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ap.article_top.title}}
{{adMap.article_top.cta}}

#經驗 致13歲的我:希望我初來乍到時就知道的事 #2
留學板 {{ articleMoment(createdAt) }}

各位版友好 今天看到了一篇文章,覺得寫得很好,很適合給打算出國讀大學(特別是荷蘭)的人參考,分享在這裡: https://goo.gl/HFkvxx 至於我的文,大概就是一堆碎碎念吧😅 請見諒。這邊分享的,很多是我至今仍在學習的事物。廢話不多說,以下是希望我初來乍到時就知道的(另外幾件)事: 6. 勇於嘗試新事物,好好享受  Camping, 滑雪, 打 hockey (曲棍球🏒),都是在台灣比較難體驗到的事。 就算沒有機會自行出遊,學校辦這些活動時也不要 shrug it off. 再拿多倫多舉例,因為擁有從世界各地至此的移民,所以在這個城市隨處可見不同文化的融合,例如希臘餐點 shawarma、印度的 henna tattoo, 還有各種國家、文化辦的慶典、活動(也有台灣人辦 TaiwanFest 哦),都應該勇於嘗試😊 7. 教室外的學習 第五點的小延伸。既然來到了這個環境,當然不能只繼續死讀書,卻也不能停止學習。舉例說,如果你對物理很有興趣,那你可以選擇去科學博物館當志工、應徵 lab 的實習生 / research student、加入 physics club 來演示各種 demo、當個 tutor 幫助學弟妹課業(有時還可以順便賺錢)、自己上教學平台(如 khan academy, udemy, 以及Lynda) 擴展自己的知識、參加大學舉辦的訓練/暑期營隊等等,都會讓你受益良多。如果你對平面設計有興趣,那你除了可以在學校選修相關的課程,也可以去應徵在非盈利組織的 平面設計 volunteer position、應徵大小公司 graphic design 的實習生或者 co-op student 、在美術館、設計博物館當志工(多倫多就有一家 design museum)、參加 yearbook 等校園刊物的編輯以及頁面設計、上網找各種設計比賽然後投稿、加入 deviant art (not sure about the spelling), etsy, society6,Pinterest 等等平台觀摩其他artist 的作品甚至出售自己的作品 -- 種種機會就在那邊等著你去發掘。 8. 熟練英文「聽說讀寫」 因為有爸媽的特意栽培,我很幸運的從小到大接受雙語教育,因此剛來時語言銜接並沒什麼問題。自大的我就認為我英文ok了,不用再讀了!❌大錯特錯❌ 即使英文程度可以應付會話以及課業,可是寫 essay 的時候還是很 struggle!!! 英文 essay 的架構跟國文的什麼起承轉合什麼的不大一樣。雖然我能夠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單字量也勉強可以,可是要寫出一篇別樹一幟的 essay 總是每每絞盡腦汁,更別說什麼文意並茂了。 我認知到這點,覺得我以後在每天寫 essay 的大學環境裡會撐不下去,所以目前在努力加強寫作!就加強英文而言,很多人會告訴你:去聽英文歌、看美/英劇、看英文小說等等... 其實這些方法都是增多加強會話、溝通方面的,學的都是比較 casual / colloquial 的詞彙。要加強寫作,最有效的是提筆開始寫!!! 因為在寫的過程中,你是在將自己所聽過、看過、讀過的,化為己用,自己「創造」出屬於你的風格、文章;反之於在上述的幾種方法一昧的「吸收」而不「應用」。並不是在否定其他方式,只是分享我自己嘗試過且認為最有用的方法。 9. 學會行銷自己 我真的是最近才猛然驚覺這件事的重要性!!! 我上禮拜正在申請ㄧ個暑期實習生的職位,結果在 deadline 前兩天整個把履歷以及 cover letter 砍掉重練!!! 原因是我請我的學姊幫我看看,給我點建議,結果她借我她的 résumé 讓我觀摩... 整個驚為天人(不誇張)。學姊她其實成績普通,課外活動也不多,只有一個在醫院建教合作(co-op) 的經驗,卻在與好幾百個申請者(大學生以及高中生)中脫穎而出,得到一個在醫院暑期實習的機會... 真的是因為她的努力以及她很會行銷自己!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高中都有一門必修叫 careers,大致上就是教生涯規劃以及一些幫助你成功的技巧(時間管理、挫折耐受度等等),其中最實用的就是教怎麼寫履歷以及 cover letter。此時你就會發現會掰、BS-ing 多麼重要。不是說要說謊、做不實記錄,而是把所有的經驗,以及這個經驗中學到的事物列出來,充分展現你的優勢以及特點。再來就是仔細看你的老闆想要應徵怎麼樣的人、期望有什麼特質,然後客製化(customize / tailor to) 你的 cover letter,且有必要的話,你的履歷。 10. 積極為自身權益發聲 (標題下的不大好) 承上所說,我個人認為普遍老外的特殊技能就是 BS-ing。很多時候對一些事有疑惑,然後去詢問時很容易被打官腔、忽悠過去(這邊的公家機關、服務業、甚至學校工作人員效率比台灣差好多)。所以重要的事千萬不要只聽單方面的說法,去跟朋友/網路上打聽打聽,心裡有點底後再去找相關人員,並積極且堅定的訴說需求,才比較容易達到目的。 終於湊齊十點了😌 應該就這樣啦,目前想不到更多了 一樣,本人中文荒廢許久,如果有錯字、文意不通順的地方請指正。再者,此篇純粹為個人經驗,歡迎大家指教。 附上一張在 Toronto TaiwanFest 的客家擂茶 http://i.imgur.com/kGDRG4K.jpg 還有同場宇宙人的表演 http://i.imgur.com/CmOb6Yd.jpg - stardust 💫 --------------------------------------- 對於追蹤我的人說聲抱歉,因為這兩篇文有點太 personal 所以匿名發、才不會在個版上面... 以後的文應該就不會了😂 謝謝支持啦♥️(有點受寵若驚)


  回文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adMap.article_bottom.cta}}
{{adMap.article_bottom.title}}
{{adMap.article_bottom.content}}

全部留言

B1 {{commentMoment( "2017-02-14T01:42:29.655Z" )}}

看完兩篇後真心覺得跟我的經驗好像😂 而且也是想跟差不多13歲的我講的話😳 我是因為有一群朋友帶領和競爭 不然學校沒有強制的都不去理它 想當年也是徒廢了一整年🙇 不知道星塵是自己跨出那步還是也有貴人指點😂 而且竟然有追蹤的跟你反應!! 人緣太好了吧😆

看完兩篇後真心覺得跟我的經驗好像😂 而且也是想跟差不多13歲的我講的話😳 我是因為有一群朋友帶領和競爭 不然學校沒有強制的都不去理它 想當年也是徒廢了一整年🙇 不知道星塵是自己跨出那步還是也有貴人指點😂 而且竟然有追蹤的跟你反應!! 人緣太好了吧😆
0
B2 (原 Po)   {{commentMoment( "2017-02-14T02:11:20.426Z" )}}

B1 唉 我頹廢了兩年半啊啊啊啊 沒什麼貴人指點 或者一群積極向上的益友(才後悔沒到有特殊 program 的學校)最後大概是因為父母多少有督促 以及年紀不小會想比較遠了 才設法回到和台灣時一樣緊湊的步調 超難適應的😭 我文中提到的學姊也跟我說 真希望高中初期有朋友跟她一起奮鬥 互相鼓勵 才不會在 12 年級時如此辛苦

B1 唉 我頹廢了兩年半啊啊啊啊 沒什麼貴人指點 或者一群積極向上的益友(才後悔沒到有特殊 program 的學校)最後大概是因為父母多少有督促 以及年紀不小會想比較遠了 才設法回到和台灣時一樣緊湊的步調 超難適應的😭 我文中提到的學姊也跟我說 真希望高中初期有朋友跟她一起奮鬥 互相鼓勵 才不會在 12 年級時如此辛苦
0
B3 (原 Po)   {{commentMoment( "2017-02-14T02:13:16.963Z" )}}

B1 沒人跟我反應啦... 只是既然他們 follow 我了,我 assume 他們是希望看到我的文?所以先解釋一下

B1 沒人跟我反應啦... 只是既然他們 follow 我了,我 assume 他們是希望看到我的文?所以先解釋一下
0
B4 {{commentMoment( "2017-02-14T05:34:18.592Z" )}}

其實不用後悔 在加強班裡也不一定有好出入 我真的跟你很像耶 同樣也是最後高年級都在普通班(就沒有什麼特殊program是吧) 但是最後也都是有一些單科的先修 往往都是像你這樣贏過大半的當地資優生 其實讀完紐西蘭高中的心得就是學校給自己時間 自己就有掌控權 像你文章所說的多接觸校外不只課外還有知性的活動 但是其實說到底這些都是不必要的 接觸自己喜歡的才是最重要的 畢竟升學這種事不是必要的 嗯🤔所以你說'回到像台灣那樣'應該是想說'終於找到一個方向全力衝刺'吧 所以跟台灣比起來個人是覺得比較輕鬆啦😂這種辛苦...有如為情人付出😆...欸?不覺得?🙈喔好吧🙈 我跟我的朋友是調侃ㄎㄎ完全沒鼓勵ㄎㄎ🙈

其實不用後悔 在加強班裡也不一定有好出入 我真的跟你很像耶 同樣也是最後高年級都在普通班(就沒有什麼特殊program是吧) 但是最後也都是有一些單科的先修 往往都是像你這樣贏過大半的當地資優生 其實讀完紐西蘭高中的心得就是學校給自己時間 自己就有掌控權 像你文章所說的多接觸校外不只課外還有知性的活動 但是其實說到底這些都是不必要的 接觸自己喜歡的才是最重要的 畢竟升學這種事不是必要的 嗯🤔所以你說'回到像台灣那樣'應該是想說'終於找到一個方向全力衝刺'吧 所以跟台灣比起來個人是覺得比較輕鬆啦😂這種辛苦...有如為情人付出😆...欸?不覺得?🙈喔好吧🙈 我跟我的朋友是調侃ㄎㄎ完全沒鼓勵ㄎㄎ🙈
0
B5 (原 Po)   {{commentMoment( "2017-02-14T05:55:29.740Z" )}}

B4 謝謝安慰(?)我現在反而認為升學更省事,只是真的不是個好的招生方式。 的確是如你 interpret 的意思,往ㄧ個明確的方向前進。這種「知道自己要什麼」的感覺真的很好!雖然辛苦了一些卻很 rewarding。 之前因為忙、晚睡,朋友就笑我是因為晚睡才長不高(以老外標準而言),結果我就酷酷的回 "At this point, my height won't grow anymore, only my marks will 😏" 他笑到並軌哈哈 Hard-core Asian and Proud 😎

B4 謝謝安慰(?)我現在反而認為升學更省事,只是真的不是個好的招生方式。 的確是如你 interpret 的意思,往ㄧ個明確的方向前進。這種「知道自己要什麼」的感覺真的很好!雖然辛苦了一些卻很 rewarding。 之前因為忙、晚睡,朋友就笑我是因為晚睡才長不高(以老外標準而言),結果我就酷酷的回 "At this point, my height won't grow anymore, only my marks will 😏" 他笑到並軌哈哈 Hard-core Asian and Proud 😎
0
B6 {{commentMoment( "2017-02-14T23:17:33.670Z" )}}

嗯嗯對於超偏科的學生這種學習方式算是一大福音吧😂 哈哈哈超強回覆🙇太厲害惹😍

嗯嗯對於超偏科的學生這種學習方式算是一大福音吧😂 哈哈哈超強回覆🙇太厲害惹😍
1


登入後發表留言






確定要刪除此文章?
#經驗 致13歲的我:希望我初來乍到時就知道的事 #2

各位版友好 今天看到了一篇文章,覺得寫得很好,很適合給打算出國讀大學(特別是荷蘭)的人參考,分享在

檢舉{{reportFloor? '留言B'+reportFloor: '文章'}}
檢舉{{'原po回覆B'+reportFloor+'留言'}}
請選擇刪除文章原因
請選擇刪除留言原因
您即將進入之文章內容需滿十八歲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若您尚未年滿十八歲,麻煩點選離開。若您已滿十八歲,一樣不可將本區之內容派發、傳閱、出售、出租、交給或借予年齡未滿18歲的人士瀏覽閱讀,或將本網站內容向該人士出示、播放或放映。

離開
問題讀取中...稍待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