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政策分析時,通常會有一個政策目標。而在這次全面補助私立大學的政策下,政策目標應該是:
(1)全面補助「想要且能力不足」的「私校」學生使其可以上「大學」(*能力不足指學費負擔能力)。
(2)延長私立大學壽命。
然,此政策之目的實是緣木求魚。
先談補貼(subsidy)這件事。通常實行補貼政策則必然會造成社會損失(deadweight loss),而在做成本效益分析時則會評估政策所能得到之外部利益必能大於社會損失;但學費補貼似乎不屬於此系列規範。
1.學術導向
全面補助私立大學「大學部」肯定無益於令台灣的學術氛圍增強、使台灣的學術競爭力於國際上更能展露頭角;但說幾句不好聽的,補助頂大的外部效益難道不會比補助私立大學高嗎?補助研究所或博士班的外部效益難道不會比補助大學不高嗎?依我看,此政策並未照顧到學術導向。
2.提升大學就學人數導向
大學者,研究高深之學問者也。此句明顯地表達出大學教育並非國民教育、義務教育,因此大學教育的補助實屬沒有道理。有些高社會福利國家或高所得國家之大學就學率很高,但此是由於高所得國家的基礎建設完善、人民素質高、薪資所得高、稅捐高等等因素而促成的類社會主義制度。若台灣罔顧上述原因而捨本逐末地追求制表制圖上的數字美觀程度,簡直是浪費人民公帑,禽獸食祿,朽木為官。
3.補助「想上大學卻沒能力上大學」之學生
確實,全面性的補助有益於私立大學中的貧困生,但造成的資源浪費卻不可忽略。若此等高額補助落到高所得、中所得家庭,則補助之意義盡失。「不排富」是此導向最大的弊端。不排富所造成之資源浪費必定多於做資格審核之行政成本。綜上所述,此政策由於不排富的特性影響,顯得十分失敗。
4.增加私立大學之競爭力
簡單來說,別傻了好嗎。學生素質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
總結來說,此政策可能或多或少地幫助到了那些想上大學卻沒有能力上大學的私大學生,但造成的資源浪費絕對不可忽略。政策有用,但不多,直白一點形容就像買了一整隻牛但只切下裡面的菲力其他通通丟掉,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
至於如此淺顯易懂的道理為何我們的政府卻沒有考量到?這裡就有遐想空間了。
最近看到threads上很多政策的支持者會提出
1.為何補助國立大學但不補助私立大學?這不算歧視嗎?
因為他是「國立大學」,而非由私人企業管理或營建的大學。因此補助私立實在是很沒道理。今天台電虧損了政府會填補財政缺口,鴻海虧損的話難道還要要求政府出資嗎?
2.有些人家境清寒上不了大學,想靠這個補助促進社會階級流動
我自認不是一個左派,如果上不了國立大學又沒錢的話,「那就不要念大學啊。」。大學從來都不是義務教育,大學是高等教育。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