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景深、光圈與應用(景深解說系列照)
攝影板 2018年2月19日 16:00

景深是影響照片質感與呈現之重要因素。掌握得宜可以使主題突出、營造整體視覺意象。 景深主要由片輻、焦長和光圈控制。嚴格來說只有透鏡組焦平面(其實也不是平面)上的焦點算準焦,但會有一定徑向範圍內之物體可以呈清晰之像,其餘部分轉為散景虛化。 今天上午臺北光線不錯,於是拍攝一系列照片作為景深說明。 以下使用鏡頭為Nikon Nikkor 50mm 1:1.4;感光度均為iso=100,以避免造成畫質影響。 f=1:1.4;1/1600s f=1:2;1/1250s f=1:2.8;1/800s f=1:4;1/400s f=1:5.6;1/200s f=1:8;1/80s f=1:11;1/30s f=1:16;1/15s 由上述照片可以明顯發現,光源愈大景深愈淺之現象。 景深必須配合情境調整,絕不是愈淺愈好。以這支典型之人像鏡而言,準焦距離必須比拍攝花卉要遠得多,才能使整個人落在景深範圍內;畢竟不會有人希望自己只有鼻子準焦,後方之耳朵呈現散景吧。 此外光圈開到1:1.4對於強光下是有過曝危險的。在iso=100之情況下我快門開到1/1600,如果裝一般iso=200之底片,理應要到1/3200,這已經幾乎逼近機械快門穩定準確同步作動上限1/4000,許多機身更達不到此種要求。 光圈最重要之功能或許還是調節入光量,景深充其是作為其連帶影響。而夜景之拍攝乃光圈之另一種應用。 拍夜景總是得把光圈調小,就像我從不在拍夜景時把光圈調到1:8~1:7.1以上。美學上之說法是為了繞射產生之星芒;更實際之原因乃是對畫質之追求。舉準焦為例,在大光圈+對焦環轉到無限遠之情況下,縱使它距離真的很遠仍舊無法對焦。更甚者此時許多點狀光源擴散而無法呈現清晰之細節。這也是手機大光圈定焦鏡在夜景呈現上弱勢之宿命。 最後附上此次拍攝使用之鏡頭Nikkor 50mm 1:1.4: (此五張為手機拍攝) 附註: 話說今天中午照片無論如何無法上傳成功,下午壓縮後晚上似乎就解決了。不確定檔案上傳是否有大小限制,因為原圖超過10MB我上傳都會出問題。 (資訊極弱,還請高人指點) 以上 WCH


  回文

全部留言

匿名

B1 2018.02.19 16:10

大光圈夜間要AF就是考驗機身了😂 建議MF會比較好對 手持還是建議光圈開大一點 畢竟有所謂的安全快門 或是要銀河星星等就全開了 夜景有腳架索光圈畫面的確好看些

大光圈夜間要AF就是考驗機身了😂 建議MF會比較好對 手持還是建議光圈開大一點 畢竟有所謂的安全快門 或是要銀河星星等就全開了 夜景有腳架索光圈畫面的確好看些
2

匿名

B2 (原 Po)   2018.02.19 16:18

問下你是拿一般鏡頭拍還是望遠鏡(ex:T2 mount)接相機? 後者肯定是沒有AF的,不過無論前者後者在只有磨砂對焦屏之一般數位單眼上對焦都是個大問題。 望遠鏡一般靠前後移動相機來對焦,這個操作上比較容易;至於一般用對焦環之鏡頭,就真的必須仰賴手部穩定度和視力了。 有些人直接轉到無限遠是一定不會準焦的。 WCH

問下你是拿一般鏡頭拍還是望遠鏡(ex:T2 mount)接相機? 後者肯定是沒有AF的,不過無論前者後者在只有磨砂對焦屏之一般數位單眼上對焦都是個大問題。 望遠鏡一般靠前後移動相機來對焦,這個操作上比較容易;至於一般用對焦環之鏡頭,就真的必須仰賴手部穩定度和視力了。 有些人直接轉到無限遠是一定不會準焦的。 WCH
1

匿名

B3 (原 Po)   2018.02.19 16:19

忘了標B1 WCH

忘了標B1 WCH
1

匿名

B4 (原 Po)   2018.02.19 16:25

誠摯建議要使用MF鏡之機身還是必須配備裂像/微菱對焦屏,單純用磨砂對焦屏在遠處要準焦是不太可能的。 我今天對個花就費了許多功夫,對星星......可能也別指望用肉眼處理了,就從無限遠一點一點慢慢試回來吧。 WCH

誠摯建議要使用MF鏡之機身還是必須配備裂像/微菱對焦屏,單純用磨砂對焦屏在遠處要準焦是不太可能的。 我今天對個花就費了許多功夫,對星星......可能也別指望用肉眼處理了,就從無限遠一點一點慢慢試回來吧。 WCH
1

留言已被刪

本留言就像流星一樣,一閃即逝。

匿名

B6 2018.02.19 16:37

B2是一般的 配合腳架轉到無限遠退回一些 再縮光圈脫焦就沒那麼明顯了 近物的話可以試看看峰值的搭配😂 你說的對焦屏我就不太清楚了😂 我用EVIL的

B2是一般的 配合腳架轉到無限遠退回一些 再縮光圈脫焦就沒那麼明顯了 近物的話可以試看看峰值的搭配😂 你說的對焦屏我就不太清楚了😂 我用EVIL的
1

匿名

B7 (原 Po)   2018.02.19 16:41

B6 的確要退一些,但要退多少......每個鏡頭不一定。 基本上,廣角的話就算了吧,長焦就真的得慢慢試......。 WCH

B6 的確要退一些,但要退多少......每個鏡頭不一定。 基本上,廣角的話就算了吧,長焦就真的得慢慢試......。 WCH
1
B8 2018.02.19 17:56

我是開live view然後挑看的到但不會太亮的星放大放大去對(太亮星點太大顆也不容易調到最準)。冬季的話我可能會選參宿四或七來對(天狼太亮了) 通常可以對到滿準的

我是開live view然後挑看的到但不會太亮的星放大放大去對(太亮星點太大顆也不容易調到最準)。冬季的話我可能會選參宿四或七來對(天狼太亮了) 通常可以對到滿準的
1

匿名

B9 2018.02.19 18:03

新手版本 注意景深之前請注意後方不要擺一堆雜物 剩下的我們再來談

新手版本 注意景深之前請注意後方不要擺一堆雜物 剩下的我們再來談
2
B10 2018.02.19 19:54

夜間對焦不只考驗機身,鏡頭的搭配也很重要 或許聽起來像是種謬論,但以我的經驗來說, 我有一顆變焦鏡他對焦時會有明顯的馬達聲, 時常無法精準對焦,但另一顆窮人大光圈在對焦上就好了許多,雖然不是超音波對焦,但他可以在AF狀態下對到髮絲啊啊啊啊!

夜間對焦不只考驗機身,鏡頭的搭配也很重要 或許聽起來像是種謬論,但以我的經驗來說, 我有一顆變焦鏡他對焦時會有明顯的馬達聲, 時常無法精準對焦,但另一顆窮人大光圈在對焦上就好了許多,雖然不是超音波對焦,但他可以在AF狀態下對到髮絲啊啊啊啊!
1

匿名

B11 (原 Po)   2018.02.19 22:06

B9 懂你意思。 不過這在學校,我很難搬花盆取景。 一看就知道只是拍好玩的,嚴格說光線當時也不在完美位置,只是算還能接受而已。 不過作為非藝術照,我覺得拿背景雜物當散景效果判斷好像也沒那麼糟糕? WCH

B9 懂你意思。 不過這在學校,我很難搬花盆取景。 一看就知道只是拍好玩的,嚴格說光線當時也不在完美位置,只是算還能接受而已。 不過作為非藝術照,我覺得拿背景雜物當散景效果判斷好像也沒那麼糟糕? WCH
1

匿名

B12 (原 Po)   2018.02.19 22:18

B10 這得澄清一下,因為我的拍攝主題,所以我個人絕大多數時候都是用AF的。 不過AF不是萬能,比如「對到髮絲」是對到哪一根髮絲,是否是畫面中自己想要準焦之處,仍舊很仰賴機身設定。 也因此有了AF之後拍鳥的確方便很多,而更衍生出許多「幫助對焦與避免脫焦」之技巧。 結論:幸好AF大多時候還是管用的,嘴巴上說「AF對到的那根髮絲不是我要的」,拿MF仍舊沒有能力對到那根自己想要的。 機器終究是機器,總不可能永遠捨棄機器用人工吧?就像會走路了卻回去用爬的一樣。會MF只是個買保險的方式而已。 WCH

B10 這得澄清一下,因為我的拍攝主題,所以我個人絕大多數時候都是用AF的。 不過AF不是萬能,比如「對到髮絲」是對到哪一根髮絲,是否是畫面中自己想要準焦之處,仍舊很仰賴機身設定。 也因此有了AF之後拍鳥的確方便很多,而更衍生出許多「幫助對焦與避免脫焦」之技巧。 結論:幸好AF大多時候還是管用的,嘴巴上說「AF對到的那根髮絲不是我要的」,拿MF仍舊沒有能力對到那根自己想要的。 機器終究是機器,總不可能永遠捨棄機器用人工吧?就像會走路了卻回去用爬的一樣。會MF只是個買保險的方式而已。 WCH
1

匿名

B13 2018.02.20 01:14

原波我是九樓 我沒針對你的意思 我只是每次看板上文章 明明後面就一堆雜物 連最基本的問題都沒法解決 你的文章就無用武之地了

原波我是九樓 我沒針對你的意思 我只是每次看板上文章 明明後面就一堆雜物 連最基本的問題都沒法解決 你的文章就無用武之地了
1
B14 2018.02.20 10:25

是說你對焦到葉子沒有對焦到花阿....

是說你對焦到葉子沒有對焦到花阿....
0

匿名

B15 (原 Po)   2018.02.20 14:23

B14 會嗎!? 我覺得花有中焦啊...? WCH

B14 會嗎!? 我覺得花有中焦啊...? WCH
0

匿名

B16 2018.02.26 03:35

那顆50mm的老鏡是個好東西,要好好珍惜用哦。因為它數位底片機都可以裝而且可調光圈環

那顆50mm的老鏡是個好東西,要好好珍惜用哦。因為它數位底片機都可以裝而且可調光圈環
1

匿名

B17 2018.02.26 03:37

夜間手動對焦除了開live view之外也可以用觀景窗放大器啊,不然以前底片機時代是怎麼拍到準焦的星星的

夜間手動對焦除了開live view之外也可以用觀景窗放大器啊,不然以前底片機時代是怎麼拍到準焦的星星的
1

匿名

B18 2018.02.26 03:46

在大光圈的情況下與被攝物距離過近可能會讓整朵花沒辦法都在準焦的範圍內哦 要知道景深除了跟光圈有關聯以外,被攝物距離跟相機片幅大小也會有影響哦 by🐇

在大光圈的情況下與被攝物距離過近可能會讓整朵花沒辦法都在準焦的範圍內哦 要知道景深除了跟光圈有關聯以外,被攝物距離跟相機片幅大小也會有影響哦 by🐇
1

匿名

B19 (原 Po)   2018.02.26 04:12

B18 是的,所以鏡頭上都標有景深尺。一般全幅鏡之景深尺標的即是全幅鏡。 無論是定焦鏡或變焦鏡均可以發覺當對焦距離近的時候,景深尺在變焦環上對應包含之景深要較長焦時淺。 在變焦鏡上可以看到焦距對景深之影響,也就是鏡筒上之曲線。此外對焦環上還標示有R的紅外線尺,方便拍攝波長較長之紅外線使用。 以上 WCH

B18 是的,所以鏡頭上都標有景深尺。一般全幅鏡之景深尺標的即是全幅鏡。 無論是定焦鏡或變焦鏡均可以發覺當對焦距離近的時候,景深尺在變焦環上對應包含之景深要較長焦時淺。 在變焦鏡上可以看到焦距對景深之影響,也就是鏡筒上之曲線。此外對焦環上還標示有R的紅外線尺,方便拍攝波長較長之紅外線使用。 以上 WCH
1


登入後發表留言






確定要刪除此文章?
#其它 景深、光圈與應用(景深解說系列照)

景深是影響照片質感與呈現之重要因素。掌握得宜可以使主題突出、營造整體視覺意象。 景深主要由片輻、焦

檢舉文章
檢舉原po回覆B0留言
請選擇刪除文章原因
請選擇刪除留言原因
您即將進入之文章內容需滿十八歲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若您尚未年滿十八歲,麻煩點選離開。若您已滿十八歲,一樣不可將本區之內容派發、傳閱、出售、出租、交給或借予年齡未滿18歲的人士瀏覽閱讀,或將本網站內容向該人士出示、播放或放映。

離開
問題讀取中...稍待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