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7492/840360
這是一個大學教授在看高中生做備審時的想法
現在在煩惱備審要如何呈現的學弟妹不妨可以參考看看
試著想像從大學端思考會想要從學生的備審中看到些什麼
首先要知道最重要的一點,以後找工作寫自傳都可以當借鏡
就是在面試你的人他對你一點也不瞭解
所以備審內容就是你希望他從哪些方面來認識你,你希望對方覺得你是怎樣的人
所以不要寫得太籠統,意思是說,不要跟大家都一樣概略的描述,因為寫了也沒辦法讓對方真正知道你是怎樣的人
寫完可以拿給不認識的人交換看自傳,看對方從你的內容得到哪些訊息,方便做修改
備審中的內容如果提到某些能力,最好能夠舉出實例,若字數有限就提到就好,或是至少清楚描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項
其他的如果面試的人有興趣會在面試的時候問你,就不避太擔心面試的時候對方會問你什麼,但前提是你要先為自己在備審中提到的任何事都非常清楚有自信清楚的描述出來
目前想到這些,如果還有想到其他的會在留言補充或是站內討論
祝各位順利!!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匿名
像是家庭如果是籠統的「民主開放」 其實可以寫 「當我在選擇要讀哪個高中、要不要補習、選擇類組,甚至是選擇大學校系的時候,我的家人會願意傾聽我的想法,再跟我說對於我的選擇他們看到的利與弊,而最後還是交給我自己做選擇。」 也就是說,盡量將任何特質都用這樣的方式描述出來,讓閱讀妳文章的人清楚知道你所說的民主開放是如何展現的。 所以你可以先寫一篇短篇而籠統的,然後根據你用到的特質逐一清楚描述,可以增加篇幅又可以看起來更條理清晰。
B7 B8 是沒錯 我是有聽說臺北市某國立大學 有教授叫工讀生看級分沒到某標準的備審全部丟掉 剩下再說 消息來自我姊姊大學時期的工讀生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