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ap.article_top.title}}
{{adMap.article_top.cta}}

#遊記 徒步環島Day40 眠月線part1
旅遊板

|

{{ articleMoment(createdAt) }}

今天文章特別長請慎入! 昨晚睡前想到,既然都來到嘉義了,那不如順便去ㄧ趟我一直想去的阿里山眠月線。 早晨5:30,天空中仍然是黑壓壓的一片,只透露出微微清晨光線,現在是阿里山花季,因此火車站前面大排長龍都是準備搭乘前往阿里山賞花的遊客,在上車後歷經兩個多小時終於抵達久違的阿里山,一下車,高山上冷冽徹骨的空氣立馬襲來,與山下悶熱的氣溫形成強烈的對比。 因為要在眠月線上住上一晚,因此在轉運站旁的小7做了簡單的補給,穿上防寒衣物,接著在阿里山火車站搭乘林鐵前往沼平車站。 https://i.imgur.com/1eLEt3S.jpg https://i.imgur.com/uHhMXIJ.jpg - 這是我第二次來到阿里山,不過第一次是與家人同行,與第一次不同的是這次是個獨行俠。 阿里山小火車雖然行駛緩慢,但還是很快就抵達了沼平車站,出了車站發現天氣由時陰時晴轉為陰天,空氣中還參雜了點霧氣,儘管如此卻絲毫不影響來到阿里山賞花的人潮,雲霧裊繞的花海中還參雜了點遊客歡喜的氣氛。 - 沿著車站旁的步道進入阿里山的森林,一進入步道,兩旁的參天巨木便遮掩了明亮的天空,原本明亮的步道轉瞬變為陰涼舒適;枝葉樹林間又透著些微光線的森林,前段步道一旁還有林鐵的軌道,時而有轟鳴的火紅色的林鐵火車通過,越往前走遠離軌道後便可以到達姊妹潭與塔山步道,其中的塔山步道便是眠月線今天的起點。 https://i.imgur.com/AXfP4qO.jpg https://i.imgur.com/dJVnjxl.jpg - 眠月線,是阿里山森林火車眾多支線之一,早期是日治時期的運送木材的路線,爾後國府來台後轉為觀光用途,甚至在60、70年代成為阿溪縱走的熱門路線(阿里山到溪頭),直到921地震,一次驚天震災,震毀了許多家庭也震毀了眠月線許多地方,不過經過一陣修復,眠月線短暫的恢復通車,但很不幸的88風災又再度使眠月線多處崩塌,之後相關單位便不再修復,至此眠月線成為一條沈睡在阿里山森林的廢棄鐵道,直到近年人們又再度頻繁的探索這條沈睡的鐵路。 https://i.imgur.com/FhCWCev.jpg https://i.imgur.com/MVGPEVi.jpg - 眠月線全程9.2公里,因此來回總共20公里,中段有處一葉蘭保留區,需要申請許可證方可進入並經過保留區到達石猴等點(順便說明一下,因為有一葉蘭保留區,因此如果要走完全程請務必要申請保留區進入許可證,否則罰款是3萬起跳!還有因為眠月線前段與祝山線為共線鐵路仍然有在營運並且有火車經過,要正式進入眠月線前請沿著塔山步道行走,否則也是會開罰喔), 不過我是臨時決定走眠月線的,只打算走到保留區外頭,就折返回一號明隧道。 https://i.imgur.com/7qD2lKj.jpg https://i.imgur.com/RM7DqZr.jpg - 9:30在進入塔山步道後,就可以明顯感受出遊客的減少,沿著起伏的塔山步道行走約兩公里會抵達正式的「眠月線的門口」,入口即可看到許多警告標語,敬告許多遊客,請勿未申請就進入保留區,以及眠月線途中可能會有的危險。 - 即使山上只有8度,背著沈重的背包,還是讓我流了滿頭大汗,但是當看到失落的鐵道,眠月線時還是讓我由衷的興奮,終於來到這條傳說中失落的森林鐵道。 沿著廢棄的鐵道走,沿路森林環繞,即是天空陰沉甚至飄起霧氣,但依舊使我脖子上的相機發出不停快門聲,不過雖然眠月線路線大多平坦,走在鐵軌上前面1、2公里也很是浪漫,但腳下鋪著鐵路的碎石,走久了腳底也不免覺得痛,甚至有些煩躁,但換個角度想就是一種在森林中的「按摩步道」,當心中冒出這個想法時,嘴角也不免的失守了,腳底的痛苦也隨之煙消雲散。 https://i.imgur.com/WfhKXnG.jpg https://i.imgur.com/h85IFSx.jpg https://i.imgur.com/dKd1hyI.jpg - 大概走了4公里左右,就看到眠月線著名的大崩壁,也是眠月線編號一號的明隧道,因為眠月線有許多人走,因此在大崩壁有許多輔助繩及腳踏釘,雖然在8度的阿里山,手裡握著金屬輔助鏈條真的很冰,但跟不小心腳滑跌下萬丈深淵比起,冰冷的鏈條也不過如此。 https://i.imgur.com/VUQ7dFy.jpg https://i.imgur.com/GSZNm6Y.jpg https://i.imgur.com/QdHfYEQ.jpg https://i.imgur.com/URPe5PH.jpg 雖然大崩壁看起來很恐怖,但其實只要專心好好的攀爬,一步一步慢慢來,其實還是相當安全的,而當我從崩壁一端橫越至另一端時,回首細看整片景色,親自從網路走出到照片上的地方時,心中只有滿滿的感動,但看著被88風災摧殘過的明隧道,也令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力量。 https://i.imgur.com/CpR70GR.jpg https://i.imgur.com/tjnlDht.jpg https://i.imgur.com/dcSjNbO.jpg


  回文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adMap.article_bottom.cta}}
{{adMap.article_bottom.title}}
{{adMap.article_bottom.content}}

全部留言

B1 (原 Po)   {{commentMoment( "2023-03-31T15:14:16.183Z" )}}

德國人幫我買巧克力讚讚🤤

德國人幫我買巧克力讚讚🤤
0

匿名

B2 {{commentMoment( "2023-04-02T01:17:01.948Z" )}}

好漂亮

好漂亮
0


登入後發表留言






確定要刪除此文章?
#遊記 徒步環島Day40 眠月線part1

今天文章特別長請慎入! 昨晚睡前想到,既然都來到嘉義了,那不如順便去ㄧ趟我一直想去的阿里山眠月線。 早晨5:30,天空中仍然是黑壓壓的一片,只透露出微微清晨光線,現在是阿里山花季,因此火車站前面大排長龍都是準備搭乘前往阿里山賞花的遊客,在上車後歷經兩個多小時終於抵達久違的阿里山,一下車,高山上冷冽徹骨的空氣立馬襲來,與山下悶熱的氣溫形成強烈的對比。 因為要在眠月線上住上一晚,因此在轉運站旁的小7做了簡單的補給,穿上防寒衣物,接著在阿里山火車站搭乘林鐵前往沼平車站。 https://i.imgur.com/1eLEt3S.jpg https://i.imgur.com/uHhMXIJ.jpg - 這是我第二次來到阿里山,不過第一次是與家人同行,與第一次不同的是這次是個獨行俠。 阿里山小火車雖然行駛緩慢,但還是很快就抵達了沼平車站,出了車站發現天氣由時陰時晴轉為陰天,空氣中還參雜了點霧氣,儘管如此卻絲毫不影響來到阿里山賞花的人潮,雲霧裊繞的花海中還參雜了點遊客歡喜的氣氛。 - 沿著車站旁的步道進入阿里山的森林,一進入步道,兩旁的參天巨木便遮掩了明亮的天空,原本明亮的步道轉瞬變為陰涼舒適;枝葉樹林間又透著些微光線的森林,前段步道一旁還有林鐵的軌道,時而有轟鳴的火紅色的林鐵火車通過,越往前走遠離軌道後便可以到達姊妹潭與塔山步道,其中的塔山步道便是眠月線今天的起點。 https://i.imgur.com/AXfP4qO.jpg https://i.imgur.com/dJVnjxl.jpg - 眠月線,是阿里山森林火車眾多支線之一,早期是日治時期的運送木材的路線,爾後國府來台後轉為觀光用途,甚至在60、70年代成為阿溪縱走的熱門路線(阿里山到溪頭),直到921地震,一次驚天震災,震毀了許多家庭也震毀了眠月線許多地方,不過經過一陣修復,眠月線短暫的恢復通車,但很不幸的88風災又再度使眠月線多處崩塌,之後相關單位便不再修復,至此眠月線成為一條沈睡在阿里山森林的廢棄鐵道,直到近年人們又再度頻繁的探索這條沈睡的鐵路。 https://i.imgur.com/FhCWCev.jpg https://i.imgur.com/MVGPEVi.jpg - 眠月線全程9.2公里,因此來回總共20公里,中段有處一葉蘭保留區,需要申請許可證方可進入並經過保留區到達石猴等點(順便說明一下,因為有一葉蘭保留區,因此如果要走完全程請務必要申請保留區進入許可證,否則罰款是3萬起跳!還有因為眠月線前段與祝山線為共線鐵路仍然有在營運並且有火車經過,要正式進入眠月線前請沿著塔山步道行走,否則也是會開罰喔), 不過我是臨時決定走眠月線的,只打算走到保留區外頭,就折返回一號明隧道。 https://i.imgur.com/7qD2lKj.jpg https://i.imgur.com/RM7DqZr.jpg - 9:30在進入塔山步道後,就可以明顯感受出遊客的減少,沿著起伏的塔山步道行走約兩公里會抵達正式的「眠月線的門口」,入口即可看到許多警告標語,敬告許多遊客,請勿未申請就進入保留區,以及眠月線途中可能會有的危險。 - 即使山上只有8度,背著沈重的背包,還是讓我流了滿頭大汗,但是當看到失落的鐵道,眠月線時還是讓我由衷的興奮,終於來到這條傳說中失落的森林鐵道。 沿著廢棄的鐵道走,沿路森林環繞,即是天空陰沉甚至飄起霧氣,但依舊使我脖子上的相機發出不停快門聲,不過雖然眠月線路線大多平坦,走在鐵軌上前面1、2公里也很是浪漫,但腳下鋪著鐵路的碎石,走久了腳底也不免覺得痛,甚至有些煩躁,但換個角度想就是一種在森林中的「按摩步道」,當心中冒出這個想法時,嘴角也不免的失守了,腳底的痛苦也隨之煙消雲散。 https://i.imgur.com/WfhKXnG.jpg https://i.imgur.com/h85IFSx.jpg https://i.imgur.com/dKd1hyI.jpg - 大概走了4公里左右,就看到眠月線著名的大崩壁,也是眠月線編號一號的明隧道,因為眠月線有許多人走,因此在大崩壁有許多輔助繩及腳踏釘,雖然在8度的阿里山,手裡握著金屬輔助鏈條真的很冰,但跟不小心腳滑跌下萬丈深淵比起,冰冷的鏈條也不過如此。 https://i.imgur.com/VUQ7dFy.jpg https://i.imgur.com/GSZNm6Y.jpg https://i.imgur.com/QdHfYEQ.jpg https://i.imgur.com/URPe5PH.jpg 雖然大崩壁看起來很恐怖,但其實只要專心好好的攀爬,一步一步慢慢來,其實還是相當安全的,而當我從崩壁一端橫越至另一端時,回首細看整片景色,親自從網路走出到照片上的地方時,心中只有滿滿的感動,但看著被88風災摧殘過的明隧道,也令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力量。 https://i.imgur.com/CpR70GR.jpg https://i.imgur.com/tjnlDht.jpg https://i.imgur.com/dcSjNbO.jpg

檢舉{{reportFloor? '留言B'+reportFloor: '文章'}}
檢舉{{'原po回覆B'+reportFloor+'留言'}}
請選擇刪除文章原因
請選擇刪除留言原因
附件說明
插入圖片

請點文字方塊右下角的 插入圖片,或直接插入 imgur 圖片網址。

https://i.imgur.com/8wlRxfM.png
輸入
顯示

插入 Youtube 影片

直接將影片網址貼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vzfOyW0ZMo
輸入
顯示

分享 Meteor 文章

直接將文章網址貼上。

https://meteor.today/article/8ZgvtS
輸入
您即將進入之文章內容需滿十八歲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若您尚未年滿十八歲,麻煩點選離開。若您已滿十八歲,一樣不可將本區之內容派發、傳閱、出售、出租、交給或借予年齡未滿18歲的人士瀏覽閱讀,或將本網站內容向該人士出示、播放或放映。

離開
回覆 B{{reply.flo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