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地科人。
地科人不是自稱,是阿導取的綽號。
發文在這邊,是因為內容不太牽涉到自然科學的部分,比較偏向給想走地科相關科系的學弟妹一些建議。
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談談地球科學這個科目。
還有提供想邁向地科之路的學弟妹們一些心得。
1.淺談地科:
閱讀這篇文章的人想必幾乎都是對地球科學懷抱著憧憬,或是喜歡的同學,所以對於以下這些內容應該並不陌生。
地球科學分五大領域:天文、大氣、海洋、地質、地球物理。
高中基礎地球科學課本多少將五大領域的內容相互結合,環環相扣。
在地科的研讀上,其實只要將前因後果弄懂,基本上不會太難。
但很多人的問題,就是出在前因後果的部分。
很多同學都常常抱怨地科太難,學不會。
她們最多的問題常常是建立在觀念不清之上。
例如:有人問我關於乾絕熱線和濕絕熱變化率的圖表題,她怎麼樣都不能讀懂圖。
很好,那麼這位同學必定是對於空氣塊的運動不清楚,我就會從頭再講解一次。果然,那個圖表也就迎刃而解。
這樣的例子當然還有很多,請大家多想想吧。
2.地科的美麗與哀愁
與其說是哀愁,不如說是孤單。
學測包含地科,指考卻沒有它。
很多同學都會開心的表示:終於不用唸地科了!
大家為什麼要這麼排斥它呢???
我不懂我不懂啦QQ
對於一個學測想15級分的人,而且物化生都不錯的人而言,他的關鍵將會是地科。
地科在高中開的課程數,其實是少的可憐。
大家對它的關心也微不足道(就像自然組學生之於公民XD)
但是,
它卻是我們天天都會接觸的事物。
氣象,夠重要了吧!
這就是地科的美麗阿!!!!
好吧這是我個人對於地科大氣的小小偏心la
3.關於地科這條路:
以下就是我的個人經驗了,給大家參考參考。
國中接觸地科課程之後就愛上了這包羅整個宇宙的廣大科學。
高中遇到很棒的老師,把我帶入地科的殿堂。
為了準備地科奧林匹亞初選,我讀了四本厚厚的書,那種感覺跟為了考試而讀書不太一樣,我感覺自己是因為興趣而讀,所以一個寒假就解決了三本(最愛的天文到現在都還沒辦法看完😭😭😭)
之後又比了校內地科學科初賽
拿到複賽門票之後領了個佳作
很多地科超強參加過國際賽的大大應該覺得這些沒什麼。
但對我而言已是心滿意足。
這些我都感覺是肯定我的地科實力。
方揚眉瞬目,謂有奇景。(咦?
之後的備審資料裡面也被滿滿的地科活動佔好佔滿
我個人申請就是全部都跟地科相關的科系了
結果是每個都正取
(明天要填志願了哈哈)
想要走這條路的學弟妹們,在高中三年可以盡量參加比賽,參加比賽的目的不只得名得獎,更重要的是可以挖掘自己喜歡或是擅長的領域是地球科學裡的那些部分。
如果是喜歡天文的同學,建議讀物理系會比讀地科系好。
地科的各項領域也有很多是跟物理有關,也可以先讀物理系研究所再精進。
△國內跟地科相關的大學:
臺大大氣系
臺大地質系
中央大氣系太空組
中央大氣系大氣組
中央地科系
成功地科系
臺灣師大地科系
如果大家有想問的問題歡迎在下面留言,我會努力解答的XD
喜歡也點個愛心支持一下(我打這麼多字)吧!
內容很多純粹個人見解,不喜勿戰。
個人還有很多想法沒能完整呈現,以後有想到會發發面試心得或是其他的東西。
因為自己發現走地科路的人好像不太多呀…
所以才想聊聊自己的經驗,希望有幫到人。
最後謝謝大家的閱讀😊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匿名
你好,我想請問一下地科如果自己念課本應付的了學測嗎?因為我們學校老師真的都在混😳
我剛唸完今日地科內容 就看見這個......... 要是我有這種興趣.. 哦不我沒有😭
B5我們班那時候是訂魔力學測講義 我有稍微翻過覺得內容寫的應該不錯。不過因為我沒寫完那本…所以我實在無法推薦什麼好書… 其實買講義要看自己的需求,以自己對它的熟悉感為主,建議你親自到書局去挑書,每本都翻翻看內容自己是否能吸收。 其實不止挑地科講義,以後你面臨學測甚至指考的時候,也應該以這種想法去購買講義,才不會浪費錢哦XD 一點小建議啦 希望有幫助。
三類報到,從踏進高中之後只讀了一本基礎地科上 看到原PO參加那麼多地科活動真的覺得你是很出色的學生R 我也想要把地科弄懂Q_Q
愛地科🙋🙋 地科真的只要原理搞懂可以少很多背功~ 雖然我是地理的愛屋及烏愛地科的😂😂
B21學妹我好像知道妳是誰XD 但是我不能講我是誰la不然會違反規定🙄 不過妳也應該不會認識我才對🤔 去年妳比學科校內初賽的時候我失常很嚴重,沒能比第二次學科競賽,我一直耿耿於懷。我的地科老師跟妳的老師也不一樣哈哈 妳如果想走天文就首選清大物理系天文組吧!是今年新的系組哦 加油💪 希望以後有機會認識la
我是覺得地科的整合還不是很成熟啦,畢竟地球太大了,氣圈水圈岩石圈的互動太複雜了,高中只能分開教 啊啊可以透露申請哪些系嗎,搞不好有機會當同學>///<
推推原PO 感覺大家對地科系有興趣的人會來看這篇,所以補一下:還有地球化學這一類哦!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