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創立時期
羅東高中的前身為日治時期的羅東農業實踐女學校,創立於1944年3月,初期暫時借用「臺北州立羅東曙國民學校」(今成功國小)的部分校舍上課
1945年10月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更名為「羅東女子家政學校」。
1946年3月,改制為「臺北縣立羅東初級中學」,並接收原日本人小學校為校址(今「羅東國中」校址),同時增收男生。
1949年8月,初中辦學優異,獲縣府核准試辦高中部。
1950年8月,兼辦初中與高中而成為完全中學。同年10月宜蘭重新設縣,改稱「宜蘭縣立羅東中學」,為當時宜蘭地區設立的第三所完全中學,也是縣立中學當中第一個設立完全中學者。
1968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羅東中學一分為二:國中部留在原校址,改名為「宜蘭縣立羅東國民中學」;高中部則遷至公正路現址,另行建立新校舍,改為「臺灣省立羅東高級中學」,為宜蘭縣第三所省立高中。1989年以前採獨立招生,後至1989年才參加「臺灣省高中聯合考試(省聯)」。
所以以前是女校,現在是男女混校~
2、校歌
這首比較特別,它除了是羅高以前的校歌,也是羅東國中的校歌
這首是羅高現在的校歌
3、校徽
左為羅東中學時期的校徽,右則是現在的校徽
4、羅高很有年紀的建築
圈起來的全是羅高最一開始的建築喔!
不管是操場或中正堂,全都晚於這些建築
而且羅高操場那個位置,以前是沒有的
因為那裡曾經是土地公廟,也就是操場外那個
5、羅高特色活動
高一:進學禮、時空信函、合唱比賽、隔宿露營
進學禮就是拿著第一張圖的蠟燭,走過第三張圖的德風坊,而過程中絕對不要讓你的蠟燭有閃爍或熄滅的可能,因為滅幾次就代表你未來會被當幾科喔^_^
而時空信函其實是高一跟高三都會做的活動,只是會分開,且一個寄信,一個展信
合唱比賽是全高一性的活動,不只可以大幅增進班上的團結力,而且不管結果如何,也還是會覺得無比自豪
隔宿因為疫情沒去到,所以不是很了解,未來有學弟妹或以前的學長姐再幫我補充~
高二:嘉年華、畢旅
嘉年華是高二專屬,和校慶同時舉辦,每個班級、每個人都需要表演,而且還有跳舞、編舞的需求存在,所以耗費的練習時間、專注力肯定又比合唱比賽更多
畢旅高二沒去成,但會是四天三夜,住的地方也比國中國小好很多~
(想知道嘉年華大概長怎樣的,我以前的文章有影片可以了解)
高三:單車成年禮、實彈射擊
成年禮:我實在不曉得,因為我身體不好所以沒騎,但會出去騎一段大約比路跑再短的距離,且結束後會拿到羅高紀念小書包、菩提葉跟菩提果
實彈射擊:早上七點會搭車到營區,且不能帶手機,穿著長袖長褲(除了擔心流彈波及,我發現那裡的小黑蚊還很毒,所以真的得穿)
男生好像還可以折抵兵役2小時的樣子?
然後打靶成績優異的話還有獎狀
6、校服
可以運動服跟制服混搭,而男女生的制服其實沒有太大差異(我指新版,第一張)。女生舊版的是荷葉邊,俗稱傘蜥蜴,但其實沒有多少人在穿(第二張)。
長袖上衣真的用不到,學弟妹千萬別浪費錢買,你如果真的擔心,那就留一件長袖制服就好,因為冬天只要外面有羅高外套,就可以穿便服。
雖然校規有規定的服裝,除了校服、東北t、班服、社服、路跑服外都不能穿,但其實也沒有那麼嚴格,一堆人都是穿便服,只是還是有被交服抓到的可能,所以,請自己小心^_^
7、外訂
羅高禁止外訂喔!
想吃外食,要嘛寫外訂單、要嘛讓外送員放警衛室(前提你要有會員喔,等他送來才付錢等於你在創造與教官相遇的機會)
8、食物
員生社有賣關東煮、茶葉蛋、捲餅、炸物、油飯、泡麵、餅乾、飲料等等,學生證可以儲錢(就類似悠遊卡),當然你沒帶一樣可以買
羅高介紹到此結束,若有任何需要補充或錯誤的,再麻煩各位幫我補上或提醒我一下~
(呃沒錯,我把我在課業版的學長姐說搬過來ㄌ,剛好這是算是完整的介紹)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其實只要身上有一件學校的衣服,要穿幾件交服都不會抓,不過愛校的時候一定要把校服穿在最外面,不然教官不給做,如果真的沒有可以去學務處借,做完再還回去就好了ヾ(・ω・*)ノ
如果要偷偷外訂,可以線上支付然後讓外送員11.多時放到警衛室,據朋友說從沒被抓過;不能線上支付的,可以請外送員送到回收室那邊的門,只是相較之下比較可能被抓(絕對不是親身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