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與人連結的茶室)
🤭🥵🥵
現代手搖飲隨處可見
但其實我們看電視劇時也能發現
百姓、官員,甚至宮中也不乏喝茶的習慣
撇除酒樓,也有飲茶人士所待的茶館
幾乎可以說是除了酒水外
茶算是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到的飲品(我現在也很常)
那麼茶對人體而言有什麼好處嗎🧐?
「神農嚐百草,日通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古有以茶解毒之一說,漢代《凡將篇》又有將「荈(ㄔㄨㄢˇ)託」列為二十種藥物之一,是茶作為藥物的最早文字記載
這邊大致上跟各位介紹茶葉的主要成分( • ̀ω•́ )✧
。兒茶素🌱
又稱為茶單寧、茶多酚
是澀味的主來源,也跟茶湯呈色有關
發酵程度跟兒茶素含量成反比
。咖啡因☕
這個應該算是大眾比較了解的成分
咖啡因可以提神醒腦也有利尿的功能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喝茶就容易睡不著
即便是含量最少的綠茶,喝一定的量也有些許功效
。胺基酸🍵
茶中有20多種的胺基酸,構成茶甘味的主因素之一
春茶及冬茶中的游離胺基酸含量高,味道更好
(價格也…)
另外也有著維生素、礦物質、芳香油等等的成分
雖然茶對人體有不少的好處
但飲用過度仍會有造成反效果的可能的⚠️
無論是什麼食品都會有這樣的問題
茶葉製程我們可以分成以下各個步驟:
採菁>萎凋>殺菁>揉捻>發酵>乾燥>精製
其中殺菁是不發酵or部分發酵茶才會有的一項程序
就是我們所說的綠茶(不發酵)
還有劇中常出現的龍井以及碧螺春也是
不發酵的茶葉泡出來的茶湯基本上以黃綠色為主
有在喝茶的人應該就會發現了!
像手搖店大多人會點的青、綠、四季春茶
他們就是黃綠,有些帶一點偏橙的顏色
那麼其餘發酵程度多的則會依程度逐漸轉紅
最典型的全發酵茶就是紅茶ㄌ(๑•̀ㅁ•́ฅ)
直接呈現紅褐色的狀態
之前實習課我們就聞過各種程度的茶香
由低到高會有從花香、草香到熟果、麥芽糖香的變化
完成乾燥的茶葉成為毛茶、粗製茶
在進行茶梗及雜質的去除作業(精製)後
再次焙火>品質的分級包裝,就會成為能夠販售的茶葉
跟大家分享我之前校外活動體驗的採茶照!
我們那時候去南投採摘黃金烏龍的茶葉
葉子都是挑選一心二葉or三葉,手整個超香
碼一下臉
你們可以猜我是哪一個😎🤙🤙
不知道大家對這個有沒有興趣ㄟ
目前在飲料店兼職耍廢仔,因為店裡的茶葉品質還不錯
所以我就變得很常喝(?免錢誰不愛)
也慢慢開始喝無糖的茶了,頂多一分糖
有在喝茶的應該會比較了解(?)
品質好的茶不需要用糖襯托,本身就比較少澀味
除非茶湯泡的時間過久啦😢👌
如果本身不習慣喝無糖,可能也不太能適應
還是會覺得有點澀🥵🤭
全部留言
幹嚇死,剛才跑去找圖 跳回來突然閃退,還好文章有存到 我真的不會死心在這裡打長文ㄟ==
我爺爺家以前也有製茶耶(੭ु´ ᐜ `)੭ु⁾⁾ 可是我不太能喝茶 一喝就睡不著 像現在這樣( ᐪ꒳ᐪ )
我喝茶完全不加糖,小時候常在鄉下跟一個親戚泡茶,久了就開始會去注重茶品,聞香品味感受茶葉的天然香氣跟其中的甘醇味
我是偶爾想到會加一點點 之前家裡比較常泡茶,現在太忙就沒了 不過因為店裡用的品質算不錯的那種 所以我開始習慣喝無糖茶,體驗茶葉本身的滋味
超愛無糖茶!一間飲料店的原味茶不好喝我也覺得他還是趕快把店面釋出給有需要的人(好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