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ap.article_top.title}}
{{adMap.article_top.cta}}

#分享 不要念學位學程的3大理由
課業板 {{ articleMoment(createdAt) }}

這篇文本來是想發在職科版,因為想說學位學程的狀況以科大端狀況更嚴峻,不過想了想,這個議題算是不分體制都通用的,就決定發在這了。 首先,先來解釋一下什麼是學位學程?學位學程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可以授予學位的學程,通常集結了該學院的師資與設備所開設的延伸內容,舉例來說,該校管理學院內包含了行銷系、資管系、數媒系等大學部科系,為因應電子競技產業的新趨勢,在管院延伸出了電子競技學士學位學程,就代表該系集結了上述幾個科系的師資、設備和知識精隨,延伸應用在電子競技領域上,並授予管理學位,這就是學位學程。 繳1個學費,可以拿到N個學院內的師資、設備,聽起來很棒、划算對吧?如果在國外的大學或者是台大這樣玩,我相信是一個很棒的一件事情,肯定可以培養出一群學有專精又在特定領域加以延伸、應用的人才。但很可惜,在台灣,絕大多數的大學開學位學程,都很難達到這樣的理想。 直接了當的說,在台灣,學位學程說白了就是沒有保障、免洗、水準參差不齊的偽系所。為了避免有高中/高職生誤入歧途,以下是3大不要念學位學程的理由。 一、學位學程沒保障:如同前段提及的沒保障、免洗問題,學位學程的設立雖然依然得通過教育部的審查後方可設立,但學位學程的設立與廢止,相較於系所,要來得容易些,因此,學位學程目前成了私立大學免洗系所的一個新趨勢,透過學院可共享師資在學位學程的特性,可以快速且省成本的成功成立新的學位學程(系所)來招生,如果招生出乎意料的好,學校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把師資、設備歸化,宣布新系所成立;如果招生不如預期,那就隨便找個理由,把學生輔導轉系、轉學,原有師資回到既有的系所任教,簡單廢止並可再度申請其他學位學程。 二、學位學程品質堪憂:相較於教育部對於系所的設立,其師資及設備的要求,學位學程因可與學院內系所共享的特性,在私立大學容易產生品質堪憂的情況。舉個例子來說,正常的系所增設如果需要有6名專任師資(假設),其師資需要符合該系所教學目標的相關課程專業,方可成為系所專業師資中,那麼學位學程,因為共享、跨領域的緣故,就算對該產業、該領域不熟悉甚至一竅不通,只要專業有一點點吻合,就可以掛上師資,就算要另外聘人,也可以少聘不少師資,光是在成立之初就是cost down成本考量,其教學品質應該也不盡理想。特別是如果學位學程是涉及到國考或與熱門時事/產業結合的,更是要小心,因為仔細一看師資設備的介紹,便可以發現其師資設備與其他系所等級的相關科系,真的是差異很大。 三、未來學位難辨認:這個是比較沒有人會提出的觀點,但我個人認為,目前私立大學(特別是科技大學)設立了一堆學位學程,目的無非是要轉型、拉高(美化)註冊率,但問題來了,頻繁的申請設立/廢止學位學程,短時間內確實可以試圖穩定、拉高學校的形象/招生狀況,但長遠來看,學位學程的申請/廢止這麼頻繁,按照這趨勢再玩個5年,只要這10年內各校學位學程琳瑯滿目,時間軸再往後拉個5~10年,到底哪些學校開了哪些學位學程,社會大眾真的分辨得出來?個人覺得絕對分辨不出來,那如果分辨不出來,這個學位還算不算數? 學位本身是行政處分,如果學位學程的畢業生在未來學位的辨別上出現困難,輕微一點是在民間企業/機構轉換工作的時候難以被採認、辨認,嚴重一點,會不會連學校、政府機關都忘了有沒有開這個學位學程,造成要透過學位學程的學位證明來升官、報考公職等出現瓶頸?


  回文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adMap.article_bottom.cta}}
{{adMap.article_bottom.title}}
{{adMap.article_bottom.content}}

全部留言

B1 {{commentMoment( "2019-02-09T15:34:47.749Z" )}}

好文 推👍

好文 推👍
0
匿名

匿名

B2 {{commentMoment( "2019-02-09T15:59:00.954Z" )}}

0
B3 {{commentMoment( "2019-02-10T05:56:54.982Z" )}}

建議是建議板務,標籤可改為分享或其他~

建議是建議板務,標籤可改為分享或其他~
0
B4 (原 Po)   {{commentMoment( "2019-02-10T08:10:27.212Z" )}}

B3 感謝提醒 已經修正了QQ

B3 感謝提醒 已經修正了QQ
0
B5 {{commentMoment( "2019-02-10T13:46:13.384Z" )}}

跟ptt同篇?

跟ptt同篇?
0
B6 (原 Po)   {{commentMoment( "2019-02-10T15:17:05.857Z" )}}

B5 同作者........

B5 同作者........
0
B7 {{commentMoment( "2019-02-11T00:54:06.651Z" )}}

簡單來說就是洗學歷吧

簡單來說就是洗學歷吧
0
B8 (原 Po)   {{commentMoment( "2019-02-11T03:09:35.080Z" )}}

B7 洗學歷? 我覺得應該是說,目前台灣大部分的大學開學位學程都是實驗性質 實驗結果優-升格為系所 實驗結果差-終止實驗(停招)重啟另一個實驗(學位學程) 除非家裡真的很有錢 或者真的是只考慮校名or純混文憑 不然一樣都是念大學 不建議去讀實驗性質的學位學程

B7 洗學歷? 我覺得應該是說,目前台灣大部分的大學開學位學程都是實驗性質 實驗結果優-升格為系所 實驗結果差-終止實驗(停招)重啟另一個實驗(學位學程) 除非家裡真的很有錢 或者真的是只考慮校名or純混文憑 不然一樣都是念大學 不建議去讀實驗性質的學位學程
0
B9 {{commentMoment( "2020-02-29T10:28:31.202Z" )}}

真的很糟糕嗎..... 有想填中興台灣人文

真的很糟糕嗎..... 有想填中興台灣人文
0


登入後發表留言






確定要刪除此文章?
#分享 不要念學位學程的3大理由

這篇文本來是想發在職科版,因為想說學位學程的狀況以科大端狀況更嚴峻,不過想了想,這個議題算是不分體制

檢舉{{reportFloor? '留言B'+reportFloor: '文章'}}
檢舉{{'原po回覆B'+reportFloor+'留言'}}
請選擇刪除文章原因
請選擇刪除留言原因
您即將進入之文章內容需滿十八歲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若您尚未年滿十八歲,麻煩點選離開。若您已滿十八歲,一樣不可將本區之內容派發、傳閱、出售、出租、交給或借予年齡未滿18歲的人士瀏覽閱讀,或將本網站內容向該人士出示、播放或放映。

離開
問題讀取中...稍待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