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網路上出現了好多股市達人
一個個少年股神誕生
問題是
大多學生的狀況是
爸媽給太少
打工賺的不夠花
理什麼財?
現階段想理財絕大多數
都是想賺快錢
如果讀書是長期的投資
何苦經歷股市的起起伏伏
不也希望能比讀書賺的更快嗎
就算是股市也需要學習
幸運的話可能學個幾年就能穩定獲利
大多可能折騰十來年才有一套方法
誰不希望自己是幸運的那一個
都想找到能比讀書更快的變現方法
任何人都可以玩股票理財
但真的不要為了賺快錢投入家當
拿積蓄的一兩成觀察市場
生活有時候禁不起時間的考驗
不要拿錢開玩笑
理財的真理就是 收入大於支出
既然收入求學階段不容易增大
你可以怎麼做
如果求學影響你那就不讀書搞個事業
沒有野心又想穩定收入
那就要認真想想 十年後
真的有比讀書還穩定的路嗎
如果有 那就值得你犧牲學習時間
只是換學習另一個東西
不過
學生最容易控制的還是支出
花錢不用人教
至於省錢的時候
就要認真做功課
追求cp 追求實際
降低需求 降低物慾
減少不必要的開銷
花的比別人少
相對來說那個當下你就多賺別人一點
久而久之你就存的比別人多
知足加上儲蓄你就是不會餓死
這不也是理財嗎
追求不切實際的暴富
支出大於收入的習慣遲早會打回原形
這樣也算是理財嗎
總結來說
開源節流說起來很簡單
要養成習慣也沒那麼容易
也不要為了省錢犧牲太多生活品質
怎麼在求學時期學會拿捏平衡
比較適合現在你們該學的理財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先學會記帳(檢討支出)和存錢應該是重點 推Richart這類活存利息高的帳戶幫忙存錢 有子帳戶也可以很好的幫助分配錢的去處
還沒有工作收入的學生理財 就是養成記帳的習慣~ 看自己花了多少錢、還有多少錢 還沒有什麼本錢就去投資 如果失敗 那賠的錢拿什麼來補~
你可以考慮買零股換股東紀念品 買一股就可以領紀念品 而且是買一股領一輩子 只要台股不倒 一年大概可以領300-500家(2021年大概領了700家) 實際投入的錢大概25000-30000$ 分散時間買進也比較沒壓力~ 股東紀念品每家收購價不依 大概可以一年賺5000-10000$ (300-500家) 2021年全收購價6500-7000$,2022年全收購價9500-10000$ 不含公司股利500-1000$ 差不多第二年-三年會回本 之後等於都是放著賺錢 那不想被收購的物品也能自己留著使用~ 我有專業的收購跟你收股東紀念品給股東賺價差 殖利率算完大概32-40% 也會提醒買入股票和投票的日期 可以找我了解看看~ 這是新聞可做參考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08/post/20220523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