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隧道一端稍作休息,看著午後高山白霧逐漸形成白牆,同時也提醒著我要繼續啟程前往接下來的路程。
https://i.imgur.com/94V1Egw.jpg
https://i.imgur.com/zk7hmqF.jpg
在眠月線的途中,也會碰到同樣來欣賞眠月線的人,彼此互相提醒;互道加油,甚至碰到一團人給了我媽祖的護身符當作信物也保佑我平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舉動,卻讓我在不到10度的高山上充滿溫暖。
https://i.imgur.com/cDL9oXN.jpg
https://i.imgur.com/yu2lBaB.jpg
https://i.imgur.com/X22uhlB.jpg
在越過一號隧道不久,即可看到第二號隧道,也是眠月線著名的一個崩塌點,二號隧道裡頭崩塌且幽暗,需要提燈緩慢行走,還需要爬過跟人差不多大小的崩塌洞口,不過緩慢越過還是能夠安全通過。
走出二號隧道,整個世界瞬間燈火通明,重回濃密的森林綠境,緊接著是3、4號隧道一路到13號隧道,整條眠月線總共有24座橋樑以及12座隧道,沿途能看見許多路牌,其中眠月的鐵路橋樑也是令許多欣賞眠月線的人包括我在內,所懼怕高空木橋,而且為了要看好每一步腳下踩的路,迫使我不得不往下看,即使腳下的木板已經經過整修,比起以前的木板來的更加堅固,但腦海中還是依舊不斷冒出,木板斷掉的畫面,但好在只要專心的走好每一步路,即使恐懼、即使再慢,也依舊能到達另一端。
https://i.imgur.com/3hDmeuy.jpg
-
在抵達第13號橋樑,看見白色的一葉蘭保護區許可證投遞箱,意味著我必須要折返了,看了一下時間,正好是下午13:30,比起預計的時間還要早上許多,因此折返的腳步也比來程滿上許多,看著白牆逐漸掩蓋阿里山山脈,白牆如同窗簾,而阿里山則是那因害羞而拉上窗簾的姑娘。
https://i.imgur.com/whRujr9.jpg
https://i.imgur.com/r9oi389.jpg
https://i.imgur.com/BdbGvop.jpg
https://i.imgur.com/e0CnnVG.jpg
沿著來程經過的風景逐一回頭欣賞,白霧比來程時還要多上許多(因此建議如果要欣賞眠月線記得要提早起登,並且在下午兩點前抵達終點後折返,因為山區濃霧容易在午後聚集),如同喝茶回甘般,第一口與尾韻皆有不同的風味,在越過大崩壁後,重新抵達了一號明隧道,是個可以欣賞整片阿里山美景及擁有屋簷可以遮風避雨及休息,因此我選擇在一號明隧道裡紮營。
搭完帳篷,看著陸續經過的幾組登山客,看見我紮營在這裡都顯得有些吃驚,都會停下來與我聊天。
大多數人都會在石猴車站或是塔山車站等廢水車站紮營過夜,而許多旅行社的登山團也會在明隧道紮營,因此在眠月線野營也不算甚麼稀奇事了。
-
下午三點過後,從眠月折返的登山客也逐漸減少,山林也逐漸安靜下來,只有偶爾遠處林鐵的聲響,少了登山客的眠月森林此時才真正像個失落的鐵道森林,雖然眼前被白牆籠罩,但此時此刻的感受是在水泥都市所無法感受的,當太陽逐漸下山,夜色籠罩山脈,霧氣消散,遠處阿里山車站與受鎮宮的火光逐漸亮起,沒有光害、沒有喧囂,只有一個在明隧道紮營獨享夜景的瘋子。
https://i.imgur.com/cw5YkR3.jpg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