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小女子初來乍到,不諳世事
請諸君見諒
*原創古風
*文筆普通
*歡迎聊天
以下
你狼楷揮毫寫下
我半生風雲濤浪
*
彼時,他尚稚幼。
來者一身白袍,與他年歲相近。
「見過太子。」
「本宮的史記官?」
「是。」
哼。他莫名不悅。
「那你可別比我早死啊。」
來者不慍不惱,溫潤答道:「太子千歲。」
*
不知幾多春秋,他就要登基。
那人白衣如舊,眉眼低垂。
踏上祭台前,他回首問道:「不祝福嗎?」
那人哂笑:「陛下自是明君。」
他甩袖登台,祭祀隆重舉行。
看那萬里江山,他不知,僅是為了那人一句「自是明君」,他撐過大半輩子。
不過須臾,卻如亙古。
*
成了帝王,一代霸業。
官臣們紛紛推聚后妃人選,無所不用其極的增添後宮。
他不悅,撐著下頷向那人怨道。
那人以溫潤的口音輕聲安撫:「國之所以興盛,是為國君。民之所以安居,是為國母。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陰陽調和,而大道自生息不斷。六宮之主不可虛位,需賢淑惠德且母儀天下。如此人民安定,國家興盛,而國主自是明君。」
最終他妥協了。
京城鑼鼓喧天,鳳車軟轎、琬珠玉珥。
然而那位華服繁冠的女人,除去新婚夜,他不曾再見。
更別提後宮三千佳麗。
他依舊喜歡檢閱奏摺直至深夜時,那人陪在一旁的身影。
喜歡那人以溫柔口吻將各地異聞一一講述,訴說他們都未曾見過的高山低谷。
喜歡看那人一手簪花小楷,撰寫他太平盛世。
*
天亦遲暮,他有了孩兒,那人也有了弟子。
他依舊對那人哼笑:「你可別比我早死啊。」
那人依舊莞爾:「陛下千歲萬歲,與天齊壽。」
*
少壯憑欄,聽雨是愁;而今憑欄,聽雨白頭。
臨終之際,他好想問問那人。
朕,是明君嗎?
是你心中、口中、手下所寫的明君了嗎?
他好想再聽那人說說各地趣事,親自去看看。
好想再看那人一手簪花小楷。
好想跟那人一起憑欄聽雨。
哪怕坐擁天下江山、享盡榮華富貴,臨死之際他才發現,自己竟有那麼多心願未了。
*
繫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
我狼楷揮毫寫下
你半生風雲濤浪
*
先帝已逝,新皇登基。
雙鬢已白的他最後一次坐在書房,筆尖停頓,墨水染滿了宣紙。
夜未央,雨未停。
抽換新紙,他提筆揮毫。
寫那人廣納人才、一統江山,改革變法、人民安居樂業。
一撇一捺,行雲流水。
幾紙汗青,寫盡那人風光一生。
最終他蘸墨,寫下末句,筆鋒遒勁。
「⋯⋯是謂明君。」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匿名
好看 不過我個人覺得 帝王雖然納妃不一定是自願 但那些女人在宮中囚禁一生 還不得帝王幾眼 很可憐
匿名
出身帝王家,本就不得已 此事古難全 有些帝王喜新厭舊,女人如衣服,不喜歡就換一件,不知害多少嬪妃一輩子受困後宮淒涼 然而有些帝王一心為國,臣子們卻紛紛表示國必有後,皇家無私事,誰又喜歡娶一個壓根不認識的人呢?
匿名
我聽說皇帝在臨幸妃子的時候,會有人在旁邊記錄 這樣也能翻雲覆雨得那麼高興?? 帝王的確會有很多不得已 畢竟生來強制當皇帝就很不講理,又有很多既有規定 有很多女人也不一定能開枝散葉 可惜古人不懂 有時候生不出來還是男人的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