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隊這幾年來世界排名幾乎是靠青少棒在撐的
從這幾年的國際賽可以觀察到
中華隊已經漸漸不及日本、韓國等傳統強權
原因其實牽涉很多
像中華隊開始世代交替
黃金球員已經慢慢退下來
我覺得不要都推說旅外徵召不順
CPBL自己的投手都沒有能獨當一面的
現在旅外對棒球選手來說不再遙不可及
很多有實力的選手都會趁年輕出去闖
尤其中職現在只有四隊 規模如此小
即使中職球團給出高薪
也未必能留住一位想挑戰更高棒球殿堂的人才
一旦選手旅外了要打國際賽 需經球團同意
何況還需要承擔可能受傷的風險
國外競爭激烈
受傷了很有可能位子就被他人取代
所以通常旅外好手都比較少回來助力
(所以特別敬佩陽岱鋼常常義不容辭地為中華隊效力
還有那時在小聯盟打拚的陳鏞基QQ)
而問題的根本就來到本土選手的培養和能力
真心覺得台灣的棒球環境太小了
雖然我個人是很希望中職隊伍數增加
不過中職觀眾和日韓職比起來其實差了一大截
這樣即使有新球團加入
之後轉手經營的機率和隊伍流動率也會很高
這對CPBL會是個問題
總之 台灣的棒球繼續加油r
希望有天還能看到2013WBC那樣的棒球榮景QQ
好想贏日本韓國rrrr
不知道要等多久才會出現下ㄧ個鋒哥
帶中華隊殺爆國際賽o’_’o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我也是棒球愛好者 我對你的文章深有同感 但還有幾個問題就是 經費的問題 像日本跟韓國之所以會進步 他們的政府在棒球上花了不少的經費 而我們的政府呢?還在黨爭 再來就是我們台灣家長們的思想 很多家長認為運動不會有出息 所以很多的人才反而因此被遺忘 再來就是台灣的少棒很強 可是隨著年紀的增長為什麼會越來越差呢? 其實很多人國小或國中就把手臂玩壞了 台灣很多人對於選手的保護完全沒什麼概念 我有一個國中同學就是這樣把手臂玩壞的 台灣的棒球之所以會變差 我想這些事情都是影響的因素之一
贏不了絕對不是一兩個問題的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一個國家都有世代交替,但究竟為何我國斷層落差如此嚴重,這是學生棒球長期存在不健全發展及制度不完善之下所導致。我們之前有二郭一莊等天才強投,很可惜我們的世代可以完全說是沒有,連要舉例個在台優秀或富有潛力的左投完全想不到(不考慮旅外,屆時大賽也難徵召),這很嚴重,這代表我們未來還很有得輸,畢竟一支球隊怎麼可以沒有好的左投?總之,我們國球存在結構性的問題,不有所改善,一定會完蛋
改善真的需要一段時間 希望過幾年棒球界整體更提升後 能再有讓台灣人熱血沸騰的中華隊 中職的大環境也能更好
我小的時候是我爸帶我一起看棒球的,印象中有一次CT輸給中國後,他說絕對不再看球,因為已經不再是那個需要松坂大輔出來面對的中華隊了。每逢我看台灣有比的國際賽時,我爸都一個人回房間,我感覺很難過,一位看球30多年的人要他放棄自己心中最支持的球隊是多不容易。我們大家今天之所以會這麼感慨,是因為我們還有那顆支持台灣隊的心與熱忱,我們都想要看到台灣體育環境更好,大家字裡行間透露著無盡的無奈與失望,只希望一切可以重振,找回那份感動與信心,可以勇敢且大聲說出"臺灣一"的光榮
我2011年開始看球 在我的印象中我只記得 職業一軍組成的中華隊 國際賽除了2013贏了澳洲荷蘭外 其他都輸 有時幾乎就差一分 缺臨門一腳就能贏 那時候看國際賽還會滿心期待 現在也會希望CT 贏 但勝利的欲望沒那麼強烈了 很希望中華隊再給我們那種最初的感動
匿名
我的第一場球是14年的21U 我記得我看到流淚看到哭 自從中華隊換陣容後 我後來國際賽都只看12U 覺得那些小將真的都最積極···😭 台灣要好好加油💪💪
成棒只有2013 WBC給我很多感動 對日本延長賽輸贏時候我也差點流淚了QQ 年輕小將真的比較有拚勁 就像SBL 對比 HBL 哈哈
匿名
啊啊那個經典賽的時候我也有看啦~~~~ 真的很感動😭😭 全臺灣都在那個熱血的氛圍啊♡♡♡ 真的 也許HBL技術層面不如SBL 但他們拚勁就整個爆贏SBL了!難怪HBL小巨蛋每年都滿場 反觀SBL😢 但我覺得還是有很棒的球員啦哈哈
看看現在的協會 算了吧 不可否認要謝謝小朋友 職棒不是不強 但是沒有整合在強都沒有用 就像鄉長說的「離開棒球場後的城市角落 才是我們輸到脫褲子的地方」 原po文筆很棒期待有更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