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如題
從小學以來 數學一直都是令我最頭痛的ㄧ科
不管其它科考的再高 數學還是在後面拖累著
連會考也是差數學就滿級
上高中之後開始補數學 但數學成績還是很普通學測勉勉強強考了12
有時候會想 是不是自己沒有數學的天份
雖然是有點不負責任的想法 但某方面有點根據
國高中性向測驗 空間概念那塊PR值分別是2.3
(會記這麼清楚是因為真的太慘了XD)
也許是常常遇到幾何之類的問題都直接死去的原因吧
但奇怪的是邏輯那塊又挺不錯的
以上算前言 進入正題
反正就是因為學測成績不理想 被送下去考指考
如今又要碰上數甲非常頭痛
目前在猶豫要不要報數學指考複習
但之前補習就是老師講我都聽得懂啊
可是自己寫題目就是想不到方法解啊ಥ_ಥ
基本題也都行
但遇到稍有變化的題型又直接再見了
這樣是不是乾脆省下補習的時間 多練一點題目還比較好
數甲靠刷題有用嗎
目前手邊在寫關鍵60天 寫完應該會開始寫模考
抱歉可能廢話有點多
聽完上述的情況 不知道諸位大神有什麼建議嗎
感謝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匿名
基本題我猜原po是背到會的 數甲很活 然後不建議原po報複習班
匿名
不知道算不算用背的 但基本題差不多就那樣 有時候看到就反射動作直接寫了 那請問你有什麼建議嗎 還有不建議報補習班的原因是?
匿名
現在報複習班有點晚了,還不如多寫題目然後問問同學,喔對課本的例題要很熟,熟到題目出來3秒鐘就知道怎麼算
匿名
好的 感謝你
匿名
刷題有用吧🤔 我記得指考的題目雖然有變化 但是都可以歸納成幾種類型啊
匿名
好謝謝你 突然有一絲希望的感覺XD 可惜數學好像沒有像九陰那種歸納歷屆題目的書
匿名
我是樓上 如果原po本來有在補習班補的話倒是還好 但沒有的話真的不建議 倒數六十多天了 上補習班還要適應補習班的速度、教法 可能會造成反效果 建議原po先把5、6冊讀好 不懂的話再問老師 難的題目也是從原理出發 只是隱藏公式或是綜合其他單元的觀念而已 一步一步弄清思路比較重要! -第一志願數學在校1%
匿名
好的 謝謝你的建議 第一志願數學1%請受小妹ㄧ拜🙇♀️
不要補習 因為妳聽得懂別人講的 不需要浪費時間再聽一次 妳的弱點不是聽不懂,是寫不出來 要練題目,尤其要練妳不會的題目 流程如下: 從基本題開始寫 有錯的找出自己哪裡的概念不會 針對不會的地方回去複習該概念 思考「為什麼這個概念放在這題就反而不會」 所有的基本題寫完之後 把大考中心指考範圍章節標題寫在空白紙上 然後用妳自己的文字把內容解釋寫出來 對照課本,看哪裡不對勁 能把課本的基本概念看著標題空手寫出來之後 直接寫歷屆指考題 照上面的同樣流程檢討錯的題目 思考為什麼這個概念出在這裡就不會 最後重新看著章節標題自己空手寫出內容 對照課本,看哪裡不對勁
匿名
非常謝謝你 前四句直接講到心坎裡嗚嗚嗚 會參考你的方式練練看的!
現在刷題應該還可以,反正有問題要多問老師同學,每一題想考的觀念都要釐清! 有問題可以站內我,或者你想單純問數學~ -在校數學2%學測滿分-人權擔保-
匿名
感謝你 如果我有問題再問你!
匿名
建中數學10%卡個 數甲模考都能890但歷屆好難RRR
匿名
同學我們程度不同 建中10%也讓我拜一下🙇♀️
匿名
我高一的時候數學爛到有剩 就是到段考考完了我還不知道那個單元到底在幹嘛的那種 後來我找到自己的讀書方法是 自己寫題目的時候去反思 「為什麼會想不出來」 後來我發現分三種 一種是題目技巧的缺乏和不熟悉 第二種是不懂題目在幹嘛 前面那種比較簡單。多寫題目 大概抓到什麼條件用什麼公式的感覺 第二張就比較吃天賦 有些人數感就是特別好 不過如果多看題目的話 多多少少還是能增進這個能力 所以我覺得一定要刷題 不過你刷完一回之後除了訂正也要反思一遍 而且現在上複習班可能有點晚 而且大部分好像都教完了 我是覺得如果你的複習班是高一二補習班開的那種 就可以考慮 但如果是沒接觸過的 那他的方法的思考模式還得跟你磨合 反而又要花時間去適應 可能會壓縮到很多時間 總之。我嗯都要加油 -某第一志願數資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