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媽上車是不是年紀對了,插隊就可以拿年紀當理由
幹你娘乖乖等車的人不是人嗎
起碼說個「抱歉,讓我先上車好不好」
而不是說
他出生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裡游
居然不知道要主動給老人方便
然後就算讓他們先上車,他們嘴巴還是沒停過
在我看來就是想煽動車上乘客來幫他們助威來指責我
(我這樣想會有被害妄想症嗎?呵呵
所幸,車上除了那群老人
只剩下我跟司機和一堆等人坐的椅子
還有撞到人也不說不好意思的 借過這兩個字說出口好像很丟臉一樣 硬要擠過去
我放寒假之前有遇過一對老夫妻搭公車 我就跟我朋友說讓位子給人家,然後我們起來之後 有兩個大媽,屁股直接坐下去 我跟我朋友直接傻眼,然後就把那兩個女的拉起來然後把老夫妻的屁股塞進椅子 那個老夫妻一看就是出遠門,身上一堆東西 兩個大媽身上僅有一籃蘋果 雖然我這樣做挺不禮貌的,但是做完心裡只有一個字 爽
曾寫過一篇作文 走進火車站,量完體溫,走下月台,再走進車廂,一切都是如此自然。”下一站,民雄。”熟悉的播報聲,車廂中的乘客,以及那默默黏在牆上的告示牌,一切都是如此熟悉。”優先讓座給老人、孕婦、行動不便及有小孩的乘客。”那塊藍色告示牌上如此寫著。已經搭火車不下百次的我,對於這一塊告示牌的內容已經十分熟悉。而”博愛座”這東西,似乎在大眾交通工具上已是一個必須存在的標記。 但,這個標記,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嗎? 曾經看過一感人的故事。一個年紀約60歲的歐巴桑,站在博愛座前罵一個年紀約30歲的年輕人。”你有沒有道德?好手好腳的,還佔用博愛座!”全車廂的人都在注視著他們。被罵的年輕人很尷尬,年輕人就默默的站起來,拖著帶有金屬喀擦聲且比右腳短的左腳,默默移動到車門旁站著。此時的她深感愧疚,反而和藹地請年輕人在坐回博愛座,此時的年輕人面無表情,搖手示意不用了。全車廂瞬間凍結。 看到這則故事,我更加覺得:博愛座只是讓符合條件的人有要求他人讓座的權力。位置本來就是給需要的人座,不是嗎? 況且,大部分人看到有需要的人時,縱使不是坐在博愛座也會起身讓座。博愛座與讓座之間並無任何關聯。 所以,真的有必要嗎?
當然是和老人說:阿我忘了你時間剩比較少,趕時間,那先讓你上車ㄅ 當然他們這種行為是道德綁架或情緒勒索 是可以不用理他們的因為無關法律
笑死,比較早在土裡的概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