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學甄選委員會公布各校簡章,顯示仍有49系同時採計社會與自然,學生恐怕兩科都得準備,也就是最後仍五科都得準備。」
「恐怕會等到寄發成績單、要填報志願時,才發現原來自己想上的科系有採計這科目。」
「但就現況看來,由於相近的科系採計的組合不同,學生仍要準備五科,完全沒有減輕學生的壓力」
「有高中校長坦言,學生不太可能可以放棄任何一科,不僅是頂尖的學生如此,中上程度以上的學生也一樣」
每看到關於新制的新聞內容都讓我覺得這些人把學生當成智障。
第一句就不用說,全然以管窺天和以偏概全,到第二項更......那是怎樣?
至於第三和第四句其實也沒什麼道理可言。學生對自己的實力都會有所評估,新學測讓自知只有指考能考到最好校系的人能多一次機會;原學測的均才也能利用新制妥善的安排體力、精力和時間。當然新制也不是對所有人都有利或有用,可是好像也沒制度是如此。
不過最讓我不懂的是他們時常覺得學生認為「考越多,機會越多」。如果考越多可是某科落差過大,那多出來的校系有何意義?如果沒目標又不是通才,哪個人會評估自己有實力考越多?如果有目標們但剛好都含括弱科,誰還有餘力準備全科?這些事考生準備時會不知道?恐怕高一、高二或更久以前就知道了。
p.s.這些新聞有時也把自己寫成笨蛋,通篇都是「採計」、「採計」和「採計」,他們的腦袋到底發生什麼事?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匿名
反正 指考真道理(攤手
我覺得不能這樣說。指考畢竟是一個年度中上大學的最後一個方式,背水一戰和學測本身的狀況並不一樣。
反正我真的很討厭李遠哲跟教育部 樓主看過110課綱嗎 看完我懷疑我們下一輩的未來
匿名
推樓上 李遠哲真的很討厭
不過教育部和李......一般是不太知道他們幹了什麼事,我們只看到呈現在眼前的東西,會反應或反動的也是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