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我4流星🌠
不太確定是不是發在這個版><
如果不是請跟我講一下哦哦哦~
~~~~~~我是一條分隔線~~~~~~
讀了顧炎武的《廉恥》後一直不是很能瞭解古代中國人所謂的忠誠。
一個國家會被推翻,代表它已經有一定的腐敗,倘若新的國君是一位好的國君,為什麼還要死守著對舊國君的忠誠?
我們來假設一個狀況👇
你是一個有操守有抱負的官吏,你原來的國君昏庸至極,戰亂頻繁,百姓一個個餓死在街頭,現在有一個人起來推翻這個政府,改朝換代後戰爭平息了,百姓有飯吃了,政府也把這個國家治理的欣欣向榮。
如果是你,你會想為哪種國君效命呢?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管仲雖然異主,但他卻助齊國成為一個強盛的大國,受到孔子的肯定。
歐陽脩曾罵馮道「不知廉恥為何物」,然而我卻十分贊同馮道的做法,假如我是在他的位置,我也會這麼做。
個人認為為了舊國君堅守節操的臣子是很自私的,他們只為了自己所謂的「羞恥心」犧牲掉了百姓的福祉。一個真正好的臣子,應該是為百姓著想,而不是放任自己的才能和故主一起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不該為了一個昏庸的國君埋沒自己的能力,失去造福百姓的機會。
侍奉異主並不等於逢迎諂媚,為自己謀取利益當然是無恥,但若是為百姓犧牲,我想這並不是無恥的表現。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
一個不適任的國君該被推翻,那麼臣子為何要為這樣的國君效忠呢?
以下開放討論~歡迎來交換想法❀.(*´▽`*)❀.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全部留言
當初上到這課時也覺得莫名其妙(。・ˇ_ˇ・。) 難道遇到慣老闆也要堅持為他賣命?
匿名
那些課文中所塑照出來的廉恥、 忠君、愛國,有很多想法與解釋方法都是現在政治因素或是教育思維創照的吧。至於究竟是否是保留廉恥還是為了國民,我想就要考慮當時的情況了
ㄛ我是讀到孔子那段很納悶 不過想一想 廉恥要說的會不會是要效忠君主,但那可能建立在顧炎武感念先前國家對他很好,所以他有回報的責任,而讓他不爽的是那些為了利益向上層阿諛諂媚ㄉ人。 然後我還蠻同意你說的,不過你說的為了要救老百姓就一定得入官ㄇ:( 倘若你的上級貪污你也得幫忙貪污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