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有鑒於很多人都在為數學所苦,想提出一點個人讀數學的觀點跟心得。這篇文主要針對數學底標到高標的人,頂標以上的人我相信都有自己的讀書方法,這篇文可能不太適合你們。
先聲明,本人只是一個讀數學讀出心得的普通人,沒有補習全都靠自讀,歷屆模考都在14.15級的邊緣徘徊。以下都只是個人見解 ,如果有不一樣的想法也歡迎一起討論。
縱觀現在的學測模考題,題目越來越花俏,很多時候不是那個單元有學過就算的出來的,更多時候還有把很多個觀念都串聯在一起,總覺得題目好像似曾相識,卻又不知道從哪開始算,所以我把解題的要點分成兩種:
基本功 跟 作答技巧
~~~~~~~~~~~~~~~~~~~~~~~~~~~~~
基本功
基本功應該是解數學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好的基本功決定了你拿高分的本錢,如果你是高一二都有好好認真上課,底子應該不會太差。
而基本功的練習,說難聽點就是把課本講義的題型通通做完跟公式背完罷了。但是每個人都寫一樣的東西,考試出來卻相差甚遠,我覺得差別在於有沒有「理解」。
很多人都會犯一個算數學的大忌,就是去死背算式。理解算式跟背算式看似只有一線之隔,而其中的差別在於,你是否清楚的知道每個算式的意義跟為什麼要這樣做,以下舉一個例子。
https://i.imgur.com/sDr1pp0.jpg
像是這一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15/10=3/2答案就出來了,但是平常練習的時候我習慣把算式從頭到尾想清楚,老師常常嘮叨數學很重理解,但是其實是真的,全部想透徹後會發現一片新世界。
https://i.imgur.com/HDq4pgz.jpg
像這樣,了解內積在數學上的意義,等於|a||b|cos,還有明白外積的長度=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x高=|a||b|sin,這題才算是真正「理解」了。但很多人,應該不算少數,都只會記這個除那個等於tan,就跳下一題了。
每一題如果都這樣想那麼多當然是會非常傷腦且耗時,特別是就快要學測了,讀書都會忙著趕快讀完,但是時間越急就越急不得,學測剩下74天而已,但如果你肯花一天大概兩個小時在數學上,兩個小時全神貫注慢慢讀,把遇到的每一題弄熟弄懂,一定會有所成果的。
所以數學偏重思考,讀講義的時候不會寫看解答是正常的,但是重點在於你看完有沒有吸收進去,把他變成自己的知識,就永遠不會忘記。寧願慢慢讀,把每一個題型弄懂,把不清楚的概念都釐清,也不要為了趕題目而一直飆,數學重質不重量。
除了基本題型之外,公式的推導和其他一些基本常識也很重要,公式推導不是必要的,但我覺得可以幫助題目理解,有餘力再去看就好。而基本常識像是0不能在分母,等比級數的公比不能為0或是指數函數的底數不能為1,常常會跟選項一起融合在題目裡,就是考驗基本功的時候了 。
~~~~~~~~~~~~~~~~~~~~~~~~~~~~~
原本還想打個作答技巧總攬的,但是發現打這個好累R XD 有空再繼續打
然後我覺得數學有人教真的蠻重要的,你可以知道大師的思路跟解題步驟,有時候不清楚的概念也被點一下就通了,所以想學好數學的可以抓著你們老師或成績好的同學一直問,不要害羞
有什麼讀數學遇到的問題也可以問我
在這邊祝大家數學都考好~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匿名
請問數學國中就沒學好 有需要從國中洞開始補嗎
匿名
高中很多東西都是銜接國中的,國中真的很慘的話,可能會需要複習一下,但是複習重點單元就好,像是內外重心之類跟高中比較相關的
匿名
我是 B2 可以跟我說有哪裡章節是需要回去的嗎 國中的參考書還沒丟😭
真的好文啊! 最近一直在煩惱是否下學期要繼續補數學(目前高一),因為補到好迷惘啊。但沒補習會和別人有差別嗎?沒補數學有甚麼好處、壞處呢?
匿名
要不要補習其實見仁見智,如果你補習之後有明顯的進步,或是你感覺補習班講的比自己讀和學校教容易很多,那就不反對去補習,有時候補習班的考前統整真的蠻有用的。 那不補習的話,我自己是因為自學還蠻有心得的,加上高一去過補習班覺得很浪費時間,所以如果能力允許可以試試看自學,不會的再問老師。 我每次段考都只有讀學校講義跟平時的黃卷,沒有其他額外的練習,然後每次都至少有頂標,不會跟其他人差太多,給你做參考
匿名
如果學校數學老師教的不好那我該去補習嗎?? 我們班的數學老師是那種上課自己一直寫算式不太會解釋為什麼
匿名
自己也讀不來的話,就蠻推薦去補習的,補習班一般都講的比較詳細,覺得補習班教的你比較可以吸收就去上
匿名
我覺得自己在數學下了很多功夫 因為我是社會組 數學又是最弱的一科 上課很認真回家都會寫作業 每天都花兩個小時算數學 但模考出來的成績都是慘不忍賭 想問要怎麼加強對題目的反應(`Д´)
匿名
對題目的反應就是熟練度的差別而已,這個比較像作答技巧,原本想要講的 題目寫不出來有兩種 一是你不會算 那就是熟練度不夠 要回去練習基本功 然後二是會算但是考試當下找不到方向 大部分人都卡在這 除了自己多練習之外 多跟別人討論我覺得有幫助 可以知道別人的思路是什麼樣子 然後看看跟自己差在哪
字字看完 真的用心😭 每次我提倡這樣子唸 就會有很多人笑我是白痴 就像我說P C H 不能看題目用 要用理解 沒有一個人願意嘗試QQ
匿名
很少人真的願意去理解 因為真的頗花時間跟精力 所以才很多人都直接去背方法 不過這樣代表你一直都在用正確的方法唸書 要繼續保持~
匿名
我也是國中基礎不好的人😭 想請問該怎麼讀起 目前高二
匿名
我剛剛是看了一下跟高中比較有關的國中課程 如果你需要的話關匿名給我站內一下 高二離學測還有很久 從現在開始認真絕不算太遲
我之前的老師說 數學跟國文有擦一點邊,你要題目整個都理解在下去作答會比較好,不過我看來看去還是看不懂..
匿名
多項式真的最複雜 泰勒牛頓拉格朗日都要熟讀 有時候還會延伸到餘式定理或堪根定理 我自己也常常錯多項式
匿名
剩下70幾天如果一張一張從基本開始寫有救嗎?QQ
匿名
如果完全沒有基礎 可能有點困難 我不知道你的狀況 但是我之前是用3-5天複習一章 這樣算下來也能在學測前讀完 只是真的要很拼
匿名
下載米特以來第一次收藏的文 五選四的關係沒有要考自然所以都敗在數學 ㊗️自己之後可以進步!
匿名
很用心 不過我想反駁😂 公式推導超爆重要 除了訓練怎麼思考 知道過程的思考方式 忘記了還可以自己導 也發現倒一次自己就記起來了 不過! 有些公式除外 如 數學分析有個公式要用偏微分 這就真的直接背就好 過程一般高中生絕對看不懂 數學週考100 段考90的學渣路過
匿名
其實我是指 想要把學測或段考考好的話 推導公式的幫助相對沒有那麼大 但對於把數學完整的學好當然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我自己也習慣每個公式都推推看 然後把公式之間做連結 真的比較容易理解而且不容易忘
我在數甲中已經溺死ㄌ 沒辦法邊顧複習邊讀新的啊啊啊😂
匿名
我知道公式怎麼來的 但看到題目腦袋總是空白 怎麼辦
匿名
公式推導不是第一,重點是要會代入,這就需要題型的練習,有些題型就是你沒做過絕對不會,做過就一定會 把基本的題型都練習完熟了之後,看到一個新的題目,如果腦袋空白就不要一直focus在題目上,先想想自己曾經做過的題目,任何題目都只是在基礎上做變化,找到一個最有可能的解法帶進去算算看 這有點抽象,有點像是在腦海中搜尋題庫,這個能力會隨著經驗增加,所以要把最基礎的題目精熟,然後平常多思考
學長可以推薦學測參考用書嗎? 最近要買參考書 在猶豫要買什麼
我數學沒有算真的很差 而且我覺得我不會討厭數學 但過多那種為了考試才會出現的題目 看久了對數學有興趣的人也會覺得煩 我覺得數學難 問題不在於他真的難到爆炸 而是大多數人對於他沒有興趣 學了只是為了應付考試 所以才會學不好 但當然啦這也只是我個人看法
匿名
也不是這樣講,真要講的話哪個科目不是這樣,為了應付考試而學,在我看來只有英文是值得去學的,但是這樣又會扯到臺灣的教育制度,就扯太遠了 今天的制度是這樣,那就紮紮實實的把他學好,對於對數學有興趣的人,自然會去研究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推個 我之前數學課因為討厭老師就一直睡覺 所以一整個爛到掛😭 上次學測數學說是近幾年最簡單結果我才6QQ 比你練習的一半還少買尬😭 現在是重考 數學也都去重考班重練 現在就遇到教的比較好的老師 現在一直狂算狂練也才勉強進步到9QQ 希望可以再進步到12>< 原po都自己來太強了(崇拜眼神
匿名
我算是從高一開始底子就打得比較穩 後來才讀的比較輕鬆 只是你那麼用功,所以你一定能進步的!加油
匿名
很同意原po理論~但我從沒想過這麼細 個人是愛數學的商科,之前教微積分我是直接去借學長大一的來看 後來還硬凹老師去和學測班一起上,公式證明真的是很美的東西XD
匿名
我是覺得想細一點有益無害,只是真的蠻傷腦耗時的 之前也有去把海龍,和角差角,積化合差,還有一些統計公式全部自己推一次,證完之後有莫名的成就感XD
我也想知道有哪些國中數學單元是比較需要補足的,從國中開始就沒學好過數學QQ
匿名
我模考都6、7級而已很想哭....目標是至少前標感覺有點難,想請問目前的策略,請問我買了一本複習講義從頭開始(有基礎有進階)這樣建議嗎?謝謝你🙏
匿名
從頭開始是不太建議,因為時間也不多了,建議去跳過相對讀比較熟的,或是看特別不熟的就好,剩下的就是做題目有錯回去看一下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