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兩年常常看到有人在爭論國文要不要看古文30或課本。不過我只看過課本和補充教材所以我只針對這一對(補充教材只有文言文,在同一出版社和課本文言文會是一對)發表一些想法。
我已經是比較老的一屆了,距離當初應屆學測大概不低於五年。可是就算是那時候或稍微早一點的歷屆,考題也早就不會出很多照抄的題目與題幹,而且也不會出很多裡面的東西在選項內。我印象中老師教課也不曾提過這邊或這個類似部分常常考之類的。
對我來說,國文課本就像是英文的課本和雜誌--會念單純就是因為「我了解的還不夠多」或是「我想了解得更多」。這兩科的教材對某份考試的幫助本來就沒什麼道理可言。至於為何沒人這樣說英文的教材......一個從小接觸,小學考試就一大堆;一個小三才普遍都學,國中開始才有硬性升學考。大家覺得在同個階段哪一科會考得比較簡單?我認為是英文。而較簡單的東西自然也是基礎的一部分,而英文的基礎就是大家國高中學的知識,所以相對來說不會有好像用不到或沒考出來的感覺(這有點幹話,我還沒看過,甚至沒聽過有人統計英文課本的單字、片語或課文片段佔了學測多少的內容)。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匿名
根本不用看古文三十 還好我沒浪費時間 國文考的很活 看完古文三十真的也不能幹嘛
說真的 考國文之前我就預估不會出很多關於古文30的東西 所以我直接放掉30篇古文 事實證明,我還賭贏了餒^^ 不過我敢直接放掉是因為我覺得國文這種東西是累積起來的,不是單單讀30篇就能考多好,簡直騙鬼 😆😆
這樣講好了: 部分人真的國中才能念國中英文,高中才能念高中英文。 套到國文上,強以下的(大概是沒有14的。畢竟頂標也才前12%,頂標以上就叫強也很怪),但成績好卻說不用讀或靠累積的難道都是國高中時由弱變強的嗎?換個角度講--成績一直很好或不知道會什麼學測指考考好的人講的參考價值有多大呢......
匿名
我一樓 我沒有打算看懂所有古文的意思啊 就算沒讀古文三十也能了解題目 這是我想表達的嘻嘻
好啊!那你為什麼能了解題目?如果不是大部分不強的能做到的,那就不能推到另一邊去,這又不是二分法。
我是B4 我國中剛入學的時候國文跟大家一樣,一樣都沒看過文言文,一樣都沒看過艱深的成語,一樣從零開始 可是我國中的時候國文課比誰都認真,雖然下了課一樣廢,但是你上了高中就知道國中的基礎國文有多重要
不是國中廢,高中再來信誓旦旦的說要努力,你當然可以努力,但要追上人家很累
同意你 跟外國Sat 學習的考法 不是說要你背起來去考 是要你從課本學到字義推理 文章分析的能力
匿名
我只能說現在跟你那時很不一樣了 你那時當然是古文懂越多越好 這樣對考試有易 但現在就不是這樣子 懂嗎
想太多了。 你這三層樓講的東西只代表一件事:你在講屁話。 因為實際上你一點用都沒有......講不出該怎麼做就只是炫耀而已。
匿名
不要大學沒圈子 就來這裡散播自以為是的大道理好嗎 QQ 說討論結果到最後被砲轟
匿名
我也覺得現在國文都考很活 雖然也是偏文言文 但個人認為不讀30也可以練好語感
問題是這個不做你要一般要念的人做什麼?說多閱讀或多寫閱測跟直接叫數學不好的多做題目有什麼差別@@
匿名
我也覺得根本不用讀古文30 你去看看今天考的國文 大概只出了一題吧⋯⋯ 而且我們真的跟你們不一樣了 希望你可以去了解一下現在的出題趨勢
匿名
古文30這種東西本來就不需要特別去鑽研,只要懂文意就好了,如果讀熟一點連字音字義也可以撈到分 我覺得不要去賭大考會考什麼,然後不讀什麼,都說是必讀的30就去讀就好啦是有多花時間
除了本來就強的少部分人,我在各論壇上看到慢慢提升成績的不少都這樣。 而且一般人就是比較弱......這種作法又跟五選四不一樣,別人棄科是目標100%不會用到,但考生不能預期本來沒考過的東西下次會不會出來。 話說很多科目的章節即使統計上考的比較少,不少仍然和常考的章節有部分關聯,有甚者更是該科「思考模式」的基礎。只是沒想到本來是拿來加強複習程度的章節考題數表最後卻造成這種結果(攤手
匿名
我古文是當刊物在看...考前一個月一天看一篇(但我平常國文課都在昏迷這不可取) 有印象大概知道在說什麼就好,然後寫歷屆遇到不會的再回頭讀,我覺得這次考的算滿意,但也可能是因為都沒啥出古文耶嗚嗚嗚有點慶幸又覺得白讀了。
匿名
沒有說到完全不讀 但不需要像以前一樣精讀 聽以前學長姐說他們三十熟到幾乎沒課都快會背 現在我覺得上課跟著老師上過一次 那當下有讀進去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