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con.筑
今天想要來看看關於2023年的政策,
也就是雙語國家
簡單的解釋一下,就是在上課的時候,
部分科目要以英文來與以教學,
好比:自然、數學
不知道大家對這個雙語政策的看法是什麼?
我個人持反對,現今學生成績已經沒有過往的好(我不是有意的),所以大家也對英文是不太好,尤其數學、自然也有專業術語,可能還要而外去記憶專業術語,反而增加了學生的負擔,我認為應該要找出一個可以讓學生成績進步的方法,而不是這樣子的繼續拉低成績,何況老師也要而外學習英文授課的方法,可能導致老師也很累,最後雙方身心具疲。
不知道各位的看法是?
我是con.筑,我們下次見。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匿名
有一次我們跟數學老師在討論他也說 現在一班如果有三分之一要補考 雙語教學後可能有三分之二 笑死
認同 語言是工具 而不是變成多餘的負擔 說實在的 我活到目前為止 用到外語的部分主要也就是看看國外的興趣網站 那政府與其一股腦讓大家全部陷進去這個坑 還不如直接提供補助 讓需要的人自己再去學就好
另外 我倒覺得學習負擔、考試成績和實際學到的東西其實沒有什麼關聯性 真的願意學習的人才不管什麼負擔不負擔的 而考試出來的成績也不代表一個人在那個領域的真正實力 既然這樣 那討論這些其實也沒什麼實質意義吧
又不會是政策一實施全部教材都變英文的。 是先從大學開始,然後順便培育師資,再往下到高中和國中小。 然後「現在學生成績沒有過往好,所以英文也不好」是什麼時候當標準?日治時代嗎?放心現在學生不管是英文或是其他學科絕對都比那個時候好。 改革本身就會遇到一些陣痛期,我覺得會這些擔心很正常,但我覺得改革的方向是正確的,我個人是支持
我不相信ㄟ 這個政策用在教育這塊大概只有英文老師辦的到阿 你當所有老師都會講英文嗎..更何況像是高職那些專業課程 用中文講得你都不一定能理解了 還把她翻成英文喔 那其實不是先再折磨學生 而是老師!
另一個角度想 不管任何制度 一定有白老鼠 一定有那個磨合期 但如果五年後 十年後 看到自己的孩子 教育進步 制度優化 世代才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