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哈囉大家好
今天英聽剛剛結束
看到某些討論串出現神奇的觀點
我想提出一下我的看法
有人提到國高中的段考不重要
大考考的是實力
並分享自己沒唸書模擬考班上第一
其實我無法苟同這樣的說法
每個人的天賦不同
對於英文未必每個人都能像他一樣
單靠所謂的"實力"
段考也有他一定的功用
不能因為你吃了一口屎覺得好吃
就要大家吃屎,要大家都不讀書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屎
分享一下我的例子
一開始國中的時候
我還是只會apple banana之類的簡單單字,
想當然爾,
段考是一定慘不忍睹。
但是我從那時慢慢的一點一點背單字,
還有跟著學校的英語雜誌,
每天聽,跟著唸。
到高中以後,英文有了明顯的進步,
從高一高二的7.80 到模考兩次15級分,
英聽模考也有95分。
我不敢說我的天賦有多好,
我只是願意去用心去接觸英文而以。
所以,給予那些想要精進英文
不妨試試看先從英語雜誌開始,
從最基礎的地方慢慢積累,
相信一定都來的及。
最後送給大家我蠻喜歡的英文名言
「When the going gets tough,the tough get going」
強者越挫越勇!
各位學測生加油 Fight!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匿名
剛剛有看到原po說的班上第一那個 真的覺得他只是在炫耀 而不是分享經驗 我是北部前三志願的學生 班上大家的英文程度都還算中上 但是如果不踏實唸英文的話 常常都會考不好 我個人也是藉由每天唸英雜接觸英文 畢竟臺灣能接觸生活英語的地方很少 每天接觸英文可以更有語感 祝原po可以找到英文的一片天 也祝大家可以克服英文這一科!!
匿名
英文是慢性病 有讀 你會發現成績慢慢上去 沒讀 成績也不會突然掉下來 而當你哪天發現程度跟不上大家的時候 代表你已經輸了一大段了 希望大家不要考學測才發現自己好像得了慢性病
匿名
版主跟你講超ㄍㄟ笑的 我剛剛看了你的 When the going gets tough,the tough get going 結果我同學超感動的 讓我也感動了哈哈哈哈哈 希望下次模擬考繼續保持55-60左右
不同意...英文這種東西是用得到(需要)自己就會學得非常快的東西 不要已考試成績判斷自己英文的能力,因為真的在生活使用(開會,上課,聊天)跟考試的situation 完全不同... 我自己在台灣的時候英文也是很糟糕,但是我到美國不到一個月就有可以跟別人溝通的能力了(沒上語言學校) 真的千萬不要把「考試成績不錯」跟「會實際運用」擺在一起
Every passing minute is a chance to turn it all around.
匿名
B8確實紙本考試和口語表達是兩回事, 但還是有其中的關連性存在,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Doing homework costs me two hours. 儘管文法上有非常明顯的錯誤,但通常你在和外國人對談時,對方並不會刻意糾正你, 這就跟自己聽外國人講話發音不清楚或語法奇怪時,不會刻意糾正對方是一樣的。 所以,如何知道自己說的話是否合宜合禮? 上課、考試就是一個方法,對吧。
匿名
匿名
匿名
環境真的很重要 在台灣學英文是有一定的阻礙 一傅眾咻這個成語應該有聽過吧?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其實肯付出更多的努力是一定會有成果的 但還是遠遠比不上去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接受環境的薰陶還來的快
匿名
B16在你提出批評之前你提出更好的方案了嗎? 請你想想台灣學生為什麼學你們所說的'英文' 先來更正一下如果沒錯的話台灣學生學的是美式英語,英文比較像是文學而不是接近日常應用的語言學,而主要目的是最簡單的職場或學術溝通及閱讀,而不是你所想像的各個成為你所說的最"原始"的英語使用著 英語只是一種工具,人與人直之間溝通的語言之一而已,你的最"原始"最"本土"的標準有點主觀吧,我們沒有背負著要傳接這個語言背後文化的責任,不"原始"不"本土"又如何呢?重點是這個考試的目標,目的你了解清楚了嗎?
匿名
匿名
匿名
我覺得英文沒必要刻意去讀考試範圍 被指派的東西多少會反感 但它就是種語言 你可以閱讀中文 英文當然也可以 當你查資料的時候你可以用英文關鍵字 你查到你要的資料 也接觸到英文 這樣就有收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