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英國將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從此,香港風貌已有不同了。雖然帶來繁華的都市發展,卻無法給香港人帶來認同,香港大學民調顯示,30歲以上的港人有四成中國人認同,但18至29歲年輕人僅3%,創1997年以來新低。中國成為新世界秩序的態勢日益明顯,然而港人對香港前途信心卻不到一成。 「主權回歸,人心沒回歸」香港人的寫照,眾多的革命、影片也透露香港的不安,2015年香港電影《十年 ten years》,內容涉及人權、民主、言論自由受威脅。然而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是聳動標題還是未來寫照?你們認為呢?會發m幣🙂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一半一半 雖然如果說中國打過來,是不可能的 戰爭多可怕,戰爭要勝利是對方的軍隊在對方的土地上 臺灣被臺灣海峽保護的這麼好 如果中國要用軍機送過來,臺灣大可可以把飛機都打下來(XD) 何況中國打臺灣也沒什麼意義 臺灣有些人實在太井底之蛙了 他們不願意承認中國已經比臺灣厲害了 我覺得臺灣應該要開放跟中國有商業合作 他們可以來臺灣投資,我們也可以去那邊投資 唯有對對方有益處 才能保持這個不打仗的平衡阿 然而臺灣就像小刺蝟 一點小事就大驚小怪 開始反這個反那個的(太陽花事件之類的 其實都是對臺灣有益處的條約阿… 不然臺灣經濟要如何在世界站立 我個人是認為可以保持對對方有利益的交往是比較好的 畢竟我也不希望回臺灣桃機門口就擺一張毛主席的畫像~ 個人想法XDD
香港是一個區塊而已 殖民地 台灣是有完整的國家系統 就連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中 也能看到台灣的自由度會比香港更高(至少寫是這樣寫) 再說台灣的狀況雖然複雜 但是中國打過來的可能性還沒這麼高 人家還得顧經濟勒 只有在沒得選的時候才會開火
B2對,而且美國絕對不會讓日本成為靠近中國的最前線 日本對美國來說的重要性遠比臺灣和美國重要多了 還有派飛機太不可能了啦XDD 主場是臺灣欸這樣的話,不可能會找自己麻煩 而且戰爭很花錢,不是說打了錢就沒有了 各種修復工作、醫療、賠償 那些錢都很多(想想美國欠了多少國家的錢(´Д⊂ 戰後幾年還不能做工,這經濟損失中國沒必要單阿~臺灣也沒必要 所以不打仗這種平衡已經很好了~ (for somehow 我在想,中國會不會在想讓臺灣自己說,不然就在等臺灣真的走投無路了再收購之類的 因為在各種國際間的情勢下,中國把各種利益都拿走了,包括跟巴拿馬建交那件事 之前臺灣不斷給錢讓他們建設,然後中國沒說幾句話就給人家更多錢、給人家更多資源,把他們哄的多開心,人家當然愛中國>臺灣阿~ 再想想巴拿馬有什麼,運河 巴拿馬運河是通往歐洲的主要道路,又方便又省錢,如果中國把自己的貨跟著運河一起走,雙方(巴拿馬跟中國)都有利益,這樣的關係誰不要? 不過有種讓臺灣無法在國際間站得住的感覺,畢竟之前巴拿馬是和臺灣關係比較好 我感覺這樣的事以後中國會做很多 不過不能不承認的是 中國比臺灣有錢很多很多很多 然後國際上需要的是 像中國一樣有錢又有勢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