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各位 身為修過蜂群管理學的養蜂廢物
想為各位分享有關真假蜂蜜辨認的方法
相信大家不管在賣場還是展售看得到蜂蜜
只是在選購上很怕採雷 害怕購買到假蜜
以下分享幾個分辨方式和購買的原則
1️⃣ 何謂假蜜、合成蜜、調合蜜?
不知道是老一輩的奇怪認知還是?
總會認為假蜜就是餵蜜蜂糖水取得的
真正養蜂的過程其實也是需要餵糖水
主要是我們在流蜜期將蜂蜜採收後
蜜蜂沒有足夠蜂蜜庫存供生存
所以等於我們將他們的蜂蜜採收掉
平時還是需要餵糖水養他們才行
假蜜的生產其實是透過食品工廠合成出ㄉ
所以實際上我們聽到的合成蜜就是假蜜
而調合蜜實際上就是假蜜業者購買真蜜後
將真假蜂蜜混合後 放到賣場上賣的產物
這是因為政府在某年規定業者必須標示
也使得假蜜業者大量購買蜂農的真蜜調合
所以現在賣場上看到的大多都是調合蜜為主
台灣蜂農的形態屬於自產自銷的小農
大部分蜂農沒有行銷能力將商品推到賣場上
所以大部分賣場上的都是上市公司推出的調合蜜
他們喜歡從假蜜盛行的泰國購買合成蜜來混真蜜
標示上寫有混泰國蜜 但實際上就是用合成蜜混的
2️⃣ 那真蜜與假蜜如何辨認呢?
https://i.imgur.com/hYvu1Yi.jpg
從肉眼可見的外觀來辨認的話
真蜜泡成蜂蜜水時 容易產生難消的氣泡
這是因為蜂蜜當中含有蜜蜂的蛋白質 澱粉酶
也是因為澱粉酶的關係 喝完蜂蜜後一陣子
口中容易會有微微發酵(?) 的酸感產生
真蜜是會結晶沉澱的 主要是因為
蜂蜜中的葡萄糖遇冷後沉澱產生的結晶
通常只要隔水加熱 不要太熱就會慢慢還原了
正常來說 荔枝蜜比龍眼蜜來得容易結晶
這是因為荔枝蜜的葡萄糖含量比較高
而龍眼蜜喝起來純香濃厚 荔枝蜜清香
是因為龍眼蜜的蔗糖含量較高 甜度較高
但重要的還是選購到品質好的真蜜為主
3️⃣ 常常聽到的濃縮蜜為何?
由於台灣的植物種類屬於粉源植物居多
主要的蜂蜜來源是 龍眼、荔枝、咸豐草
蜂農們為了追求蜂蜜生產的量 密集的採蜜
所以採收到的蜂蜜其實還未經過蜜蜂濃縮
這也是為何蜂農們採收完蜂蜜後
需要將蜂蜜送到濃縮廠進行低溫濃縮脫水
低溫的目的也是為了不破壞那些營養素
經過蜜蜂封蓋濃縮的稱為「封蓋蜜」
國外蜂農喜歡採收蜂蓋蜜 但耗時久且量少
台灣養蜂形式則是透過濃縮廠脫水的濃縮蜜
沒有對錯跟好壞 而是依照環境做出最好選擇
4️⃣ 蜂蜜的購買原則?
前面提到不肖業者會將真假蜂蜜混合
所以其實透過肉眼觀察或鏡檢觀察花粉粒
也很難真正分辨出真假蜂蜜的差別
現在有個職業是品蜜師 透過苗改場輔導認證
但品蜜師的工作主要是蜂蜜品鑑比賽時的品蜜
所以實際上的分辨還是需要透過儀器進行分析
那麼就沒辦法避免購買到假蜜嗎?否也
在台灣 蜂農生產的蜂蜜可以透過養蜂協會認證
所以產品會貼上國產蜂蜜認證標章(如上圖)
標章上有序號 若購買後發現有問題
也可以透過序號追蹤該蜂蜜的來源與生產履歷
在去年初 由苗改場和農糧署等政府部門
規畫推出「蜂蜜良好農業規範(TGAP)」
透過一系列的規範 進行高品質蜂蜜的認證
其中有蜂蜜生產、分裝、濃縮地點的稽查
也包括了蜂蜜本身的食品品質與安全檢測
讓大家都能選購真正且品質良好的蜂蜜!
-
參考資料:
蜜蜂產品品質標準,我國蜂蜜國家標準。苗栗農改場
(CNS 1305 國家標準 2016.06.08公布)
Gallai, N., J.-M. Salles, J. Settele and B. E. Vaissière (2009). "Economic valuation of the vulnerability of world agriculture confronted with pollinator decline." Ecological Economics 68(3): 810-821.
-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科普成功(′゜ω。‵)
喔幹 看起來好業配的文章 希望政府單位能給我業配費用 QQ
我以為大家都知道真蜜的泡泡很難消失 阿你很會發文欸==
真假朋友分辨◉‿◉ 假朋友:蜂阿北 真朋友:除了蜂阿北的人 我討厭你😡
可以跟你買蜂蜜嗎? 我想當小熊維尼直接吃
嗨 謝謝你對大家科普蜂蜜的真假 我這邊沒有要業配 只是剛好家裡也在做這方面的 想了解蜜蜂生態或有關蜂蜜的東西都可以問我!
我不是產銷班的哦 但是家人是 可以站內我 我也想認識你哈哈
我居然認真的看完了... 為什麼蜜蜂沒有蜂蜜庫存會死翹翹??? 他們也要吸蜜嗎...?
對欸 蜂蜜作為蜜蜂碳水能量來源 缺了蜂蜜 蜂群很快就會死一片了 所以才會需要餵糖水給他們 然後換來蜂蜜給我們吃
蜂群管理學是什麼酷東東 感覺超好玩 有時間課程嗎
訂正 實踐課程 還是其實家裡有養蜂場🐝才學這個
嗯嗯嗯 實習課就是養蜂 正課在學一些蜜蜂的知識 家裡養蜂 對蜜蜂也有些興趣 就進了蜜蜂研究室 做蜜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