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好久不見,我是il。
看到好多人分享二階面試的過程和問題,儘管自己打算指考而並沒有去二階面試,心裡難免有點想法。
焦安溥(張懸)的歌<關於我愛你>中這樣的句子:
"我所擁有的都是僥倖,失去的都是人生。"
因為自己有考慮讀法律系,所以當看到有人分享法律系的面試題目時,就特別有興趣的看了下。
對多數去面試法律系的學生而言,法律的概念大多容易理解。好比面對一個法律案件多數時候即便是普通人也能夠憑常識做出判斷,這同時也是外國能夠藉由"陪審團"制度審理案件的原因。也因此這些容易熟記的課本上知識或是簡單觀點往往不是面試時教授的問題重點;反而真正能夠困擾考生的題目,多數時候是一些連教授也不能真正回答的問題,例如條文與立法精神的衝突,亦或是道德與正義的矛盾這種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好比出名的洞穴奇案或是火車困境這類的。
簡述一下案例,比方說洞穴奇案:五名探險隊員進入山中,途中由於山崩而被困於山洞中。因糧食有限,用無線電與外界救難隊聯絡上以後得知糧食不足以支撐到獲救。洞穴內的其中一人提出一個主意:經由隨機抽籤抽出一人殺掉以後其他人將他吃掉以維生。討論過抽籤的公平性,然而提出主意的人卻後悔了,在他們自願關掉無線電以後,直到他們獲救時,因被抽中而提出主意的那人已死去且被吃掉。
倘若你身為法官,應該如何判案?是否有罪?又是否特赦?是否列入緊急危難而免罪或減輕其刑?又是否飢餓足以成為殺人理由?是否一個人的命不如其他四人?
在這樣的判例中有太多細節無法考量,也同時無法選擇,每個人遵循的精神和論述不同,所得出的答案同時也不一樣。
另一個出名的火車案例,一列火車疾駛於鐵軌上,煞車壞了,而前方軌道上是五名正在維修鐵道的工人,一旁的備用軌道上則是一名正在嬉戲的小孩,倘若你是列車長,你是否會轉彎?同樣的題目還有很多變化,對於人性有更多考驗。而倘若你是法官,這樣的情形又該如何判定?
這樣的題目其實並非真正在考驗學生的道德觀或正義感,反倒是考驗學生的思考能力、邏輯貫通以及回答的一致性。對於法律這種本就並非絕對正確或錯誤的事情而言,反倒真正所需要的是對於時間的合理批判抉擇以及立場。
法律也好,其他科系也好,太多時候一場面試中所被看見的資訊,並不存在你回答的內容中,而是在於過程中每個細節所能帶來的看法。不禁想起自己曾是班聯會的成員,而我們學校班聯加入時有個特色便是要面試。我們的面試像場胡鬧,到頭來看起來卻也很實際,還記得有個同屆的朋友總問一些莫名奇妙的問題,例如桌上有葡萄汁、蘋果派和100塊,那麼會如何選擇?又或是問一些完全無厘頭的問題然後要面試的學弟做奇怪的動作以爭取提示。這樣的問題看上去瘋狂實際上總是能在其中看見被面試者的性格,像是應變能力、好奇心、適應力或是口才等等,然而回想起自己在被面試時的心態確實不曾想過這些。
難免有時會想,是不是人生道路上同時也有太多湊巧或無所依從,是要直到自己看見結果以後才能真正連結,好好的說自己曾經思考過那麼多又更多。如同選擇自己的大學,即便後來的人生可能和現在的科系全無相關,然而還是去選擇、去努力,最後才能在偶然成功之時,告訴自己這些碰巧都不碰巧,只是累積足夠了而已。
前面焦安溥歌詞中的那句話:"我所擁有的都是僥倖,失去的都是人生。"聽起來好像是種自謙,然而真正體會以後讀起來更像是互文,我們擁有的不僅止是僥倖也是人生吶,而失去的人生也都得來不易。在那些不明所以的選擇和成長過程之中所養成的還是這麼一個自己,面試中所有的難題如同人生中的難題,儘管看起來沒有答案,而答案就是你自己啊!只要堅定著自己選擇的答案走下去,所有的路都是對的,所有人生也都殊途同歸。
ilminaturlif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只要堅定著自己選擇的答案走下去,所有的路都是對的,所有人生也都殊途同歸” 特別喜歡這句,最近要選擇的東西,太多了,要選社團?還是選班聯?抑或都不選?是目前最大的問題,不過看了你的文之後,心裡也有打算了,謝謝你🙇 ps.你的字真的很美
匿名
補充說明 那句歌詞是當年張懸喜歡的女生寫給她的 張懸為了找出這句歌詞的來源,煩惱好久 因為她說那句不像是她會寫出來的歌詞 (也的確不是她寫的😂) 另外,火車那題是不是從水管影片截選出來的?感覺有聽過,好像是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的作者在課堂說的故事😬 -洛小塵
應該是叫「陪審制度」哦,因為不管是陪審參審還是觀審制度,那群做判決的人都叫做「陪審團」,但我想你要講的應該是陪審制度😂而不是陪審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