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儒家/墨家的愛之差等分別
課業板 2016年12月8日 15:48

儒家的愛 是有差等的 愛祖國勝過愛外國 愛家鄉勝過愛外地 愛家人勝過愛鄰居 愛父母勝過愛親戚 那為何不可以愛自己勝過愛父母? 相對來說 墨家的兼愛完全沒有人性可言 但執行起來後卻是最和平了...... 有人認同嗎? 看完別人的論點後覺得好像很可以 我不知道要po在哪 只好找個應該適合的版了@@


  回文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B1 2016.12.08 15:57

假如愛自己勝過父母,為不孝

假如愛自己勝過父母,為不孝
3

匿名

B2 (原 Po)   2016.12.08 18:00

B1~~ 不是你對你自己最親嗎? 為什麼你不能對自己好超過對父母? 你孝的定義是什麼? 如果你有100 給爸媽各30,給自己40 這樣算不孝嗎?

B1~~ 不是你對你自己最親嗎? 為什麼你不能對自己好超過對父母? 你孝的定義是什麼? 如果你有100 給爸媽各30,給自己40 這樣算不孝嗎?
1
B3 2016.12.09 12:26

百善孝為先

百善孝為先
0

匿名

B4 (原 Po)   2016.12.09 12:57

B3 所以為什麼百善孝為先啊? 而且百善孝為先的出發點也是愛有差等吧? 那不是矛盾?

B3 所以為什麼百善孝為先啊? 而且百善孝為先的出發點也是愛有差等吧? 那不是矛盾?
0

匿名

B5 2016.12.09 18:02

這個「愛」指的是對他人的愛 儒家重視的是入世並非獨善其身的出世

這個「愛」指的是對他人的愛 儒家重視的是入世並非獨善其身的出世
0
B6 2016.12.10 00:33

其實我覺得古人不會探討「愛不愛自己」的問題 畢竟基本上大部分學問很高的古人都很窮,都只能吃粥過日子了你覺得這樣有愛自己嗎? 而且古代的價值觀就是如此,價值觀還滿重要的 拿琵琶記的趙五娘來說,她們家也是窮到爆但她就願意給公公婆婆吃乞討得來的米飯而自己吃糟糠 古代人願意愛父母愛成這樣欸 相較之下愛自己的成分是不是就比較遜色?

其實我覺得古人不會探討「愛不愛自己」的問題 畢竟基本上大部分學問很高的古人都很窮,都只能吃粥過日子了你覺得這樣有愛自己嗎? 而且古代的價值觀就是如此,價值觀還滿重要的 拿琵琶記的趙五娘來說,她們家也是窮到爆但她就願意給公公婆婆吃乞討得來的米飯而自己吃糟糠 古代人願意愛父母愛成這樣欸 相較之下愛自己的成分是不是就比較遜色?
0

匿名

B7 (原 Po)   2016.12.10 05:27

B5哪個儒家典籍說是對別人的愛? 如果單從愛有差等來說,到最後不就變獨善其身的出世? B6我現在從儒家的愛有差等來看,不管價值觀 你看價值觀也不對 漢武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才變主流 那什麼叫古代價值觀就是如此? 而我要討論的是 為何愛父母之後卻沒考慮到愛自己的等級最高?

B5哪個儒家典籍說是對別人的愛? 如果單從愛有差等來說,到最後不就變獨善其身的出世? B6我現在從儒家的愛有差等來看,不管價值觀 你看價值觀也不對 漢武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才變主流 那什麼叫古代價值觀就是如此? 而我要討論的是 為何愛父母之後卻沒考慮到愛自己的等級最高?
0
B8 2016.12.10 06:29

==

==
1

匿名

B9 2016.12.10 06:44

就說儒家是入世而不是獨善其身的出世了聽不懂嗎== 孔子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不知道? 而且是愛有等差好嗎==

就說儒家是入世而不是獨善其身的出世了聽不懂嗎== 孔子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不知道? 而且是愛有等差好嗎==
0

匿名

B10 2016.12.10 06:45

出世是完全不管世俗欸孩紙

出世是完全不管世俗欸孩紙
0

匿名

B11 (原 Po)   2016.12.10 07:14

B9儒家並沒有說是入世,我只是用你的說法推到反例,另外入世是佛家說法,跟這個一點關係都沒有,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跟這也沒關係啊@@ 還有,是愛有差ㄘˉ等好嗎==

B9儒家並沒有說是入世,我只是用你的說法推到反例,另外入世是佛家說法,跟這個一點關係都沒有,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跟這也沒關係啊@@ 還有,是愛有差ㄘˉ等好嗎==
1

匿名

B12 2016.12.10 09:54

呃 儒家是入世不是最基本的嗎 儒家與墨家並稱顯學 上網自己查一下好嗎== 另外入世是推己及人兼善天下並不會因為是佛家用語就不能用 當然是後人去延伸歸納的 語言是會進化的 唉

呃 儒家是入世不是最基本的嗎 儒家與墨家並稱顯學 上網自己查一下好嗎== 另外入世是推己及人兼善天下並不會因為是佛家用語就不能用 當然是後人去延伸歸納的 語言是會進化的 唉
0

匿名

B13 (原 Po)   2016.12.10 10:18

B12~~因為是後人延伸歸納所以我說儒家沒有說是入世,而跟這個一點關係都沒有也是真的 你是否偏題了? 愛有差等之後 為什麼不能愛自己比較多? 你如果說百善孝為先我不能認同

B12~~因為是後人延伸歸納所以我說儒家沒有說是入世,而跟這個一點關係都沒有也是真的 你是否偏題了? 愛有差等之後 為什麼不能愛自己比較多? 你如果說百善孝為先我不能認同
0

匿名

B14 2016.12.10 10:35

因為沒有人會討論應該愛自己比較多還是愛別人比較多 你看古今中外哪一個學派會討論這個的? 我認為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 你愛誰比較多就愛誰比較多 愛有等差指的是對其他人 你的問題根本與這個無關 愛自己或愛別人比較多是另一個問題了

因為沒有人會討論應該愛自己比較多還是愛別人比較多 你看古今中外哪一個學派會討論這個的? 我認為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 你愛誰比較多就愛誰比較多 愛有等差指的是對其他人 你的問題根本與這個無關 愛自己或愛別人比較多是另一個問題了
0

匿名

B15 (原 Po)   2016.12.10 10:44

我講的還是處於儒家的範圍內哦 只是推論到最後面 為什麼無關? 哪個經典提到是愛只愛其他人都不愛自己的? 如果你真的要說哪個學派在討論 我想你先看完《墨子•耕柱》我們再來談

我講的還是處於儒家的範圍內哦 只是推論到最後面 為什麼無關? 哪個經典提到是愛只愛其他人都不愛自己的? 如果你真的要說哪個學派在討論 我想你先看完《墨子•耕柱》我們再來談
0

匿名

B16 (原 Po)   2016.12.10 10:44

B14

0
B17 2016.12.10 13:55

對我的意思是價值觀上影響的層面,你也不能否定孔子有沒有受這種價值觀影響吧?畢竟我們都不知道而且也沒看過類似的古文提到 忽略你之後打的東西直接回答最後一句 「為何愛父母之後卻沒考慮到愛自己的等級最高?」 你覺得愛自己等級最高我不反對,可是你怎麼知道古人到底知不知道所謂「愛自己」的概念或所謂的「愛自己」是不是「自戀」的一種? 然後再回到「你看價值觀不對」的論述 我個人滿討厭全盤否定的論述的而且你之後打的東西我真心看不懂😂我文學造詣就是差真的很抱歉 所謂「漢武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才變成主流」是錯誤的觀念,我為了避免自己記錯還估狗了一下 沒錯,春秋晚期儒家就已經出現而且小有影響了,是因為私學的風氣 記得吧? 所以你這句話是錯誤的,儒家從春秋晚期就已經風靡一時,只是因為之後的種種才起起落落 「那什麼叫古代的價值觀就是如此?」 這是個很好問題,我自己也忘了界定,那就假設是從戰國各家思想盛行的時候開始的好了,那也反問你一句 :你想討論的「愛有等差」是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的背景?如果我的年代不夠「古代」,那麻煩說一下你認為的「古代」好嗎?

對我的意思是價值觀上影響的層面,你也不能否定孔子有沒有受這種價值觀影響吧?畢竟我們都不知道而且也沒看過類似的古文提到 忽略你之後打的東西直接回答最後一句 「為何愛父母之後卻沒考慮到愛自己的等級最高?」 你覺得愛自己等級最高我不反對,可是你怎麼知道古人到底知不知道所謂「愛自己」的概念或所謂的「愛自己」是不是「自戀」的一種? 然後再回到「你看價值觀不對」的論述 我個人滿討厭全盤否定的論述的而且你之後打的東西我真心看不懂😂我文學造詣就是差真的很抱歉 所謂「漢武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才變成主流」是錯誤的觀念,我為了避免自己記錯還估狗了一下 沒錯,春秋晚期儒家就已經出現而且小有影響了,是因為私學的風氣 記得吧? 所以你這句話是錯誤的,儒家從春秋晚期就已經風靡一時,只是因為之後的種種才起起落落 「那什麼叫古代的價值觀就是如此?」 這是個很好問題,我自己也忘了界定,那就假設是從戰國各家思想盛行的時候開始的好了,那也反問你一句 :你想討論的「愛有等差」是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的背景?如果我的年代不夠「古代」,那麻煩說一下你認為的「古代」好嗎?
0

匿名

B18 (原 Po)   2016.12.10 15:35

B17我從頭到尾都是從愛有差等來推的,這儒家的主張大概是在孟子「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因為你只說被儒家影響後的結果,而我討論的是這個思想主軸,並沒有什麼世代問題? 而儒家確實在漢武才變成主流 在春秋晚確實風靡一時,但在戰國不是楊朱墨翟的時代嗎?到了晚期更是法家崛起,哪來的儒家? 而愛自己是愛有差等一路推理過來的,為什麼不行愛自己?我並不是問如何愛自己,這也完全不同的概念 最後,是孔子的儒家帶出這樣的價值觀,而不是孔子受影響

B17我從頭到尾都是從愛有差等來推的,這儒家的主張大概是在孟子「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因為你只說被儒家影響後的結果,而我討論的是這個思想主軸,並沒有什麼世代問題? 而儒家確實在漢武才變成主流 在春秋晚確實風靡一時,但在戰國不是楊朱墨翟的時代嗎?到了晚期更是法家崛起,哪來的儒家? 而愛自己是愛有差等一路推理過來的,為什麼不行愛自己?我並不是問如何愛自己,這也完全不同的概念 最後,是孔子的儒家帶出這樣的價值觀,而不是孔子受影響
0
B19 2016.12.10 16:02

我好像知道你一部分的意思了 是說你主張推論而我從根源來看是吧? 我以為你想問為什麼孔子沒有提出「愛自己勝過愛家人」,但你想問的是如果可以孔子那為什麼不可以「愛自己勝過愛別人」對吧? 我還是會支持我的價值觀論點 如果要走你想探討的部分那我應該這麼說👇 孔子的年代是「孝」至上的價值觀領主流,所以沒有考慮到愛自己的問題,也就是說能不能「愛自己勝過愛家人」的問題是沒有被考慮跟探討過的,也就是說「為何『不可以』愛自己勝過愛他人」的問法是錯誤的,因為根本沒有這個論述,沒有古文明確的指出你所提出的問題是被否定或被肯定的 再回應年代問題 話說有不同時期出現/成為主流的思想,也不能完全說儒家獨大或其他家較弱,畢竟還是有人在私學中讀書,當然也就會一直有人將思想發揚,所以不是「風靡一時」而是一直默默存在吧 還有如果漢武叫主流那憑什麼春秋晚期你所謂的「風靡一時」不能稱為「主流」?不能因為年代名稱變了就這樣吧😂

我好像知道你一部分的意思了 是說你主張推論而我從根源來看是吧? 我以為你想問為什麼孔子沒有提出「愛自己勝過愛家人」,但你想問的是如果可以孔子那為什麼不可以「愛自己勝過愛別人」對吧? 我還是會支持我的價值觀論點 如果要走你想探討的部分那我應該這麼說👇 孔子的年代是「孝」至上的價值觀領主流,所以沒有考慮到愛自己的問題,也就是說能不能「愛自己勝過愛家人」的問題是沒有被考慮跟探討過的,也就是說「為何『不可以』愛自己勝過愛他人」的問法是錯誤的,因為根本沒有這個論述,沒有古文明確的指出你所提出的問題是被否定或被肯定的 再回應年代問題 話說有不同時期出現/成為主流的思想,也不能完全說儒家獨大或其他家較弱,畢竟還是有人在私學中讀書,當然也就會一直有人將思想發揚,所以不是「風靡一時」而是一直默默存在吧 還有如果漢武叫主流那憑什麼春秋晚期你所謂的「風靡一時」不能稱為「主流」?不能因為年代名稱變了就這樣吧😂
0

匿名

B20 (原 Po)   2016.12.11 02:12

B19孔子沒有提「愛自己勝過愛家人」是因為如果探討到這邊就違反了儒家根本 我問為何不可以?就是想看你們如何解釋這個中心完全偏離的儒家思想,當然沒有什麼出處,真要說也是在《墨子•耕柱》 論孝就已經不對了,如果你有看孝經的開宗明義章就知道孝的最終目標是修身,侍奉親長只是最低階的 我說的主流是指君王百性都認同的 如果儒家在其他時期一直默默存在也可以叫主流,那基督教被承認之前也叫主流? 你真要這樣說,那春秋晚的風靡一時當然叫那個時間的主流,然後退流,到漢武再變主流? 但,儒家在之前完全沒被任何諸侯(自己稱王)承認,所以我不認同

B19孔子沒有提「愛自己勝過愛家人」是因為如果探討到這邊就違反了儒家根本 我問為何不可以?就是想看你們如何解釋這個中心完全偏離的儒家思想,當然沒有什麼出處,真要說也是在《墨子•耕柱》 論孝就已經不對了,如果你有看孝經的開宗明義章就知道孝的最終目標是修身,侍奉親長只是最低階的 我說的主流是指君王百性都認同的 如果儒家在其他時期一直默默存在也可以叫主流,那基督教被承認之前也叫主流? 你真要這樣說,那春秋晚的風靡一時當然叫那個時間的主流,然後退流,到漢武再變主流? 但,儒家在之前完全沒被任何諸侯(自己稱王)承認,所以我不認同
0
B21 2016.12.11 04:09

我覺得我統整一下你的看法再看看有沒有出入我再繼續好了😅 你認為論孝是錯的觀點 你想探討孔子沒有提出也沒有人探討過的「愛自己勝過一切」觀點 能否麻煩你舉一些例子來讓我比較好知道你所謂「愛自己勝過一切」的概念具體的想法好嗎? 主流的部分解釋開了我就沒意見了 我一直在等你解釋很多東西但你似乎被我激怒了還是怎樣😂總之具體一點會好得多

我覺得我統整一下你的看法再看看有沒有出入我再繼續好了😅 你認為論孝是錯的觀點 你想探討孔子沒有提出也沒有人探討過的「愛自己勝過一切」觀點 能否麻煩你舉一些例子來讓我比較好知道你所謂「愛自己勝過一切」的概念具體的想法好嗎? 主流的部分解釋開了我就沒意見了 我一直在等你解釋很多東西但你似乎被我激怒了還是怎樣😂總之具體一點會好得多
0

匿名

B22 (原 Po)   2016.12.11 08:45

B21愛有差等是儒家主張,離自身越親近就越愛,所以用邏輯推出愛自己比愛雙親高 而為何這不被儒家承認? 論孝不對是因為如果用上面說的套下去就根本沒有孝的意義 例子的話還是在墨子啊,儒家如果討論這個不就自己崩潰了? 我還沒生氣,只是這是思想邏輯,所以硬要說什麼找實例我也是沒辦法,因為這根本就兩回事,《墨子•耕柱》也只有講概念而已 有問題歡迎提出,不過希望還在這個主軸上

B21愛有差等是儒家主張,離自身越親近就越愛,所以用邏輯推出愛自己比愛雙親高 而為何這不被儒家承認? 論孝不對是因為如果用上面說的套下去就根本沒有孝的意義 例子的話還是在墨子啊,儒家如果討論這個不就自己崩潰了? 我還沒生氣,只是這是思想邏輯,所以硬要說什麼找實例我也是沒辦法,因為這根本就兩回事,《墨子•耕柱》也只有講概念而已 有問題歡迎提出,不過希望還在這個主軸上
0
B23 2016.12.11 09:25

B22好吧我的層次太低了我放棄解釋畢竟我也不是要走中文系 也沒有超了解他們各自的論點 所以希望之後會有人能提出簡單明瞭的論點噢

B22好吧我的層次太低了我放棄解釋畢竟我也不是要走中文系 也沒有超了解他們各自的論點 所以希望之後會有人能提出簡單明瞭的論點噢
0

匿名

B24 (原 Po)   2016.12.11 14:05

B23~~我也在找哪個人可以幫我解惑

B23~~我也在找哪個人可以幫我解惑
0


登入後發表留言






確定要刪除此文章?
【討論】儒家/墨家的愛之差等分別

儒家的愛 是有差等的 愛祖國勝過愛外國 愛家鄉勝過愛外地 愛家人勝過愛鄰居 愛父母勝過愛親戚 那

檢舉文章
檢舉原po回覆B0留言
請選擇刪除文章原因
請選擇刪除留言原因
您即將進入之文章內容需滿十八歲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若您尚未年滿十八歲,麻煩點選離開。若您已滿十八歲,一樣不可將本區之內容派發、傳閱、出售、出租、交給或借予年齡未滿18歲的人士瀏覽閱讀,或將本網站內容向該人士出示、播放或放映。

離開
問題讀取中...稍待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