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你的疑惑是很正常的
台灣高中生超過75%都是像你這樣的想法
而台灣大學生大概90%都是像你這樣的想法
會導致這種明明不想讀書卻只能往升學考試走的現象
原因就是以前廣設大學 造成的文憑氾濫主義
各種企業選才的學歷條件幾乎都以大學為基本門檻
就連技職導向的高職生都得往上繼續唸科大
由此觀之 在台灣除了讀書以外還有什麼選擇?
要嘛你家有背景 能幫你安工作職位
要嘛你家有一些家業 然後你打算要接
要嘛你有天賦異稟 具有某些極強的才能
要嘛你考到高職某些超難考的甲級證照
要嘛你直接出國留學 直接脫離台灣體制
要嘛自行創業 自己開闢一條新路
然而以上能做出以上六種選擇的人並不多
大部分人最後還是只能去唸大學
先混到一個大學學歷 再看看有什麼工作能做
然而等到畢業就冒出了各種學以不致用 產學脫節的問題
由於這個體制已經嚴重病態 很難短時間改革
除了照著做以外沒什麼其他選擇
但對你個人來說 還是可以想辦法殺出去
各種行業對於大學學歷的重視程度是有差別的
對於能力不錯的人都歡迎 ex:語言
或是考取國考證照即可 ex:執照類科系
你可以先搞清楚自己想要的行業方向
調查一下這個職業的生態
尤其對於學歷門檻要求有高 有多重視
假如不高的話 就可以選系不選校
允許把目標學校放低一點沒關係
這樣或許能減緩自己浪費精力在討厭的讀書填鴨生活上
但假如很高的話
那 就得認命花時間讀書了...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匿名
其實我以前也沒有很喜歡讀書 可是到後來發現讀書蠻有趣的 我都當學習新知吧 有沒有用會不會變成功是不知道啦 但是可以增加對一些事情的判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