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沒有人聽過扶輪社(?
這是一個似公益性質的社會團體。
起初他們以幫助小兒麻痺孩童為宗旨創立社團,後來漸漸發展成多元多方面的公益團體,
其中青少年交換也成為他們的組織之一。
在去年7月,我藉由一個叔叔推薦(原規定只能是扶輪社社友的小孩才能參加)報名參加了他們的長期青少年交換活動,說實在話,我生長在一個很普通很普通的家庭,也不是語文資優班級的學生,更何況我的父母不是扶輪社友,所以剛參加就感覺背負許多責任及壓力,除此之外,過去從來沒想過要參加這樣的活動,更別說會對哪個國家有什麼嚮往。
於是第一個面臨的關卡:面試
是否能成為扶輪社交換學生備取生,這是第一個開啟這趟奇妙旅程的要點。
面試分為三關--
第一:中文面試→問題偏向動機、學習計畫、對交換學生的認知與瞭解
第二:英文面試→自我介紹很重要,面試官主要看你的溝通能力,藉由自我介紹中更深入的瞭解你(面試官多為各國特派員→到各國協調交換人數,為完成整個交換的重要角色,所以他們在口才方面真的是專業到無話可說)
第三:中文面試(學長姐)→因為是已經有交換經驗的學長姐,很清楚在交換過程我們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針對這些問題會看如何我們應對及解決態度等
對於大多數台灣學生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不免除英文溝通能力及想法思考上的建構。
當然我也不例外,英文溝通平常沒在使用,所以非常生疏,剛開始準備,我先在筆記本上記錄下來推薦社學姐們告訴我之前問過的問題,每天問自己一遍,逼自己去思考,試著激發出更多想法,以怎麼樣在這些回答中讓面試官看到我的特質及學習的企圖心為中心(真誠很重要!)
接著就是翻成英文,每天對著同學練習,上廁所沒事就念一念,睡覺前念一念,一個禮拜過去了,學姐們還特地幫我做模擬面試,最大的問題果然是英文關,因為不熟悉,念起來像在背稿子。
不過我個人有一個優勢,很多人聽到會覺得很特別很吸引人的--戲劇,在自我介紹時我有提到自己曾經參與過的戲劇活動,當然它也是我的興趣之一,因為很真實的經驗,所以講起來很真誠且可以抓住面試官的注意,剛好配合我想交換的國家--法國
簡單介紹一下
法國高中幾乎都會有基礎的戲劇課程,且他們的藝術節很興盛,是整個城市型的活動,台灣近期也曾有劇團受邀至法國做演出。
今天就先分享到這裡啦~
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之後再繼續和你們分享~~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孩子~標籤⋯12小時內更改,否則將刪文 你的排版真的要加強,可以不要空白這麼長嗎
匿名
謝謝原po 那請問這跟自己找代辦交換還有自己出去自由行有什麼不一樣嗎? 扶輪社給出的資料好少QQ 註我是b7
B9扶輪社的制度其實算是蠻完整的 其中一個我覺得蠻不錯的是代辦就算是有寄宿家庭 他可能也不會讓你在一年裡體驗到三個不同寄宿家庭的特質 因為交換學生重對文化的體驗 如果你只待過其中一個家庭 可能會造成你對該國的刻板印象 而且光是這點就能再學習和不同特質家庭的生活 雖然我還沒出去啦~不過目前我體會到的是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