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1更 -
我不太懂為什麼很多人都說我面試考不上 所以崩潰打這篇 並叫我不要再抱怨 直接去準備指考
可能是我最後面打的六行字造成的誤會?
最後面兩行可能真的有用一點情緒
但從什麼時候開始 只要跟大眾的想法不一樣 就會開始被攻擊了
再重申一次 我並不討厭個申 我只是想把我對個申的疑惑提出來
我也不會回覆 要去好好享受自己的真實生活了
祝福各位
——
原文:
我一直覺得
個人申請就是一個很奇怪的升學管道
比起繁星跟指考 直接看成績
(這裡不包括繁星醫學的面試)
個申多了備審、面試
也就是個申除了要成績以外
還要準備一大堆備審、面試資料
這個過程真的勞民傷財
我一階如願過了六間
接下來的二階
真的面試到不太開心
到底憑什麼教授可以用這短短這幾分鐘
來決定一個人
我高中三年的成果 就是用這短短幾分鐘來決定的嗎
*回覆在B39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匿名
一堆人都這樣講 啊怎麼不說高中三年的努力是指考幾十題就能決定的嗎
匿名
指考是直接用成績決定 付出多少就會得到多少回饋 不太一樣吧 畢竟個申中間多了面試 還是你覺得個申跟指考是差不多的
匿名
匿名
知道為什麼我現在還沒睡嗎?我在讀指考:) 我現在放榜兩間都備取,是滿心寒的 書審資料是對那些高中三年豐功偉業的人有利 面試則是對那些口才好有自信的人有利 這些都是他們的的資質我無法說什麼 畢竟我們大部分的人還是很平凡的 我比較想靠北的是原住民加分層面:)
匿名
匿名
匿名
自己在那幻想做好做滿當然勞民傷財,你的思維模式是護家盟等級的嗎? 還講什麼「指考是直接用成績決定 付出多少就會得到多少回饋」--指考好可悲,被如此簡單的定義,妳爸媽或師長更可憐,竟然被當擺設。 你有那能耐得知大家考指考的成本嗎? 你知道什麼是純筆試嗎?純筆試就是:「就算是怪物,都可能會被結果視為廢物。」不只是和筆試的適性議題,你家也會影響你的筆試成績。
匿名
匿名
其實我覺得一件事情必然會有兩面 我覺得與其單單用學科決定學校和未來是不對的 畢竟對以後的我們 最重要的當然不會是讀書 而是專業能力 個申的過程折磨人我也認同 但備審和面試其實可以間接訓練到自己 不光光是用來決定結果 所以個申也不全然是你說的樣子
講難聽一點,你以後去職場面試 也是幾分鐘決定你適不適任這工作與否不是嗎 有些事情本來就不是做了就會有結果 我現在也三間備取 在等我最想去的那間公布 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會上了 你要他怎麼讓你上?
匿名
可是國外入學管道幾乎都是個人申請 我覺得指考反而比較不合理,指考不就是考一次來斷定個人的三年嗎?如果不小心失常怎麼辦?至少個人申請可以用面試跟備審來展現自己的優點, 而不是「用成績決定一切」,你的思維不就是因為被台灣教育制度荼毒而生的嗎? 好啦其實我也很崩潰 完全沒讀指考怕自己沒大學唸😢拍拍原po
匿名
大學個人申請的確對資源較多的人有利,以前分數就上的年代是因為參加大學考試的人不多,但現在幾乎人人上大學。那勢必要挑選更優秀的人。社會希望大學可以收到的人才不僅僅是只會唸書,所以才開放了面試跟書審。在那五分鐘裡好好的行銷自己也是未來我們求職上有可能遇到的難題,在大學的時候先行練習我認為有好的用意在。你說的高中三年大部分人都很平凡,那你可以在高中三年正取社幹、參加比賽之類的,那都不需要報名費用即使沒得獎也是一種經驗。我認為備審只是教授拿來審查你的高中三年除了讀書之外還有什麼。畢竟過了一階後大家成績都差不多,大學肯定希望更優秀的人才到學校來而非只會唸書。所以我認為面試跟書審沒有什麼問題,的確是跟著社會變遷在走。
匿名
匿名
深有同感 我一階進了五所 面試了四間 除了繳報名費(不是800就是1000甚至1400)也跑了北、南、東部 要不是對指考有種厭惡感 備審和面試對我來說是一大考驗
匿名
勞民傷財是真的 可是不懂在憤世嫉俗什麼 面試是在成績之外展現自己的一種方式 有人平時成績亮眼能繁星 有人擅長互動表達面試加分 有人只會考試那指考啊 本來就沒有一種方式是符合every single person的 如果說原po覺得面試時間太短不公平 那怎麼不說考試也不公平? 憑什麼一場100分鐘幾十題的測驗 斷定我所有的學習成果?
匿名
匿名
面試又不是你在面試的 有些學校要面試100多位學生甚至超過 怎樣?你的時間就是時間教授的不是嗎? 覺得勞民傷財可以不要做 沒有人拿刀抵著妳逼妳 想要上大學又嫌麻煩你乾脆不要讀
匿名
喜歡個申大於指考欸,我自己在準備面試跟備審的時候更加去了解了這個系在幹嘛,學了什麼,未來的出路等等,指考反而就是填了就上了,你對他的了解一定比較少,然後開始後悔
匿名
原來我打的字會讓人覺得是沒上所以很崩潰嗎⋯ 我現在是有大學的 也是自己的第一志願 我不討厭個申 畢竟我是靠個申才可以考到自己最喜歡的學校 我只是想討論個申這個制度而已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 我也不會去回覆 但我真的比較喜歡聯考
匿名
也是因為這樣所以現在才有這麼多入學管道的吧~ 有些人很會考試所以指考 有些人特質突出、口條清晰所以個申 有些人在校從不耍廢努力唸書所以繁星 只能說每種入學管道都沒辦法斷定一個人的全部 至於面試用短短幾分鐘決定一個人的三年的部分 我倒是覺得面試是去看和這所校系對不對拍的
這世界用幾秒鐘決定了太多事了 你覺得教授用短短幾分鐘決定你高中三年的努力有沒有價值 但這不是很明顯嗎 他們要的就不是單純的讀書機器 面試就是在考驗你的待人處事 考驗你的隨機應變 考驗你那些不是代入體型就知道怎麼解的標準試題 大學面試就跟求職一樣啊 你如果認為你這樣很不公平的話 那就接受吧 這個世界就是這麼不公平 等你努力到足以去改變再說吧
匿名
匿名
我覺得就是每個人的想法和優勢都不同而已 沒有必要去攻擊別人的想法 可能大家覺得原po的語氣看起來激進了點 但說話真的不用這樣(先說 我不是什麼個申崩潰沒上的人 相反的 我就是因為個申才有學校唸 我學測成績都差點把我分數拉到備取去了) 畢竟有些人就是比較擅長唸書 也有些人的優勢在豐富的備審和厲害的口才 有些人就是憑著對科系的了解、對科系的執著和熱忱可以打動教授 只能說申學管道就是那麼幾個 不可能滿足每個人 大家還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然後不要攻擊用其他方式入學的人啦!(想想以後你們要是同學那多尷尬ಠ_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