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ap.article_top.title}}
{{adMap.article_top.cta}}

#申請 GPA、語言與學術考試的準備順序
留學板 {{ articleMoment(createdAt) }}

各項分數的準備順序為: GPA>語言分數>學術考試 (硬實力) >>>科研、實習、競賽、課外活動(軟實力,非必須) ------------------- GPA:考察學習能力,需要長時間準備。 不同學校的換算標準也不一樣 最好先提前問清楚 在審查申請時 GPA=A x 數值 + B x 品質 A、B :由學校根據每年申請情況與申請專業調定 數值:GPA分數本身,如3.6/4 品質:學校出身與背景 例如從過往的數據中發現,台大申請我校的學生在課業能力上優於亞大申請我校的學生。因此對於台大學生GPA的權重為1.1,而亞大學生GPA的權重為1.0。 當學校沒有過往案例時,才會轉為考慮標準化分數(語言考試、學術考試)。所以當一個學校送出去留學的人數越多,實際上對於後續申請人的優勢也越大。 ------------------- 語言考試:考察語言能力、學習能力,適合衝刺 語言分數是屬於過了就行,因為語言測試的主要目的是衡量語言能力是否足夠在當地生活。不過由於各學校申請人數遠遠超過錄取人數,因此語言分數最好超過平均分數線,而不是最低分數線。例如,今年東北大學的平均托福成績是107分,則申請時當托福成績到達107分時,就不需要再繼續刷托福分數了。 ------------------- 學術考試:考察數學/文理思維、學習能力,適合衝刺 GPA和學術考試(GRE/GMAT, SAT/ACT)的分數則是越高越好。由於這兩者的主要目的是衡量申請人相對於其他人的學習力、執行力和企圖心等能力,因此當分數越高時,則相較於其他人更有優勢。 同時,又由於學術考試比語言考試更難,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語言大概4個月準備,學術考試大概4-6個月準備),因此推薦先把語言分數考出來,再來準備學術考試的分數。 ------------------- 準備順序錯誤會發生什麼? 舉例 學生A:GPA3.1,托福120,SAT1600 學生B:GPA3.9,托福85 雖然兩位學生按照目前的成績都難以獲得美國前30名學校的錄取,但是托福成績是可以繼續刷的,GPA則基本上很難再提升了。因此應該在先確保GPA的情況下,再提升托福成績。如果為了提升托福成績而放棄GPA,則稱為分數倒置。


  回文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adMap.article_bottom.cta}}
{{adMap.article_bottom.title}}
{{adMap.article_bottom.content}}

全部留言

目前沒有留言,快來搶頭香!


登入後發表留言






確定要刪除此文章?
#申請 GPA、語言與學術考試的準備順序

各項分數的準備順序為: GPA>語言分數>學術考試 (硬實力) >>>科研、實習、競賽、課外活動

檢舉{{reportFloor? '留言B'+reportFloor: '文章'}}
檢舉{{'原po回覆B'+reportFloor+'留言'}}
請選擇刪除文章原因
請選擇刪除留言原因
您即將進入之文章內容需滿十八歲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若您尚未年滿十八歲,麻煩點選離開。若您已滿十八歲,一樣不可將本區之內容派發、傳閱、出售、出租、交給或借予年齡未滿18歲的人士瀏覽閱讀,或將本網站內容向該人士出示、播放或放映。

離開
問題讀取中...稍待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