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真的是一堆人問這個......
問「以前的超篩」還可以理解,畢竟這官方不會公布......但問明年的分數是怎樣?!這已經不是伸手的等級,你要問巫師!
不過還是分享一個粗淺的方式--
考15*4的人會15*5的多?
考五科的還會有八九成?
社自考的人還會有八九成?
這些會導致人數上無法估計,可是「新超篩級分還是能高估」。
請注意:超篩不只在熱門校或系會出現,每個校系都有自己的族群,即使是名不見經傳的校或系也可能超篩。
但最重要的還是「最後的人數」,級分永遠是人擠出來。
比如舊超篩超過60不少的科系(像前12%),假如新制二階人數不變,超篩四科,它不接近60的原因一般能想到的就是「不夠熱門」。只要夠熱門,願意拚的人就不會少,知道超篩可以棄科後會去做的人一定會有。這樣該科系考生的那四科素質就會上升,接著會造成篩選時也往上,最後就變成超篩也向上或持平(和新該系滿級分相對而言),高估54以上很合理(五科13都65了,舊制前10%,14*2+13*2超篩上不了?!)。
至於舊超篩接近新超篩總科目滿級的校系--要是舊超篩到5X出頭人數就差不多,那它也就不會60上下(前15%)。所以先想舊前12%最底的狀況--大致有13*3+12*2~15*4+3,偏左的傢伙拚好四科就不太會填這些校系,偏左但仍全考或失敗的也不會在這些校的底段(超篩級分其實就是進超篩的人中總級最低的)。52是13*4的水準,就算是舊指考向的傢伙(像13*4+10*1),他們會填類似保底,舊制60左右的科系?這已經脫離一般五大的範圍了。
一樣狀況,舊超篩45新超篩三科等也是以此類推。最麻煩的就是一堆校系超篩根本就沒接近的標準(新超篩四科60、三科45等),更不用說沒進超篩的校系。本來篩選就14、15的,新制想躲超篩也不現實。
這情形也導致一堆報導採訪的專家或導師只敢推論醫牙或法律等。本來就封頂的超好計算啊!他們根本也就只是計算級分而已,15*5的,超篩四科當然60;15*4+14、13或類似的,不超篩哪科就直接扣掉。而推論當然要留點空間嘛!所以他們說的會再扣個1或2級分。
只能期望明年成績出來後,大考中心能公布各種組合的總人數和級分累積人數,那考生就能利用百分比去計算。比如考生目標校系新制超篩國英數,那就能利用國英數的人數和級分累積人數去算自己的百分比有沒有在安全範圍(舊制超篩累積到該校系和同水準校系的總人數占舊制的百分比)。但請注意--
「百分比在安全範圍不一定會過,不在也不一定沒過。」
「該組合人數可能會多到即使在百分比內,你的排行也超過那組合累積到該校系的入學總人數。」
舉個簡化的例子:
舊制考生100000,到A系超篩級分人數為10000人,占全考生前10%。
新制A系超篩國英數,該組合總人數為80000,你考第8000可是你也只填舊制A以下的校系會有什麼狀況呢?
如果舊制累積那10000人的校系們新制也超篩國英數的超過8000人,那你就相對高分低就。
如果不到8000,也就是後面的校系會補到前面,那你A就上不了了,甚至緊跟著的其他志願可能也會貢估。
這問題可能到兩三屆後就不會出現,因為新標準就在那。即使111後指考也會採計學測,跟那時的學測也沒有太大關係。
但因為新超篩各組合的校系累積人數幾乎不太可能等比例縮小,且這方式也超級費工(分數等級越低,前面校系越多)這方式也只能算前一兩屆「最好的極爛蘋果」,頂多就是讓你知道你這組合的競爭者有多少。
如果沒有,真的只能如前面一樣用級分高估。
p.s.新制對整個群體毋庸置疑是好的,可是白老鼠......都叫白老鼠了,大家懂的......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匿名
第一屆白老鼠著實可悲 就不要到時候六個校系都摃龜 😶
匿名
所以我說考指考不是簡單明瞭嗎 散播指考教(((o(*゚▽゚*)o))) -男校牲
安啦 大考中心一定又在想什麼鬼主意防止這事情發生了 B5 不建議 你不知道以後的自己會不會被雷公打到之類突然想讀有篩社會的科系
匿名
B5 當然可以 但是還是得確保自己不被當掉啦 是說你們那屆不是五選三了嗎
之後可能有五選三了!? 天啊我跟不上世界 高三老人隱居太久了QQ 是說教育部真的越來越沒救了
其實就是跟讓偏才在學測也有機會而已,均才(非通才)也該懂得選擇。 對整體來說是不錯,太近的人則是衰,就像選組一樣--對國高中來說高一下就要選實在太早,可是對全體未選組的人來說,高一才讓你有分流的概念卻太晚。
匿名
身為一個高職商科跨考學測的人來講 最常聽到的就是啊你現在幾級分啊? 真的會有學校唸嗎? 妳真的讀的起來喔? 如果連妳讀的起來那些普科的不是都爽爽唸嗎? 啊就高職生沒有學測模擬考齁怎麼知道幾級分啦 跟學校要個學測模擬題本也被打回票 有沒有學校唸讀不讀的起來干你屁事? 對不起讓我發洩一下😢 是說新制對只有國英社強的人來說會比較有利嗎?
B12 這個我有跟上哈哈哈真的很狂 不是說要效仿國外嗎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