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南韓國立首爾大學博士給學子們的衷心建議
每年接近 6 月份,除了是臺灣學生們滿懷期待放暑假的時刻,也是許多大學畢業生開始思索「下一步」的時候──畢業後,是該出國留學深造,抑或直接投入職場,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考量與打算,也都面臨著不一樣的難題與挑戰。
然而,今(2020)年與往年不同:有「世紀病毒」之稱的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各地皆傳出嚴重災情,嚴重到在許多國家,連畢業典禮都成了奢望。我自己原訂於 2 月 26 日參加的南韓國立首爾大學(National Seoul University)博士學位畢業典禮,也因疫情而取消了。
畢業典禮取消事小,至少不會影響畢業,頂多心裡有些遺憾;然而,「畢業後到底該不該去留學」就事關重大了──這是因為就算疫情在各地都能夠及時受到控制,疫情對各國社會產生的影響,也不會馬上消失。
至於具體有哪些影響呢?首先,是疫情剛爆發時,就時有耳聞的「種族歧視問題」。對亞洲留學生而言,到歐美國家留學,本就難免會有被歧視的經驗;如今疫情由亞洲爆發,又造成了如此劇烈的影響,亞洲留學生更可能因此遭受異樣的眼光,學習環境將不再友善。
而即便克服了這點,學成後欲留在異鄉工作,也很有可能遭受到疫情「餘波」影響──面臨該國政府先照顧本國人的就業機會,政策上的「排外」,將壓縮臺灣學子在當地就業機會。
然而,如果不留學的話,我們便少了一個能夠趁年輕出去多見世面、長期浸淫在異文化的機會(當然見世面不一定要靠留學一途,但留學確實是方法之一,也是很多人心嚮往之的生涯目標),對於那些本來按部就班準備了 4 年的學子,也將感到非常地可惜。
這樣說來,我們到底該如何評估與抉擇?
身為一位本身有留學經驗、也即將投身臺灣高教志業的「前輩/學長」,先說我的結論:若你和我一樣是文科生,也打算出國攻讀文科學位,並且原因不是「不缺錢、純念興趣」的話,博士請優先考慮國外,碩士的話則沒有那麼絕對。
文科生的抉擇:碩博士考量大不同
接下來,我將說明我的理由:
首先,若是想藉出國留學好好體驗外面的世界,或者學習第二外語者,那麼選擇國外「遊學」,花一兩個月體驗異國生活,就已經足夠。花 1-3 年念一個學位,需要很高的成本──無論是金錢、時間還是相應的機會成本,且你很可能會把大部份的時間都花在課業而非體驗,如此一來,無論是遊學團或打工度假,其實都更經濟實惠。
其次,若你是想透過碩士學位「為未來的薪資加值」,必須視你其後投身的產業而論,未必所有的產業,都會因「文科碩士」更加分;即便你從事的工作會單純因「碩士學歷」而提高起薪,那麼選擇國內碩士班也比國外碩士更為經濟。當然若是考量到自身未來求職方向,比如偏向外語、跨國企業等,能在國外留學,更加瞭解不同國家的民情、文化,那麼出國留學的效益確實會較高。
接下來,為何我會說博班請優先選擇國外大學呢?
就我自己身為文科學生的狀況而言,有心唸到博班的人,多數有意投身高等教育行業,而入行的「基本門票」,便是需要博士學歷,如此才能踏上一邊教學、一邊不斷發表論文的「集點升級」之路──從「助理教授」、「副教授」慢慢爬上「正教授」的位置。反之,若只有碩士學歷,在大學裡便只能擔任「(兼任)講師」一職,發展較受限。
另外,目前在台灣高教市場上,因各校競爭激烈,對於師資的要求也更嚴格,且往往打著出身世界名校的師資,作為招生的金字招牌。也因此,在具有一定名聲的海外大學/研究機構取得博士,「通常」確實會比本土博士更吃香一些。
而若你對職涯的設定不限於台灣,海外學歷更往往是你接軌海外學術市場的敲門磚。今年當我在首爾大學學成,決定歸國回到臺灣任教時,許多韓國學長甚至我的指導教授都曾詢問我,真的不考慮留在他國任教、就職嗎?因為同等學歷的人才,在國外任教,薪資很可能比臺灣更有競爭力。
在臺灣,大學內的正教授,每月薪資約為新台幣 10 萬元,而相較起我較為熟悉的韓國,正教授平均年薪約 1 億 3,095 萬韓圜(折合新台幣約 374 萬元,平均月薪約 31 萬)、副教授約為 1 億 260 萬韓圜(折合新台幣約 293 萬元,平均月薪約 24 萬)、助理教授約為 8,357 萬韓圜(折合新台幣約 238 萬元,平均月薪約 20 萬;以上皆為 2018 年資料),都有近兩到三倍的落差。
因此我才會說,若是文科學生,有心從事教職者,可以優先選擇到國外博班留學。不然就現實的「投資報酬率」而言,誰願意花上七八年來到國外「磨」第二、第三外語好閱讀最新學術原文,且繳納高額學費(如筆者就讀的國立首爾大學文學院博班註冊費,相較歐美大學一年學費動輒百萬上下,已經算「便宜」了,但一學期仍要台幣 10 萬元)、甚至得扛著學貸度日,也要出國留學?
歧視問題不必過慮,想清楚未來規劃更關鍵
最後關於「種族歧視」問題,我認為不用過於擔心,因為眾所皆知,此次臺灣政府與人民,上下一心「超前部署」抗疫有成,也打響了臺灣在國際的知名度。猶記得 3 月南韓疫情大爆發時,還有不少當地學長姐、媒體朋友向我問起臺灣的防疫措施,好奇為何臺灣能如此有效地把疫情傷害減到最低。
而現在也已經有許多海外就學或就業的台灣人表示,外國朋友聽到我們來自「台灣」,都會把我們和優秀的防疫成果聯想在一起。所以雖然不能保證出國留學,一定不會遇到不理性、根本分不清台灣和中國的歧視者,但也有可能,你將因台灣傲人的防疫成果,而迎來羨慕的眼光。
你還在考慮留與不留學嗎?問問自己的未來規劃,做出相應判斷,才是最重要的。
---------------------------------------------------------------------
文章連結: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3408
全文標題:身為文科生,我該出國留學嗎?南韓國立首爾大學博士,給學子們的衷心建議
個人心得:好文推薦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