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這裡和各位學弟妹分享一個好活動
不曉得有沒有人記得在去年7月份的時候,兩位高三學姐在禮堂宣傳«十六歲小劇場--在路上»的劇場演出。
很高興當時有不少的學妹和我分享看完演出的感想和期望自己能加入我們的行列,所以我今天來這裡和你們分享我參與後的收穫與學習。
名稱:十六歲小劇場
地點:臺南市文化中心及影響新劇場排練室
排練時間:4月到8月
演出時間:8月底
簡介:這是一個專門為青少年辦的劇場活動,由臺南市文化局和知名兒童劇團-影響新劇場合作,透過4個月讓青少年學習及體驗現代劇場,最後在文化中心原生劇場做公開售票展演。
以上是比較制式化的介紹。
接下來是我的個人經驗分享
我參加這個活動的時間是高二下,說實在話,相較於其他夥伴,我時間容易受限,因為會卡到升上高三準備學測最重要的那個暑假,我想如果是高三生都能夠理解,這個時間點的重要性,但我在這之中學習到的東西讓我覺得付出的這些時間是值得的。
起初,因為熱愛表演、演戲而且最吸引人的一點是能演出自己的故事讓所有人看到,所以報名了這個活動,從4月開始第一堂培訓課程,就對有表演慾的同學很具吸引力,不曉得大家有沒有上過肢體表演的課程,它可以透過一些小遊戲激發出我們對肢體、表情以及想像力的潛能,雖然我過去其實有在外面上過類似的課程,但反覆的練習是會進步的。
在那些課程之中,讓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物件的想像,當時老師要每個人帶一樣東西(只要能摔能丟都不會壞掉就可以),成一整列在所有人面前,讓我們開始觀察這些物件的特質,並且透過它的特質,想像成另一個物件,在過程中不能講任何臺詞,全靠你的肢體去展現出你所想像的這樣物件是什麼,舉例來說:我當時拿了四角的椅子當成是馬桶,從觀眾視線的左邊進場,演出忽然間肚子痛很想去廁所卻找不到→終於找到後解放的情緒變化。這當中想像力可以幫助你吸引觀眾的目光,透過聲音、表情和肢體變化,讓大家理解你所想傳遞的訊息,這就是我在這堂課學習到的。
課程結束後就是6月份的徵選,如果要選表演組的就是1.30秒的自我介紹2.1分鐘的表演(形式內容不拘)3.1分鐘的舞蹈或唱歌4.加分題(其他特殊才藝),我當時準備徵選時抓的幾個要點是1.展現表演慾2.讓導演跟老師看到你的可塑性3.將前4個月所學運用在表演當中4.讓他們看到你的故事
我想特別分享一下第4點,因為最後公演的劇本是由所有16歲成員的人生故事所拼湊而成,所以排練期會有一段劇本創作的時間,是導演透過一些活動和作業來了解我們每個人獨有的故事,所以如果能提早讓他們看到你有故事,當然也是獲選的一大要點。
今天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之後再繼續分享排練的心路歷程,然後很歡迎你們提問,我都會做回覆,如果有想報名的
http://i.imgur.com/3L97zna.jpg
臉書搜尋:影響新劇場→關注最新消息
或
臺南市文化中心就可以報名了~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B1不需要演出經歷 我就是素素的參加 他們就喜歡不受限有很大可塑性的我們 你是喜歡表演組嗎? 其實我還有沒提到的其他組別 像是導演助理、宣傳、舞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