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學習歷程製作——Part 1內容篇
升學板 2021年7月7日 05:51

https://meteor.today/article/qVb97G 🙋‍♂️嗨嗨大家好~ 相信要升高三的大家, 最近不是在忙學習歷程就是準備學測 之前高一都不知道要怎麼下手 網路上要找到學習歷程相關資料也不容易, 米特爬文也都找不到嗚嗚嗚, (如果有拜託分享給我~) 所以整個高一都沒做哈哈哈 我是在六月才開始整理學習歷程 最近整理有些心得, 也想透過這樣的方式,跟其他白老鼠們討論~ 阿如果我做的很普,鞭小力一點(霸拖了...... ---------- 🌟我對學習歷程的觀察: 目前網路上基本上能找到的學習歷程 主要還是自主學習成果居多(師大附中有公開部份成果) 就我的觀察,目前多數學習歷程的呈現方式最常見的有兩種: 1. 學校提供的文件格式 2. 課堂製作的PPT 我自己那種不喜歡制式格式的人xd 然後其實PPT(常見4:3版面那種)不太適合做呈現 因為通常都是拿上課報告的PPT去改 可能前面加個學習動機學習內容之類的 但是,有時候PPT只是簡單的圖片或一句話 只是協助你報告呈現的一個畫面 很難讓教授理解你想表達的內容 下面是我其中一份學習歷程的範例:多元學習表現——主持經驗 ---------- 🔔所以學習歷程到底該怎麼做?內容呈現、美術編輯 🌟 壹、 內容呈現 如果沒有好好完整梳理過往的學習經歷 有再好再漂亮的美術編輯能力都是白費一場 但,又該如何梳理? 以下幾個問題有助於理解自己的學習歷程 1. 學了什麼?有具體證明嗎? 2. 學習類型為何?(是「多元學習表現」還是「課程學習成果」) 3. 學習狀況如何?(自我評價) 4. 遇到哪些困境? 5. 如何突破(抑或是為甚麼突破不了)? 以上幾個部分,我認為都會影響學習歷程應呈現的項目與內容 先簡單舉個例子: 假設這次學習是主持技巧,難以像英文檢定有明確的證書能夠佐證, 所以在這種軟實力且難以證明的學習經驗, 「學習的心路歷程」就顯得格外重要。 (當然不是說準備檢定就不用寫這個) 有大方向之後,就可以開始寫啦~ 先從最基本的開始 📢一、 基本資料 1. 學期:這項如果你學習內容是有連貫性的,呈現不同階段自己學習的突破,這項我覺得滿重要的;如果是自主學習,也能夠做簡單的區隔。 2.類型:類型分「多元學習表現」和「課程學習成果」。從本質上來看有一些不同,等等在呈現項目中會提到。 3. 指導老師:課程學習成果這邊我會放,阿如果你多元學習表現沒有指導老師,我會把他改成學習分類。 4. 學習分類:簡單對你這份學習歷程貼標籤,快速讓教授了解。 5. 標題:自己想個slogan吧~   阿個人照跟姓名其實不是必須啦~ 但覺得這樣排版比較好看,也能讓教授再次確認你是誰。 📢二、 學習歷程總覽 我相信學習歷程難以用少少的幾頁完整呈現, 我自己一份學習歷程都大概10頁上下, 但教授未來面對一位學生,最多就要看13份學習歷程, (課程學習成果至多三份、多元學習表現至多十件) 而這時,總覽表能夠讓教授快速了解 從這兩份能明顯看到, 課程學習成果與多元學習表現兩者在前兩項有一些區別。 多元學習表現的部分: 1. 學習動機:相較課堂內的學習,多元學習表現的主動性更強烈,簡單敘述你為何而學。 2. 學習過程:讓教授知道你的學習是有邏輯、有架構的。 而課程學習成果的部分,我是選擇用「課程概述」、「學習內容」兩個項目做呈現。 其他項目:瓶頸與困難、學習成果、成長與收穫、素養檢核ABC 3. 「瓶頸與困難」、「成長與收穫」:這兩項我認為是學習歷程中,必要展現的一塊。(但如果真的沒遇到瓶頸,只是想展現學習成果,也是可以拿掉) 4. 學習成果:可視你學習內容是否有具體成果,自行評估要不要展現 5. 素養檢核ABC:這個是我自己很雞婆加的哈哈哈,就是使用「核心素養三面九項」評估這次的學習中,達成了哪些檢核項目。 總而言之在總覽這一個區塊, 要仔細思考自己想呈現什麼項目, 項目都是可以自己做取捨的, 用最少最精簡的方式,讓教授看到精華 📢三、 正文(「成長紀錄」) 所以「學習歷程」要怎麼寫?除了你學習的成果,這個108新制度也很重視「歷程」。 回到前面提到的幾個問題: 1. 學了甚麼? 2. 怎麼學?(學習方式) 3. 學習狀況如何?(自我評價,哪裡做得好、哪裡做得不好) 4. 遇到哪些困境? 5. 如何突破? 重點是,要「如實呈現」。 不管這個困境最終有沒有突破,都可以成為學習歷程的一部份 突破不了,更可以當作自我省思,「這次突破不了,那未來該如何做可以更好」 後面就可以寫「因應這樣的問題,該如何改進、成效如何」 📢四、 其他小技巧 1. 善用QR-code、超連結、附件:我自己會三者都弄,QR-code跟超連結就可以放在總覽表那邊,阿如果篇幅允許、是以文字為主,附件也可以再放一次,看教授選擇什麼樣的方式瀏覽。 2. 可穿插照片 3. 利用加黑加粗,或其他顏色變化,或是圈選的方式標示出重點 4. 試著為一個段落加上標題,簡述這個段落的精華或主軸 5. PPT還是可以放入你的成果內,以圖片形式,旁邊可以用文字加以敘述 -----分隔線----- 內容的部分,目前只想到這樣 美術編輯我不是專業啦,我是用word做的 有點累累今天先這樣 然後超希望能夠跟其他新課綱的戰友們一起蕉流蕉流~ 掰


  回文

全部留言

匿名

B1 2021.07.07 05:54

推u質好文

推u質好文
0

匿名

B2 2021.07.07 06:07

哇已收藏

哇已收藏
0
B3 2021.07.07 10:19

望向我的學習歷程…算了當我沒說

望向我的學習歷程…算了當我沒說
3
B4 2021.07.07 10:28

好文推!

好文推!
0

匿名

B5 2021.07.07 10:46

推爆好文,最近學習歷程檔案使我超煩躁的

推爆好文,最近學習歷程檔案使我超煩躁的
0
B6 2021.07.07 11:54

做的太棒 我輸ㄌ;) 我的收穫那邊都沒寫那麼詳細(ABC什麼的) 都只有什麼什麼能力😂 過程也都簡單帶過而已(記不住ㄚ

做的太棒 我輸ㄌ;) 我的收穫那邊都沒寫那麼詳細(ABC什麼的) 都只有什麼什麼能力😂 過程也都簡單帶過而已(記不住ㄚ
0
B7 2021.07.08 12:24

醬做好累 我都隨便丟上去欸 佩服原po! 不過聽說啊 這一屆白老鼠們 教授最看重的其實還是成績喔!

收合內層留言icon 展開1則留言
醬做好累 我都隨便丟上去欸 佩服原po! 不過聽說啊 這一屆白老鼠們 教授最看重的其實還是成績喔!
0
B7-1 (原 Po)   2021.07.08 12:24

成績的部分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畢竟現在很多教授出來講話 每位教授對於學習歷程的「看」或「不看」想法跟立場都不太一樣 我覺得還是要看學校和科系 如果是比較前面的學校 那可能成績的在校比重真的比較重 可是我認為如果中字輩以下(含) 學習歷程就更重要 畢竟不是每個人的目標都一定要台清交成政

成績的部分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畢竟現在很多教授出來講話 每位教授對於學習歷程的「看」或「不看」想法跟立場都不太一樣 我覺得還是要看學校和科系 如果是比較前面的學校 那可能成績的在校比重真的比較重 可是我認為如果中字輩以下(含) 學習歷程就更重要 畢竟不是每個人的目標都一定要台清交成政
0
B8 2021.07.08 12:41

可能我想要比較前面的學校所以比較著重在成績上面哈哈 

收合內層留言icon 展開1則留言
可能我想要比較前面的學校所以比較著重在成績上面哈哈 
0
B8-1 (原 Po)   2021.07.08 12:41

嗯嗯嗯~

嗯嗯嗯~
0
B9 2021.07.08 13:59

請問這是用什麼軟體做ㄉ 版面好好看🥺

收合內層留言icon 展開1則留言
請問這是用什麼軟體做ㄉ 版面好好看🥺
0
B9-1 (原 Po)   2021.07.08 13:59

100% Word

100% Word
0
B10 2021.07.08 14:57

剛好最近對這東西一籌莫展,這篇文來的太及時太重要了

剛好最近對這東西一籌莫展,這篇文來的太及時太重要了
0
B11 (原 Po)   2021.07.08 17:23
0
B12 (原 Po)   2021.07.08 17:24

新貼文出來嘍

新貼文出來嘍
0


登入後發表留言






確定要刪除此文章?
#分享 學習歷程製作——Part 1內容篇

https://meteor.today/article/qVb97G 🙋‍♂️嗨嗨大家好~

檢舉文章
檢舉原po回覆B0留言
請選擇刪除文章原因
請選擇刪除留言原因
您即將進入之文章內容需滿十八歲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若您尚未年滿十八歲,麻煩點選離開。若您已滿十八歲,一樣不可將本區之內容派發、傳閱、出售、出租、交給或借予年齡未滿18歲的人士瀏覽閱讀,或將本網站內容向該人士出示、播放或放映。

離開
問題讀取中...稍待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