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聽過身邊很多人都不太推企業管理學系
反而比較推薦財務金融學系
有人可以告訴我這兩者的區別、哪個比較適合現代趨勢嗎
謝謝!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匿名
不推企管是因為 現在AI崛起 基層員工逐漸被取代 企管人才本來就是萬中選一 基層員工又逐漸消失 未來幾乎不需要企管了 金融的話 也不是很好走 分析財報 交叉比對現在的電腦也都精通 所以要走這條路就要有自己的觀念 總之沒有一條路是不能走的 只是你要有很強的專長 首要先不要被AI取代 再思考怎麼往社會頂端爬
匿名
以經濟學的角度 B1 完全在鬼扯 照你這樣說 以前電腦出現的時候會計業不是也被預測滅亡嗎? 事實就是 個體永遠會追求最大利益 所以根本不必擔心什麼員工消失之類的問題 更何況 ai對整個社會的效果乘數都不確定 連經濟學家都不確定的事情 你怎麼能說的如此肯定 騙小孩
匿名
原po 如果你要的是興趣 那就不用問大家了 行行出狀元 把你的興趣學到專精 再怎麼沒出路的科系也一定有一個你可以走的方向 那如果是要有未來的話 資工一定首選 不過我不覺得一般人唸的下去 如果你要取一個平衡點 可能會選到一個沒興趣 出路又不夠廣的系 這是風險 當然 也有可能剛好有一些興趣 出路也還不錯 差別的話 企管比較偏管理 財金需要用到比較多數學 大概就這樣 啊然後 其實我覺得 B2 也在鬼扯啊 說以經濟學的角度怎樣怎樣 我沒看到經濟學啊 只有一句個體追求最大利益 啊追求最大利益和不用擔心員工消失的問題有什麼關聯 沒講 AI對社會的影響 學資訊的肯定最清楚 關經濟學家什麼事 不知道 到底誰在騙小孩?不好說 然後 其實真的 上面兩樓都有點奇怪 目前的AI無法學習企管的專業領域 金融的部分也很困難 我不太懂為什麼1樓一直強調AI會取代一些工作 目前電腦能取代的工作 幾乎都是很單調的 企業管理目前頂多依靠電腦運算輔助決策 不可能把決策權交給電腦 財金也是 以股市為例 純分析股市數據是沒有辦法預測走向的 一定要看時事去分析 電腦現在要做到這點成本太高 所以競爭者還是以人為主 然後2樓 經濟學勒 個體是指誰 追求的利益是什麼 完全沒說 我真的看不懂你的邏輯 經濟學是門要求邏輯的學問 等你能完整表達邏輯的時候再來說經濟學吧
會講AI會取代商科大部分工作的人 我想可能不是讀商科的吧 或是不太了解商科 商科大部分工作不像收銀或是點餐送餐這麼容易學 需要不少理論及先備知識作為基礎 而且最重要的是需要仰賴個人的思考才能隨機應變 去面對許多突發的狀況 財金的外匯交易 投資理財 國貿的進出口流程 企管的規劃 組織 領導 控制 像這些比較複雜的工作大部分還是只能依靠人 說AI會取代人工作的可以再多了解一下這塊領域 AI在處理比較難的事情時 還是要靠真人持續帶領他學習一項技術 使AI的技術更進步 然後我和B3 一樣 不明白B2 為何使用經濟學去分析 也不懂用個體追求利益極大化想表達什麼@@ 個體不是單指某個對象 個體裡有分個別的消費者、生產者 生產者是追求利潤極大 消費者追求效用極大
B3 B4 我不是B2但幫他補個血 他想說的應該是經濟學的前提 假設每個人都能理性自利的話 市場平衡能使總體利益最大化 因此為了整體的利益 人工智能與受雇員工將取得平衡 在現實社會中也的確很難出現整體被取代的現象 出現了 那叫革命 但是資訊革命未定性高 不用這樣下死定論 而能不能用人工智慧取代員工是社會科學問題 給經濟學家研究是很正常的
B6 我是覺得二樓未簡略地說明一些生產的基本假設 和在此例子中如何達成所謂的利益極大 導致突然用一句帶過個體追求最大利益顯得很突兀 不過概念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企業不可能將大部分的業務都交付於AI處理 AI和人配合才是最有可能達到利益極大化的方式之一
匿名
B6 好吧我當時有點太火大了 沒表達的很好 我想表達的是 AI對社會的影響不只是經濟學者的問題 這個議題涵蓋資訊 數學等等領域 不是純社會科學 我不認為2樓有從人工智慧這門學問的角度出發去思考 人們常常把所有的人工智慧搞混在一起 但號稱會毀滅世界的是強人工智慧 (而且會不會毀滅世界仍是未知數) 現在世界上沒有已被公開的強人工智慧 技術上我認為即使存在 也是軍事或研究等級的 短時間內不可能普及 而有些工作是弱人工智慧能取代 有些則是強人工智慧才能取代 這兩者對社會的影響大不相同 一個已經漸趨成熟 另一個尚未出現 2樓卻沒有區分這兩者 因此我不接受2樓那一段的說法 然後我還是覺得 個體追求最大利益和人類職員會不會被完全取代之間沒有關聯 因為不同工作有不同性質 像是機器的生產線 已經幾乎都自動化了 但有些工作還是由人類來做比較適當 應該是針對原po所提到的科系未來可能的工作去做分析 而不是一句「個體追求最大利益所以人類不會被完全取代」可以概括的 最後 謝謝你的解釋 不然2樓那一段我真的完完全全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