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課老師有介紹攝影藝術,
感覺很有趣,來借花獻佛~
攝影技巧分為三類:
構圖、視角、光線
構圖~
構圖就是指相機一個畫面,
你要放什麼東西在裡面,
東西又要放在哪的一個學問。
可以運用對比來凸顯主角哦!
常見的構圖方式有:
太陽構圖(強調單一角色)
井字構圖(適合主次角色,可以保留視覺空間,讓觀者有想像的空間)三分法(適用於海平線、地平線的風景照)
二分法(適用於海平線、地平線的風景照,可以強調上下的和諧感)
三角構圖(讓人有穩定的感覺,適用靜物照或風景照)
斜線構圖(強調整擠一排的主體,營造整齊又延伸的感覺)
視角~
俯視—從上往下拍攝
可以將被攝物變得渺小、無助感、或是被發掘的感覺
平視—適合紀錄平凡生活
仰視—從下往上拍攝
具有誇張感,能誇張被攝體的高度,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並產生強烈的感受
營造正面、向上的氛圍,或凸顯建築物的宏偉
光線~
1. 光線是攝影的關鍵自然要素之一,photography(攝影)這個詞彙來自於希臘語的photo(光)和graphien(描繪)
2. 在自然光中,許多光線效果都是攝影的表現 對象,每種光線都有它獨特的效果
3. 光線會產生不同的氣氛,也會決定物體的個性
常見的光線有:
正面光
光線照射方向與相機拍攝方向一致,
景物往往缺乏明暗反差,
被攝物體在視覺上看起來較扁平,無立體感。
側光
最常見的光線 ,塑造立體景物,
有利於表現景物的空間深度和立體感,
適用於人物攝影。
正側光能勾勒被攝對象的輪廓線及物體表面的凹凸,呈現明確的陰影,進而表現細微質感。但被攝物體的稜角會顯得鮮明,產生較銳利的感覺。
會使被攝物體產生極大的明暗反差。
相較於來自側面的光線較為柔和,透過正側光表現其明暗的反差。
逆光
光源在被攝景物的後方,攝影者的前方,
光線會讓色彩變得灰暗,
但是光線會強調被攝景物的輪廓,適合「形狀」的表現。
不適合拍攝人物表情, 卻能透過剪影傳達意境。
逆光下,萬物都變成了剪影,
在逆光下雖然沒有亮麗的色彩,
但是利用剪影也可營造出屬於逆光才有的趣味。
頂光
拍攝風景時,可以營造明朗、活潑、熱情的氣氛
拍攝人像時,容易使得人像上部亮、下方暗,
容易在臉部突出的眉骨、鼻頭、下巴下方形成深黑色的影子,產生老成感。
善用頂光,可以讓被攝物充分受光,
並營造色彩豐富、明亮的感受
像是在陰影襯托下,花朵會顯得更豔麗。
但如果將頂光用對了地方,可以傳達被攝者「粗獷、陽剛、有個性」的特質。
底光
光源來自於被攝體的底部,
在大自然中很少有來自於下方的光源,
會產生一般人較無法接受的奇怪陰影,
因此會有陰森、恐怖的感覺,恐怖片中最常使用。
謝謝大家的觀看~
by羽
附上一張圖片,使用了對比、井字構圖、平視、頂光
來自:微攝APP,攝影:Shannon Heng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天啊好認真!(o◕ω ◕) 像這種課我都在掛機...... <(❛∀❛)/ 感覺妳是那種上課非常專心然後筆記超棒能求凱瑞的好同學 (゚∀゚ ) (再分心啊
匿名
你會發現這種高中攝影板比較在乎的是 1. 調色漂不漂亮 2. 拍的人是不是米特網紅 真的有在構圖的作品大概一下子就沉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