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很普通高中生,
其實,我從來沒想過要跟別人不一樣,
也不會刻意要跟別人一樣,
但不知為何,
身邊的人都害怕跟別人不一樣。
————————————————————————
小時候的我,
以為每個人心中都一套很高的道德標準,
雖然每個人追求的標準不盡相同,
但都有一定的道德水準,
所以構成了一個理想的世界,
而我也是世界上的一分子,
自小對自我也有很高的有求 ,
像是:
上課鐘響後決不有任何違規行為
當幹部管秩序時的標準跟考場一樣安靜😅😅
我從小就很喜歡來學校上學,
喜歡的不止是同儕之間的相處,
更是因為能學習知識而感到快樂,
我也一直這麼快樂的學習到了國中
剛上國中時,
便常常聽到同學補習、讀書到半夜三更,
我心想著:
「真是好學啊!
我跟平常一樣八點半睡就好」
但成績出來我卻也沒輸人多少,
看著同學對分數斤斤計較,
我以為是對知識熱愛的一種體現。
隨著會考的逼近,
常常會聽到老師提到:
「你們來學校讀書就是考好會考,
沒讀到好高中一生就完蛋」
儘管如此,
我還是認為我們的教育制度,
主旨仍然是享受在學習知識的快樂,
老師會這樣說,
是為了激勵一些自我放棄的學生,
後來出現了加強班,
就是把成績比較好的同學抓到幾個班,
然後跟你說不加入你的前途就沒指望了,
每天上第九節,星期六上課,寒暑假也上課,連假四天要上兩天…
當時老師開玩笑的說:
「假如教育部的人發現,要說是在自主學習,不是說在上課。」
雖然是一種玩笑的語氣,
但卻也顯示出學校或是制度至少其一,
有不合理之處,
再加上先前種種,
我開始對教育制度產生疑惑,
卻依然認為學習就是要快樂的,
學校就是一個快樂學習的地方,
疑惑不解,卻也對課業有所鬆懈,
後來被幾個老師找去談話,
內容總不離學生的本質,
就是服從老師,服從制度,否則一生無光。
但我心中的矛盾感,
卻是愈加嚴重,
老師感慨的是一個乖的不像話的孩子,
怎麼沉淪了,
我卻無法明瞭我認定一生的價值觀,
到底錯在哪裡。
後來我把課業放了,
退出了加強班,
卻看到令人震驚的另一面,
一堂理化課竟無任何聽課的學生,
原來所謂不進加強班就會完蛋,
就是創造變相的放牛班啊!
一路睡到會考,
拿了5b上了一間不是很好的高中,
想到國中班導曾經說過,
沒補習的同學可以向我看起時,
真是諷刺啊!
諷刺的不止是我的現況,
更是感嘆人死不能復生啊!
沉澱多年,
我才明白理想的世界不曾存在,
而教育錯的不止是制度、學校、老師,
更是每一個人的不在意,
有問題的也不止是教育…
改變該從自己開始,
時事版讓更能理性思考,
也希望社會能越來越好
我文筆不是很好,幾乎沒po什麼文啦😂😂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我是這樣想的: 「什麼叫不是很好的高中? 為什麼有所謂的好與不好?」 恩…我只是講給你當參考啦!
我的經驗跟你不太一樣欸 我當時是自己讀啦!而且學校也沒什麼加強班(不然就是我不知道) 然後你說的享受知識的快樂,我很認同,課外我也會接觸,畢竟課內不是都很有趣 以上為個人意見
其實呢...我覺得真的不要那麼在意成績 這是華國教育體制之下所有人共有的通病 對了 如果你是我的同學 你跟我講這種想法 我真的會覺得你的想法很怪😅
家長的觀念 公立 私立學校老師的觀念 為什麼我要刻意分為公立與私立 公立 大多老鳥型教師因為經驗豐富,自然有一套教學套在學生身上後,有兩個結果,一個是越來越好,二是放棄,之後老鳥老師就不再有後續。 年輕一代老師特別有抱負、理想 有各式各樣的方式去接納、吸引學生 但是會失望 因為家長的價值觀是只看短期迅速效果 只要求老師效率解決 所以學生的成果總是讓年輕老師失望 什麼時候教育是要用效率衡量? 私立 有聘書制,教學壓力大 老鳥老師的方式特別快狠準,家長們都愛,但是教育真實成效不能反映在學生身上 新人老師有希望試的教學 但是會被學生欺負 社會上,家長也要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