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分享 英文閱讀與寫作一體成型 Part2

上一篇學完我們的主題句和支持句怎麼分了,再來是支持句的小細節,如果你真的很閒可以試試看給每一句一個類型(事實、理由、範例和導致)。假使你能很快速的判斷句子的類型,你閱讀測驗寫得將能更輕鬆。

Re: #分享 英文閱讀與寫作一體成型 Part2
課業板 2018年8月5日 10:54

我對英文作文有固定格式這件事,頗有微詞。剛好又看到這篇 我就貼我之前幫某模聯寫的文章的其中兩段,主題是 Why shouldnt we alter historical mistake? 然後所選兩段是在分析拿破崙是不是過譽了。 John Holland Rose summarized in his biography of Napoléon Bonaparte that Napoléon did not suffer a conventional definition of “failure”. The major difference between Napoléon and the images of other military commanders and dictators such as Adolf Hitler and Joseph Stalin is that Napoléon won the battleground of ideas despite losing on the battlefield of war. When considering the achievement of Napoléon, he seldom receives criticism. People compare the First French Empire to the period that follows – the Bourbon Restoration: the former is more liberal, equal, honored; the latter is pathetically conservative, dictatorial and unfair whether in terms of rights of a plebian or equality between different aspects. Even in England, the victor, Duke Wellington, received much less accolade than Napoléon. How does psychology explain such a phenomenon? According to a research conducted by Professor Thomas Gilovich of Cornell University in 2002, people tend to treat the “positive thoughts” derived from their expectation as “the truth”. This is known as “Wishful Thinking Bias”. Applying this theory to the example of Napoléon mentioned earlier, we are more easily moved by positive results and persuading points, therefore, the words of “Napoléon is the father of liberty in Europe” took root in our minds. We think about how Napoléon could have spread the spirit of liberty to all of Europe and engineered a movement as far-east Russia, if they had not lured Napoléon successfully. We pity his failure instead of being relieved by his defeat. Nevertheless, we seldom consider why these policies were originally tossed out. We ignore the fact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articles in the Code Civil des Français had been explored in the era of Directoire Exécutif, not to mention Napoléon personally removed some content in order to smoothen his regime. Yet people cannot accept that, therefore, they continue the dream of changing the history of tragic heroes through his or her rosy retrospection. 我一向是不喜歡把主題句寫在前面,而且我一個段落通常都不會只有一個重點,用中文國寫來說好了,我們在寫國寫時,不可能只需要四句話就可以涵蓋整篇重點,所以寫英文的時候,我也會有段落經營。 只是我的分數都很低,不論寫學測,托福,英檢, ACT, SAT皆然,常常只能拿相當PR85的分數。 有一陣子,我覺得這是因為遵從這個規則的人不懂英文文學,而只會英文,因為當我在寫西班牙文作文的時候: Mi familia Mi familia tiene tres personas. Mi padre tiene cincuenta años y es un medico. Mi madre es una aborgada y puede cocinar buen. Yo soy un estudiante y quiero entrar el colegio más bueno en la isla. Mi familia es una familia alegre. 我的家庭有三個人。我爸爸五十歲,是個醫生,我媽媽是個律師,而且煮的一手好菜。我是個學生而且希望進入島上最好的學校。我的家庭真的是個快樂家庭。 就是做這種把主題句提前的事,然後後面細節其實可有可無,湊字數。 我不太了解為什麼一定要遵照這個格式才能得高分,有的時候我偶爾也能拿17,8分,看題目而定,但,難道寫英文作文的時候,真的只要有正確文法就好,而不用有文學性嗎? 我理想中的英作,應該要有韻律感跟正確的情境,例如,你可以寫 improve our life, 你就不要寫 ameliorate our condition。用難字,為什麼會加分呢?我不太能苟同。通順達意,應該只能拿15分而已,舉例而言,國寫,難道你都沒拼錯字就可以拿25嗎?不是吧。應該是令讀者看的舒服,經驗,體驗得到美,才能拿高分。   最後,上一則我自己寫的微小說,看你能不能看出我暗喻誰囉。


  回文

全部留言

B1 2018.08.05 11:18

最大的問題是學測指考作文題目都直接告訴你第幾段要寫什麼了 這真的整個限制住學生的思考

最大的問題是學測指考作文題目都直接告訴你第幾段要寫什麼了 這真的整個限制住學生的思考
4

匿名

B2 2018.08.05 11:34

這個層面我覺得你沒有注意到一件事,不能把英語的文學跟中文文學混為一談,至少你不能說你一個段落有很多重點還啥的。我自己英文程度還挺好,我也曾經用寫中文寫作的想法去寫,但是語言是有邏輯的,你用中文的思考去寫,只會讓人看到一篇我不知道你要說什麼的文章,有這個也有那個。至少語言上不能直接拿中文寫作跟英語寫作相提並論。 另外topic sentence不一定要在文章開頭,他可以是文章中間或者文末都有可能,現在多數人在教導一些英語非母語的人寫文章,會一直說要先寫topic sentence的原因只是,不一定所有人都能掌握得好,可能有人到中間才有topic sentence但前面都是廢話,中文有起承轉合,英文肯定可以有起承轉合,但絕對不是像中文一樣的架構。

這個層面我覺得你沒有注意到一件事,不能把英語的文學跟中文文學混為一談,至少你不能說你一個段落有很多重點還啥的。我自己英文程度還挺好,我也曾經用寫中文寫作的想法去寫,但是語言是有邏輯的,你用中文的思考去寫,只會讓人看到一篇我不知道你要說什麼的文章,有這個也有那個。至少語言上不能直接拿中文寫作跟英語寫作相提並論。 另外topic sentence不一定要在文章開頭,他可以是文章中間或者文末都有可能,現在多數人在教導一些英語非母語的人寫文章,會一直說要先寫topic sentence的原因只是,不一定所有人都能掌握得好,可能有人到中間才有topic sentence但前面都是廢話,中文有起承轉合,英文肯定可以有起承轉合,但絕對不是像中文一樣的架構。
4

匿名

B3 2018.08.05 11:39

B1現在學生也不是每個人都想法很多很棒很多元,反而有時候題目沒給又不知道寫什麼。

收合內層留言icon 展開1則留言
B1現在學生也不是每個人都想法很多很棒很多元,反而有時候題目沒給又不知道寫什麼。
2
B3-1 (原 Po)   2018.08.05 11:39

B1B3我自己的感覺是,英文作文的引導文字主導性太強了,使得發揮空間很小,常常必須寫成小家子氣的文章,比如四格漫畫題,更是75%描述25%創意,難以產生驚艷之作

B1B3我自己的感覺是,英文作文的引導文字主導性太強了,使得發揮空間很小,常常必須寫成小家子氣的文章,比如四格漫畫題,更是75%描述25%創意,難以產生驚艷之作
0
B4 2018.08.05 11:53

B3我的看法跟原po比較接近,主導性太強變成大部分人的文章都落到一個窠臼裡;不過一些比較creative thinking的文章即使寫作手法不盡完美也能拿到夠高的分數,算是這個制度給出的另一條活路:要嘛在無數篇八九不離十的作文中脫穎而出,要嘛有自己獨特的筆法能拉住教授的目光

B3我的看法跟原po比較接近,主導性太強變成大部分人的文章都落到一個窠臼裡;不過一些比較creative thinking的文章即使寫作手法不盡完美也能拿到夠高的分數,算是這個制度給出的另一條活路:要嘛在無數篇八九不離十的作文中脫穎而出,要嘛有自己獨特的筆法能拉住教授的目光
2

匿名

B5 2018.08.05 11:57

那你可以去看看被大考中心當範本的文章,每一篇雖不到完美,但都寫得十分出色。說到底就是寫作功力罷了,版上教寫作方法的,跟補習班、學校比較好一些的老師內容相去不遠,但那些從來都是他們教別人,從來沒有人說一定要按著他們那樣寫,我相信你一定看過非常多英文文章,的確有些鋪陳得相當精彩,短篇也有,你也可以模仿那樣的筆法寫,何必又說現行如何呢,最後看的人是教授啊,他們又沒有說一定要怎樣的格式寫。反正寫作功力強,誰還跟你小家子氣

那你可以去看看被大考中心當範本的文章,每一篇雖不到完美,但都寫得十分出色。說到底就是寫作功力罷了,版上教寫作方法的,跟補習班、學校比較好一些的老師內容相去不遠,但那些從來都是他們教別人,從來沒有人說一定要按著他們那樣寫,我相信你一定看過非常多英文文章,的確有些鋪陳得相當精彩,短篇也有,你也可以模仿那樣的筆法寫,何必又說現行如何呢,最後看的人是教授啊,他們又沒有說一定要怎樣的格式寫。反正寫作功力強,誰還跟你小家子氣
1

留言已被刪

本留言就像流星一樣,一閃即逝。

匿名

B7 2018.08.05 12:32

B6不要亂入好嗎...

收合內層留言icon 展開1則留言
B6不要亂入好嗎...
0
B7-1 (原 Po)   2018.08.05 12:32

哈哈她說什麼

哈哈她說什麼
0

匿名

B8 2018.08.05 12:46

我覺得因為英文是外語,所以很多人寫起英文作文會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如果設定了格式,內容算是幫助他寫出一篇英文作文吧。

收合內層留言icon 展開1則留言
我覺得因為英文是外語,所以很多人寫起英文作文會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如果設定了格式,內容算是幫助他寫出一篇英文作文吧。
2
B8-1 (原 Po)   2018.08.05 12:46

是不是應該加建議兩個字

是不是應該加建議兩個字
0


登入後發表留言






確定要刪除此文章?
Re: #分享 英文閱讀與寫作一體成型 Part2

我對英文作文有固定格式這件事,頗有微詞。剛好又看到這篇 我就貼我之前幫某模聯寫的文章的其中兩段,主題

檢舉文章
檢舉原po回覆B0留言
請選擇刪除文章原因
請選擇刪除留言原因
您即將進入之文章內容需滿十八歲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若您尚未年滿十八歲,麻煩點選離開。若您已滿十八歲,一樣不可將本區之內容派發、傳閱、出售、出租、交給或借予年齡未滿18歲的人士瀏覽閱讀,或將本網站內容向該人士出示、播放或放映。

離開
問題讀取中...稍待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