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公民課本,我們追求的應該是審議式民主,一個讓所有人都能參與公共事務的討論,都能互相監督,都能為社會的進步貢獻力量的民主模式,我認為它是非常理想的。
但臺灣人的現狀是什麼?
下面給一個真實情境
A(韓粉):高雄要發大財
B(韓黑):你看,他們就只會喊發大財,所以上任之後政績趨近於零
於是互看不順眼的兩人開始抓路人評理
A:"韓國瑜為我們高雄做了那麼多,民進黨還抹黑他,真是不知廉恥!"
B:"韓國瑜當初寫下的政見有哪一條實現了?就是有你們這群不明事理的腦殘粉才會讓他當選!"
然而......
"你們可以舉出任何一個韓國瑜 當初競選的政見/最近的政績嗎?"
兩方都舉不出來,並一致地選擇了把頭轉回來忽視某路人的反問,繼續激動地互罵。
A:"你們連查都不查就好意思說韓國瑜一點政績都沒有是存何居心?"
B:"那你倒是舉出韓國瑜沒有跳票的政見啊!"
A:"呵呵,現在的綠蛆已經低能到連滑幾下手機都做不到了啊"
B:"韓粉的腦袋已經退化到只會喊發大財了呀。"
某路人自作主張幫他們滑到高雄市今年的政績並決定等他們看完再去找政見,結果......
B:"既然是國民黨花錢請來的黨工就給我滾到那邊去啦,不要給我裝你媽的中立!"說罷推了一下某路人
而結果是手機差點掉到地上,且兩方都沒有看看的意思。
為什麼我們總是抱怨媒體不夠客觀又拒絕客觀的資料?
而當對時事的理解全部來自口耳相傳,我們又要怎樣擺脫對不實媒體的依賴?
又要怎樣養成客觀理性的判斷能力,發展審議式民主?
順帶一提,真心覺得不想講理就給人貼上腦殘標籤,然後"我不屑理你"的吵架方式真的很蠢。
"這年頭到處都是白痴屁孩隨便聽了一些對面的黨工演講,就自以為很厲害地過來大放厥詞"
"喔,雄中的學生都被綠蛆洗腦了啦,整個都是綠的!你你你,對,就是你,去告訴你們校長我小孩以後要拒讀雄中!"
聽完之後,莫名想到:還好沒有被貼"共匪"的標籤還有為她小孩默哀
記得公民老師一直告訴我們,要學習積極參與公共事務,以後才能讓台灣變得更好,但,老師,這個學習的過程好挫折。
老實說我感到徬徨,因為其實我的左鄰右舍投票從來都不看選舉公報,某些我的朋友也會什麼都信,反正大家都這麼說,應該就是這樣,所以嘲諷就對了。
他們都能在三分鐘內查到上面某路人查的東西,但一致地拒絕去查。
多花三分鐘來增加對整件事的認識有很難嗎?
嗯,該怎麼說呢,至少勸別人這樣做很難。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