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篇文章底下的留言就讓我很憤怒
噓原住民加分是怎樣?
你知道學測原住民沒有加分嗎?
學測原住民並沒有加分優待,學測每所學校都有標,我拿台藝戲劇為例。
首先原住民的成績要通過台藝戲劇的標,國文後/英文後/數學底/社會後
一階先以原始分數跟一般生競爭
一階沒通過的話,如果那個校系有原住民外加名額,像台藝戲劇就有原住民外加名額2人,會以外加名額的五倍人數進行外加名額篩選。
有報考台藝戲劇的原住民可參加二階的就是2x5=10人
就是有報考台藝戲劇的所有原住民總級分前10人可通過
簡單來說一般生就是只有一次篩選機會,原住民有兩次,就這樣
你真的要噓你開心就好,但至少搞清楚再噓可以嗎?
學測原住民就沒有加分,到底。
我從國小到現在的好朋友是原住民,她成績很好,她原始成績就可以上我們縣市的前三志願。
明明國小都沒什麼,從國中開始有了升學考試,看到大家都在罵原住民就很心疼她。
你搞清楚整個制度,你認為不公平,你罵就算了,重點是一堆人根本沒搞清楚就在罵,到底。
-
我就沒有說很公平了到底^_^
只是我認為你真的要說不公平可以,搞清楚制度再罵啊
我知道很多人是不爽有一群跟自己享有相同資源的人卻有這個外加名額
雖然在這群體中有一部份的人不是真的那麼弱勢,但在這個群體當中有更多的人更弱勢
我國中的時候有去拉拉山上參加中原大學一個社團跟一所國小合作的營隊
他們那邊的小朋友光是回家就要走一個小時,而且是國小喔
可想而知,國高中資源會有多缺乏
我知道很多人都說他們成績根本沒那麼好,憑什麼?
只是他們標就是過了,當然可以填
外加名額就是給他們第二次篩選的機會,就這樣
你也可以說有很多後來到都市的原住民跟我們享受同樣資源,為什麼他們也可以?
這就跟很多假低收一樣啊。我國中也很不爽我一個同學,她家根本就不是低收吧(買得起hTC新款又可以補習),結果有低收資格,那個時候還說她可以靠加分上我們這邊的前三志願。
我同樣不爽,但我知道很多是真正的低收才是需要幫助的,所以我不會罵給低收的保障,因為他們就是弱勢啊
低收證明同樣有問題,但該被檢討的不是低收,而是低收的認定
另外,我認為都市原住民一樣享有外加名額的權利是因為
漢人的祖先將他們從原本居住的平地(A)趕到山上(B),逼迫他們離開自己原先居住的地方(A)
而現在他們若要爭取更好的資源,必須從現在的家鄉(通常是山上)(B)跑到都市(A或C)
你先把人家從A趕到B,再跟他說要好資源就從B到A或C,到了C又罵他們說你憑什麼跟我們搶資源
我覺得很諷刺啦
如果你說那是過去的事,是我們祖先做的事,為什麼要我們承擔?
那為什麼台灣要求日本跟我們道歉呢?為什麼韓國可以要求日本跟慰安婦道歉?那是日本的祖先做的事啊,為什麼要現在的他們來承擔呢?
參考資料: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723000016KK05879
https://www.dailycold.tw/10845/govsaysorrytoaboriginal
繁星好文分享:
https://meteor.today/a/MhR3oD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匿名
就像一堆人也不知道現行繁星的用意一樣
匿名
阿指考呢?
我這一篇主要是說學測原住民沒有加分喔 但我查到的資料是指考原住民有加分 但計算方式太複雜我貼網址你自己看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723000016KK05879
匿名
很多人就是為了酸而酸
匿名
外加就不合理啊,現在制度就像你說的先跟一般生比,啊是把努力的原住民當傻子嗎,想想你原本分數過根本就是在幫爛的原住民生欸,心理才不平衡吧,保障名額應該要包含一般生才對,如果原住民生沒一個能過,保障最好的可以接受
我們今天說原住民被加分不是不知道外加名額 是他媽的他們可以上比自己的級分 高十級的學校 你跟我說這不算隱性加分?
匿名
我有個原住民同學現在每天玩根本不想準備備審,因為她躺著都能上何必準備?傻眼,祝他被二一
匿名
ㄜ外加名額原住民可以10搶2、3搶1 一般生可能是一兩百搶不到20喔 我說的還不是極端ㄛ^_^
一兩百搶不到二十就是大學端的問題吧 畢竟倍率是他們訂的啊 如果台大戲劇原民外加跟二階都招滿的話,每個人過的可能是一樣的(20%) 如果台藝戲劇原民外加跟二階都招滿的話,原民外加有20%的機率可以過,而二階可以過的大約11% 至少我認為這一點是大學端的問題,畢竟倍率是他們訂的 以上舉例沒考慮學測成績
匿名
阿靠北的就是我們平平都是人 我考的分數比他高 我可能只能上私立前段 人家可以上台大 只因為人家有個原住民舅公 甚至平常還完全看不出來他跟原住民血統有任何一丁點關係直到考試前才一直說他是原住民 膚色錯了嗎?為什麼可以這樣被對待現在是漢人沒人權就是了 升學制度上加分或另闢管道就很不公平啊 你在生氣啥 我才該生氣吧
匿名
匿名
匿名
我是b12,我的意思是一般生錄取中的原住民生也要算在外加名額,如果原住民錄取人數有到,就不外加,這個制度是因為原住民生是弱勢,整體都很弱保障最好的可以接受,不是要保障原住民中爛的人啊,根本把認真的原住民生當笨蛋吧
匿名
匿名
繁星 也有原住民外加名額 簡單來說 有填就會上 班上1/3原住民同學已經是大學生了 一般生還在那邊準備備審 面試 有的沒的 不公平 就是不公平拉 少在那邊合理化 科科
匿名
原住民外加名額 表面上是沒加分 但以低一般生學測級分低了10甚至20級以上 這不算加分嗎?況且我們在同一間學校 同一個地區 用同樣的資源 也沒有比較弱勢 憑什麼用跟我們差不多級分甚至更低上前幾大學校???
匿名
原po上述「如果沒達到標,也不能填某某學校。」抱歉 原住民外加名額是不用看標的 只要填了 沒有別的原住民跟你爭取名額 就能穩穩上 了好嗎 請搞懂政策再來講
匿名
匿名
匿名
其實我是不懂標設在底標後標的意義啦... 連底標都考不到讀台大?? 有沒有想過一般生就算全部頂標都上不了台大
匿名
B0學測的級分制就是用總級分去x1.35%...先查清楚再來抨擊好嗎... 個人觀點是認為原住民加分還是該存在,但資格確認上應該要更嚴謹。 明明很多原住民身份的孩子都和我們普通孩子一樣在都市裡成長,在享有同樣資源的情況下他們卻可以因為身份特殊而比我們這些拼死拼活唸書的人更輕鬆上頂大???重點是有些這樣的人心態還很偏差,仗著自己的特殊身份而四處招搖,這才是眾人唾棄這制度的地方。 我當然非常同意那些在偏鄉原住民部落的孩子因為城鄉差距、教育資源分配不均,需要加分給予他們管道進入更好的學府就讀,但肯定不是保障那些不用功的都市原住民啦:)
匿名
1.原住民不用過標就可以填學校 2.外加名額本身就是一種排擠原本總名額的制度 這樣說樓主聽得懂嗎?
匿名
我們學校有一個人52級分政大冷門語文科系落榜 原住民40級分政大韓文過一階 那個原住民還超混每次段考都不讀然後考班上倒數 家裡甚至很有錢 Okok超合理的啊完全看不出來哪裡不妥耶!
匿名
也許一般生會覺得 原住民裡面有些人不值得讓他用這個制度…… 但 裡面因此受益的人還是有很多啊! 我認識有原住民朋友從小就很苦 家裡都沒什麼東西吃,為了賺錢也沒辦法讀很高的學歷 光上班就累死。(讀書也很認真,但要負擔家計所以沒辦法升學) 如果說這個制度能用在他們身上,我覺得就值得了。 如果你還是覺得不公平 可以跟朋友家人提出來討論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或是向教育部這種訂立升學制度的政府機構提案。 光是抱怨而不行動,這種情況也不會消失。 不如想想怎麼改善。 比如: 1.多派一些專業老師去國高中學校教那些沒有資 源的原住民學生。讓他們有願意學習的心,至少 起跑點不輸太多。 2.看如何幫助他們的家計,開立職業課程教授一 技之長。邊讀書邊學技能。 我真的理解你們覺得不公平的心情, 但說真的,就算你這樣認為 那些不用功的人還是可以讀好大學呀! 那還不如提出可以解決的方法♡ 用不用功都是要看自己 我們這些願意為自己努力用功的人也不用嫉妒那些人 還不如好好走自己的路比較實際😘 走的自信漂亮比走的輕鬆重要多了🌸
可是B0 簡章寫:(2)「原住民生」:未通過第一階段篩選之原住民考生,其申請校系訂有原住民外加名額者,甄選委員會依該校系所訂之同級分超額篩選方式,核算級分後以外加名額五倍之人數進行外加名額之篩選。 但在簡章中也有說:以考生之學科能力測驗級分、高中英語聽力測驗成績、術科考試分數或APCS級分,按本簡章「貳、分則」中各大學校系所訂之要求標準進行第一階段篩選(先檢定,後倍率 所以「檢定和倍率」都算是「第一階段篩選」
匿名
意思就是「檢定」也算「第一階段篩選」。 而簡章有說明「未通過第一階段篩選」之原住民考生就以該方式篩選。 所以照理來講,「要過檢定」這件事沒有立論基礎,請問你老師有官方資料來源嗎?
匿名
那是我們較熟悉的方式,但實際上所有「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前的審核」都叫「第一階段篩選」。只是一般將檢定篩選叫做檢定、倍率篩選稱為篩選。 官方網站簡章: https://www.cac.edu.tw/apply108/appform_1.php
匿名
原住民個申是不用過標的 我們是東部小孩 身邊一堆人這個制度 也一堆底後標的上國立 所以根本沒看標這回事^_^
匿名
匿名
並不是好嗎 有些系要前標頂標他們一樣能填能上 不懂不要硬要講==
匿名
我也是今年的原住民考生,謝謝原Po幫忙澄清了原住民外加名額的制度,我想說的是,就算我們入學標準低了些,但是進去還是一樣要認真努力,努力不會被當掉,其實心裡素質也要夠堅強,才能出類拔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