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我們常常忘了自己有的幸福,去追求更多與幸福不相干的事情。以學生的例子來說,更多時候我們是在抱怨學校老師的不好,但畢業後、上大學後才發現高中有些老師是用心教學,班級活動是如何難得的經驗。幸福本不是數據標準、不是學校排名、不是成績高低;幸福是快樂(情緒)和意義的組合。因此,初踏上幸福的道路,你可以從認識,並接受自己(台灣)所有的優缺點開始。
重點節錄:
壹、數據統計
3 月 20 日的今天是「國際幸福日」,根據 2019 年最新出爐的幸福報告,台灣排名第 25 名,比去年上升了一個名次 ,贏過新加坡第 34 名,泰國第 39 名、日本第 58 名、南韓第 54 名,以及香港第 76 名,中國第 93 名,台灣在 2019 年仍站穩東亞的幸福冠軍。
貳、核心問題
Q:身為台灣人的你,有覺得幸福?覺得快樂嗎?被戲稱為「鬼島」的台灣,的確有不少令人快樂不起來的現況,如青年低薪、政治政黨鬥爭、意識形態對立…… 等等,到底憑什麼成為東亞第一快樂?
A:你覺得「幸福」的定義是什麼呢?僅僅是牽扯到物欲的經濟發展、互較財產?還是更為核心的「人」呢?這篇文章點出主要的兩則訊息:「社會互助」及「自由」,而這兩者則是幸福,也是作為人相當嚮往的東西。
內文:台灣的指數最亮眼的是「自由」,與香港的 66 (延伸議題:一國兩制)和中國的 31(延伸笑話:OO) 相比,台灣有 102 的高分。
前美國在台協會辦事處長司徒文曾說 ,雖然台灣在經濟、科技發展上有不錯的成就(註 2),但是台灣的自由與民主絕對是良好生活品質的關鍵。根據獨立監督機構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註 1)於 2018 年發佈的世界自由調查報告,210 個國家中台灣排名第 8,美國僅排名第 15 名。
我們的民主政治雖然還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但是可以自由評論、投票選舉,不會有任何的書籍或電影被禁,這些對我們來說理所當然的事,很多地方卻沒辦法做到。能夠自由選擇,原來是件奢侈的事。(省思一:有限自由換來的真正自由,白話文:珍惜、重視你的發言權,勿「濫用」)
而台灣人的熱情友善、互助,其實也是幸福感來源之一。常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互相幫助與彼此的信任感,也是聯合國幸福報告中的評斷標準之一。
司徒文身為一位長居台灣的外國人,他認為台灣人普遍對自己的國家缺乏自信、感到困惑,但他覺得我們都低估了自己的國家。他認為「在思考台灣的未來時,台灣人民應該要珍惜並且看見這些已達成的非凡成就,而對於那些不認為台灣值得被幫助、被重視的人,也應該要了解台灣的獨特之處。」(省思二:珍惜、重視所有的優點,並理性批判,才能進步;而台灣主流媒體、部分主流社群皆未辦到,你認為自己該怎麼辦?)
原文網址: https://buzzorange.com/vidaorange/2019/03/20/taiwan-eastasia-happiest/?fbclid=IwAR2D0v5geWMD89Feg9hTd5rGeXPH6kAbyhJfBLlkwQLNRzWNBwHxIwjykoU
PART延伸閱讀----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們,「芬蘭式幸福」,我們對幸福的誤解(並非整天笑瞇瞇才是第一名)
原文網址: https://buzzorange.com/vidaorange/2019/03/05/finland-happiness
PART文中引用資料:哈佛幸福課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