎麼出來的。 報載有家長聯盟代表提出大哉問:如何從書審資料中看出孩子特質?怎麼保證學校會仔細看過每份書審資料?首先,大學教授除自身專業外,其實所知甚為有限,相信九成都沒修過教育心理學,因此除與高中主科同名(如數、理、化、國、英等)系所外,其他如法、政、哲、傳播等科別教授,很難由書面鑑別學生是否是該系最適合的學生。那怎麼辦?只好拿整合高中各種考試的總成績來魚目混珠! 其次,指定由教授逐一審閱招生書面資料,恐怕也是學術先進國家聞所未聞的。教授們教學研究何其繁重,承擔評審工作又何其無奈。新進老師背負千斤的升等壓力,資深的面對「玉山加薪」誘惑更要努力登頂,有多少人會花幾十個小時去細看上百份書審資料?最快的方法就是找出在校成績,稍作增減,分項填入讀書計畫、課外表現等欄位。搭便車心理無須外求,想想假設其他同仁會嚴謹評審,我取巧一下不打緊的,心底就坦然多了,不是嗎? 進入理想的大學,並不保證未來的成功,重要的是入學後是否努力學習。政府如果不想師法先進國家,將大學入學的責任交付給入學辦公室的專家,那就交給AI去評審,讓機器人去媒合吧! 新聞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3799362?from=udn-referralnews_ch2artbottom


  回文

全部留言

匿名

B1 2019.05.08 07:20

你以為改成其他的就沒白老鼠? 而且哪有一改再改......

你以為改成其他的就沒白老鼠? 而且哪有一改再改......
0

匿名

B2 2019.05.09 02:36

這問題不是老早就有了嗎? 乾五選四屁4?

這問題不是老早就有了嗎? 乾五選四屁4?
0


登入後發表留言






確定要刪除此文章?
#分享 「五選四」討價還價 二階書審趕搭便車 這樣的甄試你信賴嗎?

升學制度一改再改 受到最直接影響就是我們考生們唉 被迫當成白老鼠 _________________

檢舉文章
檢舉原po回覆B0留言
請選擇刪除文章原因
請選擇刪除留言原因
您即將進入之文章內容需滿十八歲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若您尚未年滿十八歲,麻煩點選離開。若您已滿十八歲,一樣不可將本區之內容派發、傳閱、出售、出租、交給或借予年齡未滿18歲的人士瀏覽閱讀,或將本網站內容向該人士出示、播放或放映。

離開
問題讀取中...稍待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