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ap.article_top.title}}
{{adMap.article_top.cta}}

#分享 12%的邊緣人很可能就是你
大學生活板

|

{{ articleMoment(createdAt) }}

最近新冠病毒疫情嚴重,大家都不敢出門,意外創造更多親子時間,也讓一些問題提早浮出了檯面。 一個在香港外商公司上班的朋友,從香港回來過年後便回不去了,正好台灣學校也延後開學,所以她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跟孩子在一起。 她突然發現她跟孩子沒有什麼話講,因為沒有共同的經驗,所以沒有共同的話題;她又發現孩子有憂鬱症傾向,在吃鎮靜劑和安眠藥。(延伸閱讀:社群媒體害的?7成青少年最大同儕困擾是焦慮沮喪) 如果才14歲,就得靠安眠藥才能入睡,以後怎麼得了?她憂心忡忡地來找我商量。 國中是個青黃不接的尷尬階段:他們不是兒童,卻又還不是大人。他們對自己沒信心,不知該如何看待自己,所以急著尋求同儕的肯定與支持;他們會為了耍酷,做出膽大、無厘頭,甚至犯法的傻事。 研究發現,若有同儕在車上,青少年闖黃燈的機率高4倍;他們的第一次喝酒、吸毒、做壞事都是跟同儕一起——大人正好相反,單獨一人時才會犯罪。 因此這個時期,父母的關懷很重要,若在學校被排斥或霸凌,會使孩子恐懼上學,晚上作惡夢,久而久之就變成焦慮症、憂鬱症了。(看更多:面對霸凌,我們都需要被討厭的勇氣) 加州大學曾做過一個為期3年的研究,請6000名六年級的學生填寫問卷:「寫下你最好朋友的名字」「你可以跟他無話不談嗎?」「他來過你家嗎?」「你曾被霸凌過嗎?」等等。 結果發現,好朋友的名字一直換,依參加社團的不同而頻頻改變,但一致認為朋友是他們生活的重心。 朋友雖然這麼重要,卻有12%的孩子名字從來不曾出現在任何人的名單中,其中男生比女生多2倍,這些就是社會孤立的孩子。 他們在六年級時如果沒有朋友,便容易被霸凌,使他們在七年級時感到焦慮和不安,更使他們到八年級時發展出憂鬱症和焦慮症。(看更多:周慕姿:孩子的情緒不是你的責任) 青春期頗像以前的三峽行船,過了,以後就一帆風順;沒過,翻船的、溺水的比比皆是。只是大人把它歸因到升學壓力,以為進了高中就沒事,其實後遺症相當嚴重,情緒的創傷會跟著孩子一輩子。 朋友的孩子屬於上面12%的一個。我勸她換工作,把孩子帶在身邊,協助他交朋友,因為事業可以再起,人生不能重來。


  回文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adMap.article_bottom.cta}}
{{adMap.article_bottom.title}}
{{adMap.article_bottom.content}}

全部留言

匿名

匿名

B1 {{commentMoment( "2020-04-05T02:15:22.051Z" )}}

ㄏㄏ 怎麼感覺我就會是沒出現在別人朋友名單上的那12%的人

ㄏㄏ 怎麼感覺我就會是沒出現在別人朋友名單上的那12%的人
0


登入後發表留言






確定要刪除此文章?
#分享 12%的邊緣人很可能就是你

最近新冠病毒疫情嚴重,大家都不敢出門,意外創造更多親子時間,也讓一些問題提早浮出了檯面。 一個在香

檢舉{{reportFloor? '留言B'+reportFloor: '文章'}}
檢舉{{'原po回覆B'+reportFloor+'留言'}}
請選擇刪除文章原因
請選擇刪除留言原因
附件說明
插入圖片

請點文字方塊右下角的 插入圖片,或直接插入 imgur 圖片網址。

https://i.imgur.com/8wlRxfM.png
輸入
顯示

插入 Youtube 影片

直接將影片網址貼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vzfOyW0ZMo
輸入
顯示

分享 Meteor 文章

直接將文章網址貼上。

https://meteor.today/article/8ZgvtS
輸入
您即將進入之文章內容需滿十八歲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若您尚未年滿十八歲,麻煩點選離開。若您已滿十八歲,一樣不可將本區之內容派發、傳閱、出售、出租、交給或借予年齡未滿18歲的人士瀏覽閱讀,或將本網站內容向該人士出示、播放或放映。

離開
回覆 B{{reply.flo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