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留好最讓原PO感動的留言,現在來偏個題好了。
綜觀整篇板友們的留言和原PO回留言,我想有部分人誤會了一件事:其實他不是要問什麼時候準備才對,而是怎麼調適甚至是去處理這種事。
所以偏題當然是想討論「一般人開始準備學測的時間點」。
先講結論:不要太誇張就好。
大家在各個升學論壇或多或少會看到各種讀書計畫。而其中有些會包括各個動作的時間點,比如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寫歷屆或放掉三上課程。會去看就是想變強,但是說到開始準備的時間對成績的影響......還是沒答案,不過總歸會有幾種大類型。
一.學期完
學期完如果接寒假,那就再加下學期的前幾週來複習上個學期的東西;接暑假的話,那可能半個暑假都在複習。
弊病:時間拉很長,需要很高的穩定性。如果要發揮到最好,那代表一開始的讀書方法和生活方式就必須是適合自己和學測的。一般人的可行度頗低......
二.升高二暑假
升高二暑假複習完高一課程;升高三暑假複習完高二課程;高三上跑完整的第二遍。
弊病:很規律,但時間會卡死。依照歷屆的成績來看,如果那時採用新制,考生又要攻頂大的話,絕大多數人是沒能力準備五科的(兩大類組都可上頂大)。而較缺少時間探索的代價就是降低提升成績等級的機率。換個角度想,只要本來或高一就有確立的目標或想法,那積累不可限量。
三.升高三暑假
大致按照模擬考進度訂定讀書計畫。時間內要念多少遍端看個人要求。
弊病:要是你家的模擬考進度長得很奇怪,然後月考進度又來添亂的話,要哭都不知道從何哭起。當然如果夠有氣概,只看正常的部份去規劃就沒問題。
四.高二下
如果已經看完前面幾種,那這方式讓人無法理解的點會比較明顯。
首先,為什麼要這時開始複習?完整的規劃又是?
一.是當學期學完就複習;二.是找比較久的暑假來複習;三.是有模擬考可以督促念書的進度;四.?
再者,這時複習對學測的影響?高二下的怎麼辦?
大家應該都看過不少人問高三上要不要很認真念選修。可是那些考量因素在高二下時並不適用,因為兩邊都一樣重要,甚至高二下的東西還比較重要。
簡言之,就是無法說服別人。但「能處理到說服自己」對成績來說就夠了。
要是全看完,我想某個程度上會發現這幾種都算合理,彼此互相幹譙反而很奇怪。
最後來下個結語吧~~~
「現在開始念的請不要沾沾自喜,一步一腳印才是王道。」
「還沒開始念的也不用過度驚慌,這考好的機率沒保證。」
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但麻煩不要給我考前一個月才找到嘿。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匿名
我們學校進度較快,理科都在上選修了,一整個很不想上😭😭😭 不過我應該也是暑假開始才複習,雖然我媽覺得現在就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