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真相委員會的工作仍有其獨到的貢獻與價值,它會根本地改變一個國家看待自身爭議性歷史的方式。
**真相委員會的濫觴:阿根廷
1. 阿根廷是第一個成立調查委員會的國家,對於加害者的司法追訴也最為積極。
2. 1976年軍人政權成立後,阿根廷經歷了最嚴重的政治壓迫。軍人統治期間,官方估計有一萬兩千多人失蹤。
3. 1983年開放總統民選,候選人阿方辛宣示:當選之後將對加害者提出司法追訴。當選後的阿方辛下令「失蹤者國家委員會」,委員會並於1984年出版報告《永不重蹈覆轍》。
4. 然而阿方辛也因執行轉型正義,多次遭遇軍事政變的威脅。
**成為真相委員會代名詞的南非
1. 南非因種族隔離造成人權侵害,第一屆民選總統曼德拉與屠圖主教在民主化之後,為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奠定和解及寬恕的基調。
2. 南非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獨特的運作方式,使它成為真相委員會的代名詞。
**讓台灣持續落後的鄰國:南韓
1. 1988年軍人出身的盧泰愚成為韓國首任民選總統,結束全斗煥的專政,也開啟韓國進入轉型正義的時期。
2. 朴政熙遭暗殺後,掌握軍權的全斗煥先,先是在1980年5月鎮壓光州民主示威,正式就任總統前,開始整肅媒體,稱為言論人淨化。控制媒體且解雇超過一千名新聞工作者。
3. 韓戰期間美軍屠殺一批逃難的人,無辜死亡者數百人,事後卻以疑似有北韓軍人混入為藉口。
4. 1950年佛甲山屠殺案,軍方宣稱殲滅共黨游擊隊,卻在2003年發現其實是手無寸鐵的一般平民。
5. 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經調查且揭露真相,但其並無起訴加害者的權力,引發受害者及家屬不滿。委員會強調其任務是發掘真相並且記錄,建議教科書校正方向,並且透過對受害者的補償或其他服務來促進和解。
**兩度成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的東帝汶:用正義換和解
1. 東帝汶在荷蘭結束殖民統治後,1975年遭到印尼入侵,直到1999公投獨立為止,超過十萬人民死於抗爭、疾病與飢荒。
2. 東帝汶受制於與印尼的經貿關係,即便2005年公布後達2500頁的調查報告,官方成態度消極,不僅沒有追究印尼政府的責任,甚至破天荒與印尼跨國成立「真相與友誼委員會」。
3. 面對兩國所主張的「修復式正義」,觀察家認為僅是政治計算與妥協的產物。
4. 受害者等待的正義遙遙無期,寬恕無從談起,輿論譏之為「用正義換和解」。
**更多他山之石:德國、祕魯、智利
1. 德國過去就有判決,法官認為「上級的命令」不能當作赦免或合理化犯罪行為的藉口。
2. 相較於其他高壓統治的政權,東德人民遇到的處境可能是活在告密的社會中,因此德國的真相委員會任務並不侷限於人權親愛、犯罪調查,更為聚焦呈現的是「一般東德人民的日常生活」。
3. 祕魯官方在2001年成立了真相與和解委員會,這是第一個在拉丁美洲舉辦公聽會蒐集證詞的委員會。
4. 在內戰衝突中,人權團體多將矛頭對準政府的濫權,但透過詳實的統計發現,游擊隊「光明之路」必須為54%的死亡或失蹤案負責,官方部隊則是37%。
5. 在報告的輔助下,人們才了解過去曾經低估了武裝游擊隊所帶來的破壞。
6. 智利獨裁者皮諾契靠政變成功奪權到其下台為止,總計約有四萬餘人受害。
7. 民主化之後的智利,轉型正義之路並不順遂,曾三度成立真相委員會,不斷上修受害人數。
8. 智利官方每年為此付出的補償金高達一億兩千三百多萬美金,受害者還有醫療、教育與住房的優惠措施,而皮諾契從沒有因獨裁罪行而受罰。
資料來自《記憶與遺忘的鬥爭》,以上皆親手整理。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