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今天是奕含的忌日,4/27
事件過後一年多我才看了房思琪,當時像背一首極熟的詩一樣整本看完。看完了書去看生前的專訪,臉書貼文從第一篇滑到最後一篇,「家屋」「進學解」「你該去看精神科了」「石頭之愛」「在很久很久以前」這些無論是訪談或是之前在部落格上貼的東西(後來轉移到臉書)我全都看了一遍。
造成奕含寫房思琪的開始 ,是「秋煞人」。奕含曾說很多人行走坐臥都在腦子裡想這本書,一開始的架構只建立在「一個小女孩遭到了教師誘姦」後才漸漸開始產出文章。她曾說小房間裡的擺設,他們住的那棟大樓,在真實生活中都是有樣本的。 關於奕含的死因,無論是重鬱症也好,還是長期以來的壓力,我們都不該隨便去評判,尤其當你對他的了解跟我對他的了解一樣,只有幾個白紙黑字的時後。
亦含生前,除了對性暴力的譴責外,也致力於「精神病污名化」
這是她的一篇文章「你該去看精神科了」
林奕含•2017年4月4日 旁觀網路筆戰,無論什麼議題:性別、省籍、薪水、麵包,筆戰至酣,一旦有人拋出卑劣的詞彙或偏激的觀點,反方一定會有人說:「樓上該去看精神科了。」或者生活中遇到暴虐的客人,怠慢的上司,人也會罵:「有病就要看醫生!」 我常常想起精神病院的時光。拆鞋帶、沒有沸水、不能用刀叉、不能用玻璃、瓷器、不能用橡皮筋。放飯了,每個人用鐵湯匙切著排骨,那熟練讓我心痛。生命在此忘記連續性,病院的時光本身就是一道烏黑的空白。太陽沉下去的時候,護理站會廣播。每個人遛著自己的影子,拿著塑膠小杯去領藥,且要當著護理師的面吞服。一吞,喉結哆嗦一下,很有一種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意味。那是對生命無謂了。 一個病友要配一名看護士。看護士最喜歡看報紙。病友看著那些新聞的表情,就好像那是二十年前,或是二十年後的事。看護士悉心幫病友擦臉,一個個人的表情就這樣被擦掉了。清晨或半夜常有人大哭大叫,我也不外。護理師只會走到妳面前,拿著一杯水,說:奕含,吃兩顆安定文吧。而妳只能答好。吃藥之後等著藥效把嚎啕壓下去化成淚珠。 院裡有所謂保護室。保護室的天花板、四壁,都是粉綠色泡棉,像個好夢。我想過,除了一直摳泡棉,吞下去,不太可能在那裡自殺。或是他們說的:傷害自己。如果病院是我們所有人生命之黑夜匯流的沼澤,那末保護室就是從一個人人生的所有黑夜中舀出最黑的一個夜晚。偶有人被扭打進去,那打鬥很有嬉鬧之意,門打開一個縫,院裡的燈光扔進去,扔在保護室地上,成為一個金色的平行四邊形,又隨即被拉著對角,扁下去、餒下去、憋成一道鑲在門框上的金邊,人的哀號也漸弱、收攏,歸於無。我想,保護室真正的意思是:「保護護理士」。我們是沒有機會被社會化的人,而保護室是最後的規矩。正如那種描述巴洛克時代畫家的電影,工人扛著金箔大畫框來去,畫框磕在他的肩頸上,他整個人就像畫中人要掙脫出來。一片金箔脫落了舔在他脖子上,人身最柔軟、柔弱之處。儘管這樣,金還不是他的。 我看著他們,也就是看著自己,好像聖經那句話:「我得知此等婦人,比死還苦,她的心是羅網。」 我也常常想起學測落榜後,準備指考的時光。我總去國立大學K館念書。早上五點起床背古文觀止;爸爸載我的路上背單字;七點到K館旁的星巴克喝一杯中杯拿鐵配單字;七點十分進K館;唸到十二點去星巴克吃一個可頌,配單字;再一直念到晚上十點K館打烊;回家車上再背單字;回家背古文觀止到晚上十二點正;入睡。這樣怎麼可能不上第一志願呢?因為這個作息一個禮拜只會維持兩天,其餘五天,我都把自己關在房間衣櫥裡哭。 偶爾去念書那兩天,沒有例外,一定會收到三張以上的紙條。可頌之後,抖擻了濕傘上的梅雨,回座位,有些紙條投進包包,有些貼在筆記上。可以跟妳當個朋友嗎?等一下有空嗎?便利貼掰下來,黏貼的地方沾上鉛筆跡,筆記上「嘉樹美箭,疏數偃仰,類智者所施設也」,反了,清淡了,在便利貼背面變成「也設施所者智類,仰偃數疏,箭美樹嘉」──意思竟跟原本一模一樣。出入K館,目光排排螫在臉上,像外頭的雨。收紙條到麻木,只有一個想法:大學生好像很無聊啊。那麼茂盛的慾望,竟也可以滌蕩清澈。小奸小惡叢生、瘋長,最終只有一種喜氣。我再沒坐享過大考那年,眼神一般清潔的季節雨。 唯一印象深刻的一次,是我又第一個地到了K館,靠牆背門的座位。有個男生在我隔壁坐下,顯然有意,因為整館是空的。但我也不能問他要幹嘛,顯得自以為是。他轉過身,面對我,把我夾在牆與他之間。他一直搖晃,我的字跡難以端正,盯著數學式子想他到底在幹什麼。過了幾分鐘才明白,他正對著我自慰。這更不能轉過去,我不想一面讀書一面腦子裡浮現男人的生殖器。很懊惱。他突然站起來,用陰莖碰我的手臂。大考在盛夏,我穿著短袖班服。碰到我的瞬間,我才尖叫一聲。他倒瀟灑,拉上拉鍊,抱著胖書,就走開了。 一禮拜待在家裡有五天。 房間的天下,正文的標楷字與註解的新細明體捉對吻啄,吻啄嘖嘖,嘖嘖如蝗蟲過境,客易主位。黑字是癢癢的天幕,重點星號是星星,整房種滿了短尺長尺紅筆藍筆,螢光筆的噴泉裡有便利貼泅游,便利貼身上各各有米字胎記。 只衣櫥是出世的。妳永遠教不會一件最難穿上的衣服一道最簡單的數學題。衣櫥是我的保護室。從K館撤退回家,從家撤退回房間,最終敗退到衣櫥。抱著自己,衣服下襬的蕾絲如掙扎的眼睫毛來回拂拭我的臉頰,而我自己的眼睫埋在掌心,驚嚇如蟲翅,出水如排泄,恨不能一拳捏死。我要過幾個月才知道,躲在衣櫥裡,視線被百葉切成水平一片一片,正如同精神病院的風景,被鐵欄杆乖巧地切成垂直一片一片。 那幾個月,古文觀止是最大的娛樂。那就是為什麼,當你說出「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我馬上明白你在雙關女生私處,這被扭曲的語境找不到門,一困至今。我為柳宗元哭過的。你知道嗎?你這個變態了語言的強暴狂。這一切的一切,正如搭訕的便利貼背後的古文:倒過來念,意思竟跟原本一模一樣。我是生病,但真正生病的不是我。 每次看見網路上「該去看精神科了」的譏諷,我就很痛苦。甚至準醫生的高中同學亦如此,更痛苦了。這個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想像是多麼扁平啊。在網路上罵髒話的是精神病,在新聞裡砍殺前女友的是精神病──無須診斷,社會自會診斷。 健康的人把「精神病」當作一句髒話;而真正生病的人把樑上的繩子打上美麗的繩結,睡前溫馴地吃兩百顆藥。就像我從未把大學K館對著我自慰的男生想成精神病患一樣,那些可以輕易說出「該去看精神科了」的人,真真是無知到殘暴,無心到無情。我幾乎無法羨慕他們的健康了。 2016.01.07
精神病剝削了奕含的一切,男友分手了,和爸媽的關係也崩裂,朋友不能諒解(為什麼你不能正向一點呢)從高中畢業的同學有一大半都在當醫生。他本來會擁有的人生:正常的上大學,新生宿營,大學時的第一個交換禮物。全都在17歲生病時倒塌毀損。
上了大學後,他常缺課。吃了藥早上爬不起來,二是畏聲畏光,三來是學校實在有太多閒言閒語。系主任不理解她的疾病,而羞辱(即使現在這世界對精神病的想像依然和以前一樣扁平)了他「你從哪裡拿到這個的?」
「我很想問他,是用什麼來診斷我?我的坐姿、洋裝、唇膏,或是我的談吐?這個社會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想像和期待是什麼?是不是我今天衣衫襤褸、口齒不清、60天沒有洗澡去找他,才會相信我真的有精神病,又或者他覺得精神病根本不是病呢?雖然當下我很懦弱的說,從台大醫院拿來的。」
對她的醫生「楚楚」,亦含幾近崇拜(直到看了醫生後我才懂那種崇拜是什麼感覺)每天算著日子,禮拜一過了就跟自己說明天是禮拜二,禮拜四時告訴自己啊明天又可以看到醫生。亦含非常感激精神醫學,人們説精神病要靠「愛」「陪伴」「自制力」他全不信,是完全靠藥物治療的。
亦含也曾經有選擇,他可以假裝這世界沒有人已強暴小女孩為樂,假裝世界上只有馬卡龍,手沖咖啡和進口文具。但她的一生就那樣被改變了,從他的角度看疾病,只看穿一片荒蕪,他比任何人都還要不甘心。
我非常喜歡奕含,也心疼他。他過了一個「沒有人應該過的人生」
最後,看完了這一些,你們是藉由我和亦含的文字去「看到世界的背面」希望你們能擁抱住這份痛苦,用你們旁觀者的角度,好好活下去。
奕含會停在26歲,但我想我不會。
ps.伊紋有一部分和奕含很像,都很喜歡吃蛋糕,所以打這篇時也吃了蛋糕,配著太妍的歌 www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三天我也跟你坐了同樣的事,把文章看完,找到她的批踢踢帳號和痞客邦,在文字裡了解她 我永遠記得最令我震驚的一段話:蒹葭沾著白露 我看到這裡瞬間明白也發抖了起來 不完全能理解她的心情,但我是很難受的了
匿名
我現在真的沒辦法看那一課… 如果說張愛玲是林奕含的信仰,那林奕含就是我的信仰
她真的很可惜.... 願她在另一邊無憂無慮的生活著 不再有任何的壓抑了!
匿名
希望死後的世界沒有精神病
他小說裡的敘事譬喻雖然很抽象,但是仔細想想描寫的很好。只要能夠慢慢讀,蠻有感覺的
匿名
沒有經歷過的人需要思考 但真正經歷過的其實蠻能理解ㄉ(像從未謀面的故鄉 那段 我他媽完全了解啊太可撥ㄌ
匿名
我非常謝謝奕含寫了這本書 我知道這本書的完成 很不容易、很痛 我非常喜愛這本書、迷戀她,它恰好出現在我無光的日子 雖然讀完時 世界仍是黑暗得喘不過氣,但終於有個出口大哭,其實你並不是一個人 但同時 我又對這樣的自己感到很難過、很噁心 奕含有獲得救贖嗎?我憑什麼哭?憑什麼感到被救贖?憑什麼抓著她這個浮木 依舊載浮載沉在這裡? 我感覺我在 我不知道怎麼說 你能理解嗎 我感覺我在消費奕含 這樣是消費嗎 最近這樣的感覺越來越強烈 抱歉 有點歪樓 很謝謝你的這篇文 我記得她,我記得林奕含
匿名
你哭,是因為這本書,這些文字觸動了你的內心。奕含是用他的生命寫成了這本書,而這本書要告訴我們的事,讀完這本書後我們可以對這世界做出的改變(去除精神病汙名化,阻止性侵害)就是這些文字給世界的價值。 你並沒有消費奕含,你只是和我,和美美一樣的喜歡著他,我們可以一起想念她,即使世界一樣黯淡無光,但我們可以,像書裡說的「緊緊擁抱住他的痛苦」就讓我們緊緊擁抱住奕含,思琪,依紋,然後 ,好好的活下去。 (對不起我不知道我在打什麼 沒有藥打得很混亂
據我所知生前如何死後亦如何,性情方面也是 死後不會比較不痛苦
匿名
啊 不知道 等我死了再跟你講好不好
匿名
當時認真的去看了看她的一生,其實感觸滿多的,卻又不知從何而言,或許對我來說,沉默才是最好的回答吧 然後我的生日跟她同一天欸!!!!
匿名
嗯 就是你想的那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