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這個議題好像這陣子又沉下去了
但沉了一時,沉的了一輩子嗎?
我住在距離學校搭公車需要半小時以上的位置,但我不搭公車上學,人很多、很擁擠
可是放學是搭公車,別人可能放學可以很開心的去玩個一兩小時,我得早十或十五分鐘去排隊等車
就算早早衝去等公車,附近社區的老先生、老婆婆可能不知道要排隊,還會插你的隊,他們大多坐普通座,這時候問題就來了
通常我都說排第一個的,一上車一定是挑平常習慣的第一個座位,要是已經有人先坐那裡,正常來說公車第一排後面一個就是博愛座,我就直接坐下去了,我非常容易暈車,不找位子坐的話邊暈車想吐、邊拉著握把盪來盪去亂撞人(公車司機技術很好)
當我坐下之後,同車遇到認識的平常都會坐我旁邊的空位子,但當他們看見我坐博愛座之後,他們大多會停下往座位邁開的腳步,繼續往後面找位子
我想說的是,博愛座雖然需優先禮讓老弱婦孺,卻不是個不能坐的位子,當整車坐滿的情況下,孕婦、行動不便的老人、小孩、受傷的人(涵蓋整個年齡層)上車時,一般人看到通常會起身讓座,但現在很多關於博愛座不讓位的公審新聞層出不窮,不意外的都是一些長者發現博愛座上坐的人,看起來比自己還年輕、還健壯,用主觀的想法去評斷這個坐在博愛座的人理當讓位
這個社會灌輸了很多關於博愛座需要讓座的訊息給人們,卻忘了跟人們說博愛座是人人都能坐的,只是當出現有更需要它的人時,再讓位就可以了
當大家都在公審一個看起來做錯事情的人時,需要思考的是他/她為什麼做這件事,他/她真的如我們想的那樣嗎?
以上言論若有不足或矛盾之處,敬請補充、建議,謝謝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匿名
羊群效應, 積非成是, 但我們的教育, 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就是只要求成績, 說要理性思考, 我也不敢奢求什麼。 —我只是講給你當參考
就因為有些老人不認老覺得坐博愛座是一種恥辱 導致大家上車之後看到的位子不是剩沒幾個就是剩下博愛座 這個時候那些覺得博愛座只能給老弱婦孺病殘坐的人 一旦發現位子上的人不是以上族群有的人就會開始靠北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那些他們眼中"可以"坐博愛座的人都坐在普通座上 這時候就真他媽賭爛了 但如果是身體不適的人我覺得去坐博愛座是沒關係的 正所謂看見需要滿足需要所以就給他大力做下去吧 等到其他比你還有需要的人上車時再讓座也不遲吧 我是聽說好像澳洲的公車有規定博愛座只能只限只有限定only上述族群可以坐 其他人一旦坐了就會被開罰 雖然能做到博愛座空下來給有需要的人坐但我覺得在台灣是不適用的畢竟國情不同這樣 所以我覺得較佳的做法應該是加強宣導 教育 而不是放任那些自以為的正義魔人在那邊大聲 老人家也能從博愛座開始坐起而不是先去坐普通座 造成最後只剩下博愛座的窘境 以上小弟的淺解
我們學校是其中一號的總站,上車我跟朋友一定坐沒人的博愛座,試問一群人圍著個空座位,放學時間人又多到爆炸,你不先坐下來節省空間,這樣有比較好? 看到老人我們也都是馬上站起來讓座,就是為了讓那些覺得博愛座不能坐的人知道,不是不能坐,也不是只有老弱婦孺才能坐,有位子你就坐,需要讓你就讓。 Q……好像講得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